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徵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徵兆預感到的或即將出現的跡象。

兆,象形。大篆字形像龜甲受灼所生的裂痕。[1]

詞目

徵兆

拼音

zhēngzhào

英語

prognostication;omen

典故

預感到的或即將出現的跡象。兆,象形。大篆字形像龜甲受灼所生的裂痕。從其甲骨文的字形上就看得出來,就是龜甲或獸骨上裂紋的象形[2]

徵兆思想,源自於古代的「天人感應」學說。「天人感應」主要表現為「瑞應」嘉許和「災異」譴告。這是儒家希望統治者以德治理天下而作的比附,認為祥瑞的出現,是統治者德之所至,如出現木連理、鳳凰、麒麟等,是上天對帝王的嘉獎和政治開明、太平盛世等的回報;失德將會遭致災異的警告和懲罰,如發生山崩、地裂、蟲災、洪水等。因而,天意和王道就蘊含在自然界某些現象中,以天道闡釋王道,以王道比附於天道。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同類相動》中說:「帝王之將興也,其美祥亦先見;其將亡也,妖孽亦將見。物固以類相召也。」

解釋

1、卜兆,龜甲燒後的裂紋。

2、即將出現的跡象。

應用

課本

在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十七課《看雲識天氣》一文中有出現。與預兆意思相近。

在八年級語文課本中第四課《哦!冬夜的燈光》中出現。

課外

《素問·天元紀大論》:「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

《漢書·李尋傳》:「舉錯悖逆,咎敗將至,徵兆為之先見。」

方孝孺 《凝命神寶頌》:「爰得青玉於雪山,廣袤二屍。揆其初得,徵兆異常。」

李大釗《現代史學的研究及於人生態度的影響》:「因此有一班學者,遂謂史學的研究日趨嚴重,是人類的精神漸即老成的徵兆。」

鄭振鐸 《桂公塘》:「天氣是那麼好,沒有一點下雨的徵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