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后黎朝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后黎朝

图片来自pixta

后黎朝(越南语:Nhà Hậu Lê),越南的一个朝代,由黎利于1428年(天庆三年;明宣德三年)创立,国号大越,又称黎朝皇黎等。后黎朝可以分为前期和后期两部份。前期与占城对峙;到了后期,阮主郑主分据南北对峙,后黎朝皇帝仅为郑主的傀儡。[1]

部份越南的历史学者,先将1428年至1527年的前期称作黎初朝,后将1533年至1789年的后期称作黎中兴朝,以示区别。

历史

抗明建国

黎利出生于越南陈朝清化省,其家族为当地豪族。1407年,中国明朝南下消灭越南胡朝,并吞越南,郡县其地,史称“大虞与明战争”。但在安南属明时期,中国官吏多贪污腐败,苦役当地百姓,使得越南反明冲突不断。

1418年,黎利在蓝山乡起义反明,自称“平定王”,史称蓝山起义。黎利听从少尉黎只建议的“乂安险要,地大人众,……今宜先取茶隆,略定乂安,以为立脚之地”,先占领越南中部地区,再占领东都(今河内)。1427年(明宣宗宣德二年),黎利在支棱昌江之战大败明军,阵砍主将安远侯柳升、副将保定伯梁铭(一说病死)、参将都督崔聚、兵部尚书李庆等,又俘虏工部尚书黄福。黎利命阮廌撰《与王通书》,以“夫大厦将倾,非一木之所能支;长堤将溃,非杯土之所能障”,劝成山侯王通退兵,并告知王通明朝援军已经几路覆没的事实,威胁“倘若犹豫不决,吾之将士,疲于攻㦸,废其农桑,决意兼攻”。王通最终被迫议和,领兵退回广西,黎利军最终在长达十年的抗明战争中获胜,使越南再次恢复独立。

明朝放弃直接管辖越南后,改封黎利于1426年所立之傀儡君主陈嵩为安南国王。黎利将明军驱逐之后,便对陈嵩不利,陈嵩死因众说纷纭,一说是遁逃时被朝廷所获,便饮毒药而死;一说是他“潜驾海船而卒”;一说是潜逃时被黎利令人追杀。1428年,黎利建立后黎朝,定都东京(今河内),并颁布《平吴大诰》。

黎初政局与谅山篡弑

黎利于1428至1433年在位。在位之初,明朝不承认其地位,要求立陈朝后裔为安南国王。1431年,黎利表明遍寻不著陈朝宗室后裔之后(或将他们全部屠杀),明宣宗妥协,封黎利为“权署安南国事”。黎利即位后,即大封追随他蓝山起义功臣,建立了中央集权的体制。

黎利建国后,朝廷内部陷入立储之争,分成长子黎思齐和幼子黎元龙两派。最初,黎利采取折衷的方式,下旨“若思齐方临朝听政,则元龙监国抚军,一遵赵宋故事”,以黎思齐为国王,以黎元龙为皇太子。后来,黎利病逝前还是把黎思齐废黜,降为郡王,黎元龙被正式定为皇位继承人。

黎利死后,其子黎元龙(1433年9月5日至1442年9月7日在位)即位,是为黎太宗。当时黎太宗仅十岁,因此国事皆由黎察裁决。1438年,黎察因滥权而遭处决,黎思齐也遭到诬蔑杀害。黎太宗时期对国家礼制和科举多有完善,史称“典章文物,粲然大僃”,也是其统治时期后黎朝君主正式被明朝正名为“安南国王[2]。黎元龙的皇后本为杨氏贲,原有一子黎宜民被封为皇太子。杨氏贲被废后,黎太宗改立黎邦基为皇太子,而黎宜民则被降为谅山王,埋下后来黎宜民发动兵变杀黎仁宗之因。黎太宗其人耽心酒色,1442年强迫侍奉阮荐的婢女阮氏路随驾伺候,不久黎元龙意外以虐疾暴毙,阮荐家族亦遭牵连。

黎元龙死后,由其子黎邦基(1442至1459年在位)即位,是为黎仁宗。黎仁宗与其父一样是年幼继位,因此由其母宣慈太后阮氏英摄政,国政则由阮氏英及大臣郑可把持。黎仁宗在位初期,越南内部相对和平繁荣,史称“十七年间天下太平,安居乐业”,同时后黎朝开始向占城扩张。大和九年(1451年),宣慈太后阮氏英杀郑可,但1453年仁宗亲政时,便赦免了郑可的罪名,并给其家人官田。仁宗名义上亲政时只有十二岁,阮氏英仍掌大权。延宁六年(1459年),谅山王黎宜民勾结都指挥黎得宁,发动兵变进入皇宫,杀死仁宗,太后阮氏英为免被擒获或被叛军所杀,使一仆人将自己杀。

谅山王黎宜民为仁宗之兄,于1459年发动兵变杀仁宗,即位为皇帝。不久,大臣阮炽丁列杀黎宜民,改立太宗四子黎思诚为帝。黎宜民在位仅243天(1459年10月7日至1460年6月6日)。

圣宗与宪宗治世

黎思诚(1460至1497年在位)是一个深受儒教影响的人,黎仁宗年间被封为平原王,后改封为嘉王。勋臣们废立黎宜民后,便以“嘉王明睿雄略,非诸王比,人心咸属,天意可知”,拥立黎思诚为帝,是为黎圣宗。黎圣宗即位后,以中国宋朝理学为样本著手改变越南,改革了官制和行政区划。

此外,他认为政务应由有学问品德的人而非出身豪门的人来主掌,当时越南科举仅断断续续地举行,为了使更多豪门之外的人入仕,圣宗重启了科举制度,定制为会试三年一科。圣宗也在各地进行普查,在各省广设文庙以尊儒教,停止兴建新的佛教、道教寺院,并限制僧侣购置新的田产。同时,黎圣宗又颁布了《洪德法典》(1483年),并下令吴士连编写的《大越史记全书》成为官方史书。圣宗本人也喜好诗书,在宫中辟有“九歌琼苑”,常与文人唱和,其擅长用喃字创作,也擅长汉文,本人也著有许多作品。

黎圣宗的治世是越南极盛的时期,史称“四夷宾服,八极倾风,三十八年,天下安治”。后黎朝先后对外讨伐了北方山夷、琉球海盗、哀牢、澜沧以及占城等国。1469年,越南占领盆蛮 (今老挝孟潘),设镇宁府。1471年,越南占领占城的首都毘阇耶(Vijaya),俘虏占城国王槃罗茶全(Bàn La Trà Toàn或Pau Kubah),占城人民大批向柬埔寨马六甲移民,自此占城北部阿摩罗波胝(Amaravati)、中部毘阇耶均被越南占领 (越南设为广南承宣道),越南在这些新征服的土地上让军人及农民屯田,而占城仅剩南部宾童龙(Panduranga)保有部分独立,成为越南的保护国。1477年,侵占明朝云南纳更山以南地区,设广陵州。1479年,越南又攻打澜沧王国(今寮国)。越南攻陷澜沧首都琅勃拉邦,杀国王刀板雅,自此使得澜沧向越南朝贡。黎圣宗征伐四克,志得意满,甚至继续向西征讨了兰纳王国(今泰北地区),但被击败损兵折将,加上在老挝的快速扩张使得后黎朝不胜重负,最终黎圣宗决定引兵回国。

黎圣宗死后,其子黎鏳即位,是为黎宪宗,在位时间为1497至1504年。宪宗为人仁慈温和,存心图治,屡行善政,政事照太祖及圣宗之例而无甚更张,但其于农业民政上特别关注,大修堤防水车以备水旱。宪宗在位期间国内无有盗贼作乱,国外亦无战事攻伐,越南处于太平时期。

黎运中衰

宪宗死后,其子黎敬甫即位,是为黎肃宗。黎肃宗主政后展现出贤君形象,似乎他就要把黎圣宗、黎宪宗的事业发扬光大,但不料其在位仅六个月(1504年)便暴毙而亡。这一意外使得黎宪宗生前认为“不德”的皇子黎濬继承皇位。

肃宗死后,肃宗之兄黎濬即位,是为威穆帝,在位时间为1505至1509年。威穆帝好酒色,行暴政,专用外戚,雄猜好杀,使得许多后黎朝宗亲皆有反意。明朝使臣许天锡与威穆帝见面后,作诗以“安南四百运尤长,天意如何降鬼王”形容其人。威穆帝雇有一批侍卫保护自己,其中之一便是后来篡位建立莫朝的莫登庸,他与威穆帝非常亲近,并升到了天武卫都指挥使之位,最终逐渐坐大。威穆帝的堂弟简修公黎潆原来被威穆帝关于狱中,后来贿赂守卫得以脱逃,随后便与其他大臣一起举兵推翻威穆帝。威穆帝的死因说法不一,大越史记全书所载说法有二,一说被黎潆所俘后饮鸩自杀,一说逃亡时被杀,明史外国传二则说阮种逼黎濬自杀后立其弟阮伯胜为帝,黎广诛阮伯胜,再立黎晭为帝。

简修公黎潆借大臣废立威穆帝,是为襄翼帝,在位时间为1509至1516年。即位之初,襄翼帝锐意“恢太祖立极之图,弘圣宗觌文之治”,不但开启经筵,又颁治平宝范五十条于国内,敷敎愼罚,似乎要有所作为。但他在位不久后本性尽露,优游不断,大兴土木,史称“更之筑之,年年无穷”,频繁的工程使得民众困苦,士卒疲劳。襄翼帝更被明朝使臣潘希曾嘲以“貌美而身倾,性好淫,乃猪王也,乱亡不久矣” 。

洪顺八年(1516)年,国中民变日益频繁,襄翼帝先亲征平定陈公宁等,又值陈暠造反,襄翼帝再次亲征,不料被陈暠击败,官兵死伤惨重。大臣郑惟㦃以往多次劝谏襄翼帝而被罚廷杖,心怀不满,于是与黎广度,程志森等人同谋废立,领兵入宫在太学门弑杀襄翼帝。

莫氏代黎

郑维㦃杀襄翼帝后,立黎光治为帝。仅三天,又立锦江王黎漴的长子黎椅为帝,改元“光绍”,是为黎昭宗。陈暠一度攻入首都,昭宗短暂出逃,郑维㦃收复首都后,昭宗复位。之后,郑维岱杀黎光治。昭宗在位的时期,权臣互斗,政非己出,一派为莫登庸,另一派则是郑氏与阮氏两个有权势的家族。

光绍七年(1522年),黎昭宗越加惮忌莫登庸威权日重,于是与大臣航献、范恕等密谋,趁内乱逃离首都投靠郑绥,莫登庸则以“光绍皇上被奸人胁迁于外”为由,改立昭宗之弟黎椿即位,改元“统元”,是为黎恭皇。黎昭宗虽然成功逃出,但其号召的勤王势力旋即被莫登庸击败,昭宗又沦为被郑绥挟制。统元四年(1525年),莫登庸击败郑绥于清华 (今越南清化省),擒黎昭宗,次年杀之。统元六年(1527年),莫登庸被封为安兴王,加九锡,数月后便迫使黎恭皇禅位于自己,又逼恭皇母子自杀。

黎氏再兴

莫登庸篡黎后,黎氏宗室和忠于黎氏的旧勲功臣屡有起义,例如莫大正元年(1530年),黎意起事于清华 (今越南清化省),甚至两度大破莫军,军声大振。但黎意最终因兵胜心骄,被莫国桢突袭擒获,而其他黎氏旧部一些留在清华继续对抗莫朝,另一些则转投在哀牢的安清侯阮淦。莫大正三年(1532),阮淦扶持昭宗之子黎宁 (有争议,一说为冒充,明朝亦有质疑) 复位,改元“元和”,是为黎庄宗。自此黎氏再兴,莫朝占据著红河三角洲,而黎氏则占据著清华(今越南清化省) 以南,与莫南北对峙,史称黎中兴朝

黎庄宗复位后,曾经多次派大臣北上明朝,请求明世宗出兵讨伐篡位的莫登庸明世宗一度打算讨伐莫登庸,但最终考虑到“益兵继饷,必举天下全力”、“登庸父子悔罪革心”、“议者尚以黎氏为疑”等,最终转而决定接受莫登庸的请降,但也革去王号,只册封莫登庸为从二品的“安南都统使”,这时期黎氏政权并不得到中国的承认。

元和十三年(1545年),阮淦意外被莫朝降将杨执一毒杀,其婿郑检继承其权柄,出任太师谅国公、节制各处水歩诸营,继续扶黎灭莫,是为郑主之始。黎英宗正治二年(1559年),郑检成功收复太原、谅山等大片领地。正治十三年(1570年),郑检去世,其子郑桧继承其位,但不久后便被郑松取代。郑松在黎世宗光兴十五年(1592年)成功收复东都(今河内),使黎天子得以还京,光复旧物,并取代莫朝明朝册封为“安南都统使”。自此中兴黎朝名义上重新统一越南,而莫朝就拒守高平一隅之地。

这时期,前太师阮淦的次子阮潢因为被郑检猜疑,阮潢请教阮秉谦怎么办,阮秉谦回答“横山一带,万代容身”,因而阮潢决定自请出镇南方,得到郑检的允许。这时期阮潢仍向后黎朝朝廷效忠,每年向朝廷上缴白银400斤、丝帛500匹,并屡次出兵支援郑氏进攻莫朝。但后来阮主逐渐割据自雄,成为郑主政权的大患。

黎皇郑主

权臣郑松比其父郑检更加专权跋扈,先后废立黎英宗黎敬宗,并能随意干预皇嗣继承。在收复东都(今河内)后,郑松便被其党羽推举为“平安王”,史称“国家事权皆自裁之,财赋兵民悉归王府”,他在世时黎世宗黎敬宗黎神宗俱傀儡天子,只是“端拱受朝谒而已”。这时期郑氏尽管掌握国家实际的核心权力,但其面临著高平莫朝和宣光裒主的威胁、广南阮主的崛起与中国潜在干涉可能,故而郑主并未像莫登庸行篡位之事,使得当时越南的政局形成一种微妙的平衡,出现“黎氏为皇、郑氏执政”的二元格局。

在这时期,黎朝皇室的手中财力仅够日常开支,禁军宿卫也全是郑氏指派,黎世宗以降的全部黎朝皇帝只作为一个象征式的虚位元首,其除了祭祀、外交、科举、礼节性活动外并无存在感。郑松以后的历代郑主逐渐完善这一种“黎皇郑主”的格局,郑主设座于黎朝皇帝旁边,穿紫色龙袍,临政视事。朝廷大事由郑主决断,庶务由“府僚”负责,府僚以“六番”虚化了朝廷的六部职能。

在名义统一越南后,广南的阮主逐渐坐大,又允许葡萄牙商人建立商业港口费福(Faifo,今会安),虽然其名义上仍奉黎氏为主及使用中兴黎朝年号,但已然成为威胁郑氏政权的存在。郑松之子清都王郑梉非常惮忌阮福源,于是他便在永祚九年(1627年)要求阮福源入朝拜谒,但被阮福源拒绝,郑梉因而决定南征阮主,自此开启了郑阮纷争的时代。这时期郑主虽然拥有红河三角洲的富裕领土和更庞大的人口,但是阮主修建长育垒柴垒和任用陶维慈阮有镒等名将抗衡,郑阮两家对战不休,最终双方的分界线大致定在今广平省的𤅷江上。

影片

【史图馆】越南历史地图(五):后黎朝

参考文献

  1. 后黎朝大越国初代皇帝・黎利の铜像 ,pixta
  2. 《抑斋集》(谢册封国王表):“安南权署国事臣黎某谨上言,正统二年正月十三日,伏睹钦差天使李郁李亨持节橐捧诏敕金印,封臣为安南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