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徐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徐信

徐信(1921年3月-2005年11月18日),原名徐连晨,出生于河北省灵寿县,1937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徐信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十二、十三、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曾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和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委员。他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

2005年11月18日,徐信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基本内容

中文名称:徐信

国籍:中国

出生地:河北灵寿

逝世日期:2005年11月18日

毕业院校:苏联伏罗希洛夫高等军事学院

别名:徐连晨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21年3月

职业:军人

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人物生平

徐信,原名徐连晨,1921年出生在灵寿县慈峪镇。他小时候家里穷,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可父母还是从牙缝里挤出钱来供他上学。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侵略者的暴行让徐信义愤填膺,他经常跟要好的同学聚在一起,商量着要报名参军打敌人。去哪儿参军呢?当时,学校附近有一支往南撤退的国民党军队正在招兵买马,同学们想去报名,徐信却摇摇头。在他看来,国民党军队不去战场上打日本人,反而欺负穷苦的老百姓,这样的队伍根本不值得他们加入。

想要上战场杀敌人,却找不到方向,这十几位热血少年陷入了迷茫和困惑之中。就在这时,他们听说红军才是真正抗日的队伍,决定去参加红军。他们说走就走,离开家乡北上去寻找红军,一路上风餐露宿,一边走一边打听红军的消息。经过几天的辛苦跋涉,他们来到河北阜平县城,听说红军已经改编成了八路军,而且就驻扎在这里,于是高高高兴兴地参加了八路军。

上战场打敌人可不是上下嘴唇一碰那么简单,战场上十分凶险,受伤流血是常有的事儿,一不小心还可能丢掉性命。有人害怕了,选择离开部队回到家乡。最终,十几个结伴而来的少年只有五个人留下来。为了防止家人遭受日军迫害,五个人商量好了一起改名。他们以“仁、义、礼、智、信”排序,徐信16岁,年龄最小,排在第五位,于是把原来的名字徐连晨改为徐信。别看徐信年纪不大,可他打仗勇猛,表现出众,很快获得冀中军区司令员杨成武的欣赏。后来,徐信先后担任连指导员、警卫连连长、特务连连长、32团团长。

1938年2月,定县的日伪军出城“清剿”。徐信得到消息之后,率领连队在邱门伏击敌人。他身先士卒,英勇杀敌,打了一场漂亮仗。4月下旬,晋察冀军区向平汉线出击,徐信率领三连在晚上突袭定县火车站,一举歼灭了火车站所有的敌人。

1941年9月,日军偷袭一分区机关,徐信率领警卫连阻击敌人,掩护一分区机关安全转移,显示了机智果敢、善于指挥的军事才能。

1944年10月,徐信升任区队长,第二年改任第32团团长。在冀中军区的大清河战役中,徐信率领32团夺取了日军的据点独流镇。这一战,可以说是他军事生涯中的精彩之笔。

当时,日军在独流镇经营多年,再加上四周都是开阔地,易守难攻。徐信看了地形后,沉思一番,说:“用坑道爆破的方法。”到了晚上,他指挥部队突然包围了据点,随后火力封锁,切断水源,构筑工事,防止日军突围。紧接着,他指挥部队在三天挖了四条坑道,放进1000公斤火药,埋在炮楼下面。与此同时,赶来增援的日军被32团5连打得落花流水。等到第四天下午,徐信一声令下,四条坑道同时起爆,一举端掉了敌人的四座炮楼。

这一战,我军歼灭了日伪军一个营,俘虏了120名敌军,还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冀中军区司令员杨成武非常高兴,表扬道:“打得好!32团打出了八路军的威风。你们是勇敢的团,光荣的团,很有战斗力的团!”

在解放战争中,他带领部队驰骋在华北和西北战场,参加了绥远、大同、保北、正太、青沧、清风店、解放石家庄等战役,歼灭了国民党362团,活捉国民党少将张剑秋、94军副军长康慕飞,立下赫赫战功。

1948年1月,徐信率领第3纵队在涞水庄疃伏击敌人。当时,战场上情况复杂,他们跟旅部失去了联系。危急关头,徐信主动协调兄弟部队,集中炮火攻击傅作义35军“虎头师”。

解放战争时期,看一支部队实力有多强,先看你有多少美械装备,美械装备越多,实力越强。35军是全美械装备军,在华北独一无二,可以说是傅作义的“头号王牌军”,更是他的心头肉。而“虎头师”也是一个美械装备师,战斗力不容小觑。但是,傅作义做梦也想不到,这个武器装备精良的部队,竟然会栽在解放军的手中。

这天夜里,在徐信等人的指挥下,纵队的几十门火炮同时开火,炮声隆隆,火光冲天,一下子把敌人的“虎头师”给炸懵了。炮火袭击了20分钟后,第3纵队和兄弟部队兵分三路,向虎头师杀去。

这一战,我军歼灭了“虎头师”7000多人,击毙师长李铭鼎。35军军长鲁英麟骑着马冲出包围圈,逃往高碑店。可是,“虎头师”被全歼,鲁英麟觉得脸上无光,无颜面对傅作义,最终开枪自杀。涞水庄疃之战,开创了晋察冀一个旅歼灭敌人一个美械装备师的新记录,大涨我军威风。

1948年10月下旬,蒋介石乘坐飞机来到北平,他跟傅作义密谋,准备派出一个军、六个师、一个旅的兵力偷袭石家庄。如果石家庄被敌人攻克,那么,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将会直接遭受敌人的威胁。为了粉碎敌人的图谋,周恩来下了一道命令,要求第3纵队在五天之内到达方顺桥一线,在那里布置防御兵力。徐信接到命令之后,带领第3纵队23团昼夜兼程,提前一天到达指定地区,做好了防御准备,为保卫党中央做出了贡献。

1948年冬天,平津战役打响了,人民解放军对张家口发动进攻。张家口是北平西北重镇,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傅作义为了保住这个通往绥远的重要基地,急忙命令35军主力部队从北平赶往张家口,跟解放军作战。

当初在涞水庄疃一战,傅作义的35军“虎头师”被我军全部歼灭。经过一番整顿之后,35军很快恢复了元气。但是这一次,张家口成了35军主力部队的葬身之地。

平津战役打响之后,徐信率领部队从望都出发,一路翻山越岭,七个小时急行军一百多华里,到达张家口新保安,参与对傅作义35军的合围。

新保安是宣化、怀来间的一个小镇,35军就是在这里陷入了解放军的包围圈。在战场上,不管一支军队有多么强大,一旦陷入包围圈,即使不被弄死,也会脱层皮,伤筋动骨。得知解放军包围了35军主力部队,傅作义着了急,连忙派104军沿着大洋河西进,企图接应35军。徐信发现了104军的动向,他立即率领全团主动出击,阻止敌军西进。

之后,徐信率领部队和友军并肩作战,在新保安歼灭了35军主力部队,彻底打破了傅作义西窜绥远的计划。紧接着,他们乘胜挥师挺进北平,抵达德胜门,为和平解放北平做出了贡献。

1949年4月,徐信率领部队攻打太原,将第一面红旗插上太原城头。之后,他一路北上作战,6月进军大西北,8月会战兰州,9月挺进腾格里大沙漠,为解放宁夏做出了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徐信担任第63军187师副师长兼参谋长。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徐信率领部队奔赴朝鲜战场,参加了第五次战役,涟川、铁原阻击战、西海岸防御作战,开城保卫战。他们打的全是硬仗、恶仗,打出了志愿军的军威,打出了中国的国威!

第五次战役开始后,徐信指挥187师主力突破临津江,占领了敌军两个据点,以两个营向敌军进行穿插,攻占雪马里,抢占绀岳山,使敌人十几公里的防线崩溃。这一战,187师重创英军29旅,全歼格罗斯特营和一个炮兵队、一个坦克连。

187师作战英勇,受到彭德怀司令的通令表彰:“这种勇敢穿插分割的精神,值得各部学习,特予以通令表扬。”

在涟川、铁原阻击战中,敌人的武器精良、人数众多,战斗力十分强大。眼前摆明了是一场苦战、硬战,徐信率领部队坚守阵地13个日夜,歼敌4000余人,击落敌机10架,击毁、击伤敌坦克、汽车数十辆,圆满完成阻击任务,稳定了西线局势。战斗结束后,志愿军总部为他荣记二等功一次。

在开城保卫战中,徐信指挥部队采取“挤阵地”、“锲钉子”的战法,主动出击,把阵地向前推进了15.2平方公里。这一战,志愿军歼敌3000余人,击伤击落敌机50架,击毁敌军坦克42辆,为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徐信获得了朝鲜二级国旗勋章、一级自由独立勋章。

徐信在指挥上有一个法宝——不论是进攻还是防御,都把指挥所安在前面。他说:“战场上的情况千变万化,指挥所靠前,才能准确掌握战场上的情况,否则通信一断,就什么情况也不知道了。而且,敌人根本想不到你的指挥所在离他那么近的地方,越靠前越安全。如果指挥所不远不近,敌人的炮弹就会猛攻你。”所以,阵地长腿,他的指挥所也长腿,每天迎着敌人向前走。

徐信在朝鲜作战三年,战功赫赫。彭德怀很欣赏他,还亲自推荐他去苏联军事学院进修。三年后,徐信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回国后担任训练部副部长等职。

1962年,国民党叫嚣着要进攻大陆,徐信被任命为63军副军长兼参谋长,进入福建备战。1969年7月,徐信升任63军军长。在他的严格管理下,部队战备、军事训练、正规化建设等方面都显著提高,战斗力明显增强。

在没有硝烟战火的和平年代,徐信为国家的建设做出了新的贡献。

1963年8月,河北省遭遇百年罕见的洪涝灾害,他指挥部队出色地完成了抗洪抢险任务。1966年3月,邢台地区发生强烈地震,他指挥部队奔赴灾区抗震救灾,陪同周总理亲临灾区视察,组织部队帮助群众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圆满完成了抗震救灾任务。

1982年12月,徐信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总参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他十分重视战区建设,亲自走遍了各战区,从主要战役作战方向,到海边防连队的具体布点,都一一检查,督促抓好落实。他高度重视情报工作,主持制定了我军情报工作方针和规划,为情报事业和情报队伍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此外,他还积极开展军事外交工作,广交朋友,先后出访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主持制定了60多部外事法规,为军事外交事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在随后几年时间里,徐信组织有关部门对香港驻军有关事宜进行筹备,对驻港部队的体制编制、武器装备等进行认真研究论证,向党中央、中央军委提出专门建议,还参与了香港驻军用地问题谈判的组织领导工作。

1988年,徐信由少将直接被授予上将军衔。

2005年11月18日,徐信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所获荣誉

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社会评价

徐信将军勤于学习,刻苦钻研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很高的思想政治水平。在长达68年的革命生涯中,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他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他坚持原则,顾全大局,视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无论是在枪林弹雨的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的特殊考验面前,都始终保持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他坚决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以高度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无私奉献了一生,为提高部队战斗力,加快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徐信将军实事求是,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真理,敢讲真话,无私无畏,作风正派。他对工作极端负责,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数十年如一日,呕心沥血,兢兢业业,忘我工作[1]。他廉洁奉公,淡泊名利,严格要求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关心和爱护部属,谦虚谨慎,生活俭朴,保持了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他戎马一生,身经百战,他献给人民军队的是全部精力和智慧,是毕生的心血和赤诚。他对部队,对官兵,爱心极为深厚,关怀无微不至,情感浓烈执著。他用兵果断,治军严格,爱军情深,始终心系部队,心系广大指战员。[1]他终生充满了活力,充满了激情,充满了智慧,深受广大官兵的尊敬和爱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