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必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必應(英語:Bing,台港稱Bing)是一款由微軟公司推出的網絡搜索引擎。必應的歷史可追溯至於1998年的第三個季度發布的MSN Search,它的搜索結果由Looksmart和Inktomi等提供;2006年3月8日,微軟發布了Windows Live Search的公測版,並於同年9月11日讓其取代了MSN Search,該引擎開始使用搜索選項卡;次年3月,微軟將其與Windows Live分開並更名Live Search,在此期間,其子服務曾經多次重組、關閉。到了2009年6月3日,微軟將Live Search改造成了今天的必應並正式發布。微軟認為Bing一詞簡單明了、易於拼寫,容易被人記住;但由於Bing一詞可能帶有「病」的負面意思,微軟為其設定了一個簡體中文名——「必應」,它源自成語「有求必應」[1]。微軟聲稱,此款搜索引擎將以全新的姿態面世並帶來革命。必應的內測代號為Kumo,其後才被命名為Bing。

微軟斥資8000萬至1億美元在美國透過電視、廣播報紙互聯網和戶外媒體廣告宣傳,這相對於Google 2008年全年廣告支出的2500萬美元高出許多。據《iThome》報道稱,Bing的搜索成功率已比開始時大幅提升,甚至與Google類似;但與此同時,也有一些人對必應的搜索能力並不滿意。此外,必應也遭到了一些爭議和批評。

歷史

MSN Search

MSN Search與Google幾乎同時誕生。微軟於1998年的第三個季度創立了MSN Search, 其搜索結果均來自Inktomi。同時Google公司剛剛註冊,剛拿到第一筆風險投資。而那時的MSN Search還只是一個非正式的項目,由來自Office部門的Rohit Wad啟動了這個想法。。有趣的是,bzip2的發明人Michael Burrows,也是MSN Search非常早期的技術骨幹之一。 1999年初,MSN Search推出了新版,該版本混合了Looksmart和Inktomi的搜索結果。此後除了1999年時很短的一段時間內它使用了AltaVista的搜索結果,MSN Search一直按此原理進行搜索。2003年,微軟續簽了與Inktomi的技術服務協議,但是在此之前,Yahoo已經宣布它即將買下Inktomi,只是交易尚未完成。接着,AltaVista也被Yahoo收購了。從某時起,微軟開始自建爬蟲索引,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只是做結果修飾和集成。該更新從2004年11月開始對外測試,次年2005年2月測試結束。但是,在那個時刻MSN Search的圖片搜索仍由第三方搜索引擎Picsearch提供支持。MSN Search還開始向其他搜索引擎門戶提供其搜索結果以便於更好地在市場上競爭。

Windows Live Search

2006年3月8日,Windows Live Search的第一個公開測試版推出;同年9月11日,Windows Live Search正式取代了MSN Search。新的搜索引擎開始使用搜索選項卡,設有網站、新聞、圖像、音樂、桌面、本地和Encarta7個部分。

在MSN Search至Windows Live MSN Search的更替中,微軟不再使用Picsearch作為其圖像搜索服務的提供商並開始使用自己推出的圖像搜索服務。該服務由他們自己的內部圖像搜索算法推動。

Live Search

2007年3月21日,微軟宣布將其搜索服務與Windows Live分開,並更名為Live Search。Live Search被集成到了由薩蒂亞·納德拉管理的Live Search and Ad Platform。此外,Microsoft adCenter也與Live Search合併。

微軟搜索服務的一系列重組和集成都是在Live Search這一品牌下完成的。2008年5月23日,微軟宣布停止Live Search圖書和Live Search學術的服務,並將所有學術和圖書方面的搜索結果集成到了常規搜索中,Live Search圖書出版商計劃也宣布關閉。不久以後,Windows Live Expo也於2008年7月31日停止運行。Live Search Macros——一款允許用戶創建自己的自定義搜索引擎或使用其他用戶創建的自定義引擎的服務,也在不久後停止服務。2009年5月15日,Live Product Upload——一款允許商家將產品信息上傳到Live Search Products的服務於當天關閉服務。2009年2月18日,Live Search QnA更名為MSN QnA;同年5月21日,QnA停止服務。這也是此時期微軟對Live Search的最後一輪調整。

更名為必應

必應的第一個標誌,於2013年9月被更換。

必應的第二個標誌,在2013年至2016年期間,它一直都被用作必應的標誌。

微軟意識到,只要「Live」一詞保留在名稱中,其服務就會出現問題。為了給微軟的搜索服務創建新的身份,Live Search於2009年6月3日被必應取代。

Bing一詞是由議題小組選擇的,詞源來自一位心臟病醫師理查德·苪,微軟認為這個名字不但很簡短,而且容易拼寫、易於記住,微軟還希望將它寫入其搜索服務的URL中。這個詞會提醒人們在「發現新事物和下定決心時」發出的聲音。微軟在品牌諮詢公司Interbrand的幫助下搜索了新型搜索引擎的最佳名稱。

這個詞還與「bingo」十分相似,其用於表示某事和某物已被找到或實現,就像在玩Bingo時獲勝了一樣。微軟的廣告策略師大衛·韋珀斯特最初想更名為Bang,但最終他出於類似的理由——容易拼寫、一個音節、易於記住,同意將Live Search更名為必應。Bang一詞最終沒能成為微軟搜索服務的新名稱,因為在互聯網搜索時的上下文中它不能被正確地用作動詞。韋珀斯特曾經做出過這樣的評價:「哦,『我撞了它』(I banged it)和『我咬了它』(I binged it)有很大的不同。」

微軟副總裁尤瑟夫·梅赫迪在一封信中稱,在給Bing確定中文名稱時,已經知道直接翻譯時,有「病」的負面意思。因此在請教了漢語學家後,為其設置一個簡體中文名——「必應」。「必應」來源於成語「有求必應」,與搜索引擎的目的十分相符。

微軟在國際版開放了Chat with Bing,用戶可以與他展開文字交流。目前,該功能暫時只支持英語,並且不對「國內版」開放。

與雅虎的關係

2003年前後,雅虎陸續收購了多家搜索技術服務公司,其中不少曾與微軟有過搜索業務合作。

2008年2月,微軟試圖收購雅虎以擴展其互聯網業務。但收購最終並未成功。談判途中,雅虎簽訂了一個和Google的搜索業務合作協議,為期十年。

2008年底,微軟宣布雅虎掌管搜索業務的高管陸奇即將跳槽加入微軟。

2009年7月29日,在陸奇等人的努力下,微軟與雅虎宣布簽署一份為期十年的搜索合作協議[2],雅虎被授權使用Bing搜索的核心技術,而兩家公司共享廣告業務帶來的利潤。該協議具有排他性。在該協議中,雅虎將其全部的搜索技術提供給微軟,並轉而使用微軟的搜索和搜索廣告結果。雅虎從此在搜索業務上只專注於銷售,以及保留一個非常小的技術團隊與微軟對接。雙方約定該協議在5年後根據一定條件可以重新修訂。

2015年,微軟與雅虎的搜索合作協議遭到修訂。雅虎被允許使用自己的搜索技術,以及與微軟以外的搜索服務商在一定程度上進行商業合作。

視頻

必應 相關視頻

搜索引擎公司

參考文獻

  1. 微軟「有求必應」,與非網,2009-06-04
  2. 詳訊:微軟雅虎宣布達成搜索廣告交易,新浪網,2009-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