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思隴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思隴鎮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思隴鎮,隸屬廣西南寧市賓陽縣,是雲南貴州等西部省市進入華南地區的重要交通幹線。

位於賓陽縣西部,鎮政府駐思隴圩。面積130平方千米。距南寧市69公里,距縣城20千米。南梧二級公路和賓武公路穿腹而過。素有"雄關獨峙鎮南天"之譽的崑崙在思隴鎮境內。聞名於世的崑崙關大捷即發生在此。現有保護完整的"陸軍第五軍崑崙關戰役陣亡將士墓園"于山上。於1994年開始建鎮,2005年7月與原太守鄉合併。

基本內容

中文名稱:思隴鎮

所屬地區:賓陽縣

面積:130平方千米

行政區類別:鎮

電話區號:0771

車牌代碼:桂A

地理環境

位於賓陽縣西南端,居抗日勝地崑崙關下,與二縣一區(武鳴縣、上林縣、興寧區)六鄉鎮(陳平、新橋、崑崙、羅波、巷賢、太平)相鄰,面積121.1平方公里(18.8萬畝),山地面積14.7萬畝,轄8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161個自然村屯,人口3.6萬。距南寧市69公里,距賓陽縣城20公里,南梧二級公路和賓武公路在此交匯,目前正在將賓武公路擴建成三級公路,是雲南、貴州等省地進行入華南地區的重要交通要塞。

於1994年開始建鎮,2005年7月與原太守鄉合併後,現共轄15個行政村和2個社區,277個自然村,人口6.3萬。占地面積173.34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19.8萬畝,有林面積10萬多畝,土質泥山占98%。海拔在300—700米的丘陵地或低山地約有12萬畝,屬亞熱帶氣候的典型山區鄉鎮。思隴鎮農副產品主要有木薯、八角、酸梅果、竹筍、姜等,全鎮木薯種植面積6000多畝,年產2萬多噸;八角種植6100多畝,已產果1200畝;酸梅種植面積3000畝,有肉梅、骨梅兩個品種,年產60噸;大頭竹筍2000畝,以根大、肉厚、脆嫩、產量高著稱。全鎮已種和發展上速生桉3萬多畝。思隴土地肥沃,氣候溫暖,資源豐富。其中山地面積19.8萬畝,有林面積10萬多畝,土質泥山占98%。海拔在300—700米的丘陵地或低山地約有12萬畝,屬亞熱帶氣候的典型山區鄉鎮。酸梅、竹筍、生薑、粽葉等農副產品是賓陽的主產地,全鎮已發展八角種植1.2萬畝,木薯種植8000畝,松木6.5萬畝,單竹2萬畝,速豐桉樹種植已形成規模。礦儲藏量十分豐富,有銀鋅礦銅礦鎢礦金礦和品種繁多的花崗岩石。

行政區劃

轄祥華社區居委會;柳洞、馬嶺、六盤、貴龍、六高、黃冠、平安、六岑8個村委會。共154個自然村、252個村民小組。年末總戶數7112戶,總人口35326人。其中,農業人口34287人。 思隴鎮位於我縣西南部,距南寧市69公里,距縣城20公里。南梧二級公路和賓武公路穿腹而過,是雲南、貴州等西部省市進入華南地區的重要交通幹線。

農業概況

木薯

思隴鎮種植木薯有優良的傳統,是賓陽縣三大木薯基地之一。該鎮加工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引種優良木薯王品種,提高木薯品質和產量,全鎮木薯種植面積6000多畝,年產2萬多噸。南梧二級公路、賓武公路穿腹而過,交通十分便利,有良好的投資基礎和環境,具備發展木薯生產和加工業的良好條件。

八角

思隴鎮有山地14.7萬畝,占總面積18.8萬畝的78.8%,土質泥山占98%,且海拔在400-1000米之間,土質肥沃,霧水較重,較適合八角生產。八角是該鎮的新興產業,全鎮共種有八角10000畝,已產果1200畝,年產八角30噸。

酸梅果

酸梅果是思隴的傳統特產之一,每年3月份是盛產酸梅季節,全鎮酸梅種植面積3000畝,有肉梅、骨梅兩個品種,年產60噸。

竹筍

思隴河流縱橫交錯,水份充沛,以酸性黑土為主,生產的大頭竹筍根大、肉厚、脆嫩、產量高,全鎮種有大頭竹筍1000畝,5000兜,年產400噸,主要以生切煮熟上市銷售,貨源供不應求。

思隴由於有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盛產生薑早負盛名,品種主要有大肥姜,木藕和小白姜等。生薑既有去風、消食、健胃等藥用功能,也可作淹制罐頭或飲食配料之用。現全鎮生薑種植面積800畝,年產量40萬公斤。

工業概況

工業主要有外貿編織業、造紙業。思隴鎮是賓陽縣最大的外貿編織生產基地,全鎮有45%的人口從事編織生產,目前有5個上檔次以竹編、藤編、芒編為主的外貿編織工藝品廠和13個收購點,其中廣西羽華工藝製品有限公司、賓陽恆達工藝製品廠較具規模,現有4000多個花色品種,產品遠銷東南亞、歐美等14個國家和地區,年產值達3000多萬,創利稅100多萬元。造紙業是思隴鎮財政增長、農民增收的主要增長點,全鎮有16個造紙廠,以新龍造紙有限公司、鳳凰造紙公司、旭華造紙廠、安達造紙廠較具規模,主要產品是散裝衛生紙、大小捲筒紙、高檔手帕紙。

礦產資源

鎮境內礦儲藏量十分豐富:

一是南崖銀鋅礦體經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質勘測院勘探,發現礦體的儲量不但豐富,而且含量品位較高,各種勘探地質數據完整,至少可開採15年,該礦體距賓武公路2公里,交通便利。

二是鎢、銅礦,該礦體位于思隴鎮馬嶺村委東200米,儲量豐富,含量較高,開採期限17年,交通便利,水電齊全,能滿足長期開採要求。

三是翡翠花崗岩,主要位于思隴鎮牛頭山,距離賓武公路3公里,該花崗岩晶瑩天然,成色純淨,儲量豐富,開採期最少12年。

教學教育

廣西南寧市賓陽縣思隴鎮馬嶺村小學坐落在廣西南寧市內,歷史悠久,底蘊豐厚,人才輩出,是學生騰飛的搖籃,教師成長的沃野。學校擁有一支團結、實幹、高素質的具有開拓精神的教師隊伍,曾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優秀教師,有全國優秀班主任、全國優秀體育教師、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教師們憑着開放的教育思想,領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質,進取的態度,奉獻的精神和踏實的作風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學生。學校以「開發潛能、發展個性」為育人理念,從整體改革實驗到差異教育的研究從二級循環活動的嘗試到創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網絡環境下教學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現代教育最敏感的話題,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學校一貫堅持「品牌、質量、服務」的意識,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進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質量樹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贏得了社會的讚譽,是老百姓心目中最好的學校之一。

行政黨務

思隴鎮黨委、政府根據全鎮的特點,明確提出「種田溫飽、開山致富、其他補充」的工作思路,大力發展山區經濟,通過深入開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一名黨員一面旗幟活動」、「五村兩規範」、「三級聯創」、培訓農村黨員學理論學實用技術以及黨員先進性教育等建設活動,抓住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這個當前農民最關注的熱點問題,開拓創新,求真務實,以「支部+基地+農戶」為結合點,以開展「黨支部示範工程」為載體,全面開展「農村黨員鄉土人才開發工程」活動。全鎮經濟探索出一條重點突出,整體推進的農村黨建工作發展新路子,增強了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黨員幹部整體素質得到了進一步提高,有力地推動了全鎮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全鎮已設立有1個農村黨員鄉土人才開發服務中心,8個農村黨員鄉土人才開發工作站,共培養造就出96名農村黨員鄉土人才,並建立起速生桉豐產林、甜竹筍、外貿編織、八角、玉桂、木薯、黑山羊、西瓜等23個黨支部示範基地,成立了外貿編織和八角種植2個專業協會,參與黨員340多人,輻射帶動農戶700多戶2800多人,極大地促進了全鎮的新農村建設,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思隴鎮黨委轄管18個黨總支部,110個黨支部(其中農村黨總支部17個,農村黨支部81個),中共黨員1129名,農村的黨員843名,農村黨員占全鎮黨員總數的74.7%。全鎮有女黨員146名,占全鎮黨員12.5%。按年齡結構分,35歲以下的黨員有236名,36歲至45歲黨員156名,46歲至54歲黨員283名,55歲至59歲黨員149名,60歲以上黨員342名。按文化程度分,大學本科以上的有11名,專科119名,中專121名,高中180名,初中及以下735名。2006年全鎮共表彰先進黨組織15個,優秀共產黨員42名。

旅遊資源

素有"雄關獨峙鎮南天"之譽的崑崙在思隴鎮境內。宋皇佑四年(1052年),狄青曾夜襲儂智高於此,流傳着"上元三鼓奪崑崙"之佳話。1939年冬,國民黨以杜律明率領的第五軍機械化部隊與日軍激戰於此,這就是聞名於世的崑崙關大捷。現有保護完整的"陸軍第五軍崑崙關戰役陣亡將士墓園"于山上。

戰後,為了緬懷將士雄風,悼念烈士英魂,杜律明於1940年春派工兵連建"陸軍第五軍崑崙關戰役陣亡將士墓園"于山上。墓園內有紀念塔、陣亡將士陵墓、紀念亭、碑記、前後牌坊、日軍少將旅團長中村正雄墓和古關樓等。蔣介石、李宗仁、白崇禧、杜律明、李濟深等10多位國民黨政要均有題詞,題聯或書刻碑文,紀念這一戰役。1994年7月8日崑崙關被列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自治區人民政府下發了《自治區人民政府劃定邕寧縣與賓陽縣崑崙關地段行政區域界線的決定》(桂政發[2000]52號)文件作出了明確界定,山上的七個文物點,除前牌坊外,有六個在賓陽一側。

崑崙關是震驚中外的抗擊日寇大戰役的遺址,位於賓陽縣城西南方30.5公里處,與邕寧縣交界的崑崙山東側。相傳,崑崙關始於秦代。至唐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始壘石為關,名曰「鎮南關」。宋易名為「崑崙關」至今,並在關門上刻「崑崙關」三個字。崑崙關隘屬大明山余脈,在開闢公路之前,這裡自北而南延伸十公里險惡的驛道,崑崙關雄居其腰,好比食道之咽喉,扼守南北往來的通道。民國十五年(1926年)開闢南柳公路經山下繞關而出,順坡直下,崑崙關成為桂越國際交通線上控制着賓邕公路的重要關隘,素有「雄關獨峙鎮南天」之譽,堪稱「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天險,故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宋皇佑四年(1052年),狄青「曾夜襲儂智高於此,流傳着上元三鼓奪崑崙」之佳話。1939年冬,日本侵略軍自北海登陸攻打南寧後,即由少將旅團長中村正雄率領重兵占據崑崙關。在全國人民呼聲高漲的壓力下,國民黨政府調兵40萬,由桂林行營主任陸軍一級上將白崇禧為總指揮,以崑崙關為主戰場,以杜聿明率領的第五軍機械化部隊主攻,從是年12月18日至31日,與日軍激戰於崑崙關,幾番奪關守隘,最終擊斃中村正雄,殲敵5000餘人,取得大捷,收復崑崙關。這就是聞名於世的崑崙關戰役。

這場戰役成為中國抗日戰爭中攻堅戰的典型戰例,給日本軍國主義以沉重的打擊,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抗戰到底的決心。抗日戰爭意義和戰後教育意義影響極其深遠。戰後,為了緬懷將士雄風,悼念烈士英魂,杜律明於1940年春派工兵連建「陸軍第五軍崑崙關戰役陣亡將士墓園」于山上。2000年自治區人民政府下發了《自治區人民政府劃定邕寧縣與賓陽縣崑崙關地段行政區域界線的決定》文件作出了明確界定,山上的七個文物點,除前牌坊外,有六個在賓陽一側。

崑崙關作為抗戰遺址,不僅有一筆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而且在國內外具有很大的旅遊開發潛力。為了進一步加快賓陽旅遊業的發展步伐,賓陽縣人民政府聯合邕寧縣人民政府決定對崑崙關共同進行開發利用,在堅持對崑崙關戰役遺址進行有效保護的同時,充分合理利用文物遺址,開闢旅遊風景區,將崑崙關建設成為集紀念、教育、旅遊、度假為一體的抗日戰爭紀念公園。該項目作為我縣旅遊景區景點開發建設的龍頭,已列入當前重要的議事日程。我縣已積極組織有關專家人員開展考察、論證、籌劃等開發規劃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同時按有關規定,劃出「崑崙關戰役遺址」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即將上報審批。其餘各項工作也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當中。[1]

參考文獻

  1. 思隴鎮相約久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