悒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悒怏,讀音為yì yàng,漢語詞語,意思是憂鬱不快。出自唐蔣防《霍小玉傳》。
釋義
憂鬱不快。
出處
唐 蔣防 《霍小玉傳》:「夫婿昨向 東都 ,更無消息,悒怏成疾,今欲二年。」
例句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聽說罷,心懷悒怏,把一天愁都撮在眉尖上。」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六十回《公孫勝芒碭山降魔 晁天王曾頭市中箭 》:宋江那裡彆拗得住,晁蓋引兵渡水去了。宋江悒怏不已。
明 羅貫中 《三國演義·第三七回》:正值風雪又大,回望臥龍岡,悒怏不已。
明 羅貫中 《三國演義》第五十五回:念備一身飄蕩異鄉,生不能侍奉二親,又不能祭祀宗祖,乃大逆不孝也。今歲旦在邇,使備悒怏不已。
《古今小說·范巨卿雞黍死生交》:「 範式 去後, 劭 凝望墮淚, 式 亦回顧淚下,兩各悒怏而去。」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金明池吳清逢愛愛》:「老拙兩個薄薄罪過他兩句言語,不想女兒性重,頓然悒怏,不吃飯食,數日而死。」
蘇曼殊 《焚劍記》:「姨氏怒, 阿蘭 日夜悒怏,都不寢食。」 [1][2]
參考文獻
- ↑ 悒怏解釋_悒怏是什麼意思單詞乎
- ↑ 悒怏漢語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