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光五村
介紹
慈光五村住宅分為十棟,每棟為四層或五層鋼筋混凝土建築。大門進來右邊有兩棟半四層住宅,左邊有兩棟四層及五層住宅;往內走早期有棵大樹,後改為溜冰場。溜冰場左側早年堆放工地建材及大型混泥土車,後改為溜滑梯、蹺蹺板與守望相助亭。蹺蹺板的左側是一棟五層樓住宅,五層樓住宅側邊早期為紅土,孩童常於此玩彈珠;另一遍靠河堤的為籃球場,後因車輛越來越多便改為停車場。
停車場旁著有電話亭與佈告欄,頗有眷村風味。五層樓住宅正對著後門,後門的左右兩側共有四棟四層樓住宅,前後門右側為菜渣回收處。住戶多為當時陸軍將校級軍官,包括一位參謀總長(羅本立)及一位國防部長[1] (湯曜明)。
慈光五村早年四周多為農田、竹林及樹林。因位於磺溪旁,每逢大雨常淹水至半樓高,村民孩童常以大型保麗龍當船泛舟,在外島返鄉軍官便以游泳回村。村落前可遠望觀音山,村後可望陽明山、十八份山與北淡線列車,但現在四周早已被大樓覆蓋了。大門旁左邊過石牌橋,早年尚有豆漿工廠,也造福當時許多村民,如今已不復存。
早年的忠十二路後來改名為德行西路,路口從前即為台北美國學校。每當上、下學時,多有外國人經由村內道路往返,有如洋人街一般。河堤旁早年多樹木,後因施工堆放許多工材,1991年後期改建為建民公園。
2007年,慈光五村改建,前後共計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