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妮·莫里森
生平
莫里森的父親是一位造船廠焊工,母親則是家庭主婦,她的父母都親身目睹了美國南方肆無忌憚的種族歧視,父親更因年幼時目擊私刑現場,始終對白人抱持著不信任感。[2]
莫里森是一個早熟的讀者,涉獵範圍包括珍.奧斯汀、理查.萊特、與馬克.吐溫等人的作品。十二歲時皈依天主教,並加入了學校的年鑑工作團隊與辯論團隊。為了賺錢,她為白人家庭清掃房屋,並擔任洛蘭公共圖書館管理員的秘書。
1949年她以優異成績考入當時專為黑人開設的,攻讀英語和古典文學。大學畢業後,又入康奈爾大學專攻福克納和伍爾芙的小說,並以此獲碩士學位。此後,她在德克薩斯南方大學和霍德華大學任教。
1966年,她在紐約蘭登書屋擔任高級編輯,曾為拳王穆罕默德·阿里自傳和一些青年黑人作家的作品的出版竭盡全力。她所主編的《黑 人之書》,記敘了美國黑人三百年歷史,被稱為美國黑人史的百科全書。
1969年,莫里森的處女作《最藍的眼睛》發表,此後,她經常應邀撰寫社會評論,為黑人的利益而呼號。
她先後在紐約州立大學、耶魯大學和巴爾德學院講授美國黑人文學,並為《紐約時報書評周報》撰寫過30篇高質量的書評文章。20世紀70年代初,也是美國第二波女權運動轟轟烈烈進行之時,莫里森曾在一篇名為《黑人女性對女權運動的態度》的文章中公開發表過自己對當時女權運動的看法。
1988年起出任普林斯頓大學教授,講授文學創作。同年獲美國普利策文學獎。
1993年,她的作品由於被認為具有極其豐富的想象力和詩意的表達方式,而贏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她是文學史上第一位獲得諾獎的黑人女作家。
2003年托妮·莫里森出版新書《愛》,再一次引起評論界的廣泛關注。
2012年發表第十部小說《歸鄉》。
2015年4月,面對美國社會有一次變得嚴峻起來的種族問題,在接受《每日電訊報》的專訪時,她再一次公開對種族歧視提出批評,並為種族平等做出呼籲。
2019年8月5日在紐約去世,享年88歲。
著名作品
《最藍的眼睛》(The Bluest Eye1970)
《所羅門之歌》(Song of Solomon,1977)
《秀拉》(Sula,1973)
《柏油娃娃》(Tar Baby,1981)
《寵兒》(Beloved,1987)
《爵士樂》(Jazz (1992)
《天堂》(Paradise,1999)
《愛》(Love,2003)
《恩惠》(A Mercy,2008)
《家園》(Home, 2012)
參考文獻
- ↑ 中國作家網. 托尼·莫里森逝世, 她不僅是諾貝爾獎得主,更是黑人民間文化的繼承者. 每日頭條. 2019-08-07 [2020-08-25].
- ↑ 愛麗絲accessdate=2020-08-25. 親身經歷美國南方肆無忌憚的種族歧視-諾貝爾獎得主托妮.莫里森的作品與人生. 澳門日報. 2019-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