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针叶兔耳风
披针叶兔耳风 |
中文学名: 披针叶兔耳风 |
披针叶兔耳风[1],中药名。为菊科植物披针叶兔耳风AinsliaealancifoliaFranch.的全草。披针叶兔耳风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具有收敛止血之功效。常用于肺结核咯血,支气管扩张咯血,胃溃疡出血。
目录
入药部位
以全草入药。
性味
归经
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 10g;研末,每次1-3g,每日3次。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治疗内出血:㈠散剂:将全草晒(烘)干碾细,过80~100目筛,装瓶备用。每次2.5~5克,温开水送服。㈡酊剂:按渗漉法制成20%浓度,每毫升相当于原生药0.2克。每次5毫升,日服3次。㈢注射剂:浓度为50%,供肌肉注射。一般每次2毫升,每日2~4次;严重者每次4毫升,4小时1次,至出血减少后再适当减少用量及次数。采用上述剂型共观察119例内出血患者,用药1~2周,少数2周以上。完全止血者74例(62.1%),部分止血(出血减少或显着减少)28例(23.53%),无效17例(14.36%),有效率85.61%。其中对消化道溃疡出血、肺结核咯血的止血效果较为稳定、明显;支气管扩张仅观察3例,均迅速止血。其中散剂的止血效果不如针剂,且易引起呛咳、恶心呕吐,可导致一时增加出血的副作用;酊剂治疗肺结核咯血疗效较好;针剂治疗39例消化道溃疡出血,与应用一般常规止血剂的40例相对照,止血效果较为迅速[4]。
相关论述
《四川中草药通讯》(1):19,1973]:“治肺结核咯血,胃溃疡出血,支气管扩张咯血[5]。”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约20~60cm。根茎粗短,生多数细须根。叶基生,通常5~7枚;叶柄长4~13cm,密被棕色茸毛;叶片披针形,长6~11cm,宽1.6~2.7cm,先端钝尖,基部楔形下延,边缘浅波状,叶脉明显,2-3对,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及边缘均生棕色茸毛。头状花序排成狭长圆锥花序,每花序有3花,管状,两性;花梗密生茸毛;总苞圆筒状,苞片质硬,多层,覆瓦状排列;管状花5裂;雄蕊5。瘦果有羽状冠毛。花期12月[6]。
分布区域
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河边、水沟旁及湿地草丛中。
参考资料
- ↑ 披针叶兔,康爱多网上药店官网
- ↑ 披针叶兔耳风的功能主治《中药大辞典》,中医世家
- ↑ 披针叶兔耳风的临床应用,中医世家
- ↑ 披针叶兔耳风的临床应用《中药大辞典》,中医世家
- ↑ 披针叶兔耳风的相关论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 ↑ 披针叶兔耳风的形态特征,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