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高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拟高粱 |
中文学名:拟高粱 拉丁学名:Sorghum propinquum (Kunth) Hitchc.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亚 科:黍亚科 族:高粱族 属:高粱属 种:拟高粱 命名者及年代:(Kunth) Hitchc.,1929 |
拟高粱(学名:Sorghum propinquum (Kunth) Hitchc.)是禾本科,高粱属密丛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粗壮,秆直立,高可达3米,叶鞘无毛,叶舌质较硬,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两面无毛,中脉较粗,圆锥花序开展,分枝纤细,总状花序具节,小穗成熟后其柄与小穗均易脱落,颖薄革质,花药棕黄色;花柱分离或仅基部连合;柱头帚状。颖果倒卵形,棕褐色。夏秋季开花结果。 分布于中国台湾、广东;中南半岛、马来半岛、菲律宾及印度尼西亚各岛屿;印度、斯里兰卡和美国引种栽培。生于河岸旁或湿润之地。 本种可作饲料,但由于成熟时大部分小穗都在收获前脱落,种子收获困难。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1]
拟高粱形态特征
拟高梁是密丛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壮,须根坚韧。秆直立,高1.5-3米,基部径1-3厘米,具多节,节上具灰白色短柔毛。
叶鞘无毛,或鞘口内面及边缘具柔毛;叶舌质较硬,长0.5-1毫米,具长约2毫米的细毛;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40-90厘米,宽3-5厘米,两面无毛,中脉较粗,在两面隆起,绿黄色,边缘软骨质,疏生向上的微细小刺毛,稍粗糙。
圆锥花序开展,长30-50厘米,宽6-15厘米;分枝纤细,3-6枚轮生,下部者长15-20厘米,基部腋间具柔毛;总状花序具3-7节,其下裸露部分长2-6厘米;小穗成熟后,其柄与小穗均易脱落,无柄小穗椭圆形或狭椭圆形,长3.8-4.5毫米,宽1.2-2毫米,先端尖或具小尖头,疏生柔毛,基盘钝,具细毛;颖薄革质,具不明显的横脉,第一颖具9-11脉,脉在上部明显,边缘内折,两侧具不明显的脊,顶端无齿或具不明显的3小齿;第二颖具7脉,上部具脊,略呈舟形,疏生柔毛;第一外稃透明膜质,宽披针形,稍短于颖,具纤毛;第二外稃短于第一外稃,顶端尖或微凹,无芒或具1细弱扭曲的芒;花药长2-2.5毫米,棕黄色;花柱2,分离或仅基部连合;柱头帚状。
颖果倒卵形,棕褐色。有柄小穗雄性,约与无柄小穗等长,但较狭,颜色亦较深,质地亦较软。花果期夏秋季。染色体数2n=20(Magon et Shambulinappa,1961)。
拟高粱近种区别
本种根茎粗厚,秆较粗壮,叶片宽3-5厘米;花序松散而大以及无柄小穗较小(3.8-4.5毫米),通常无芒等性状可与石茅S. halepense (Linn.) Pers. 相区别。
拟高粱分布范围
拟高粱原产于中国的广东、福建、海南等省。根据福建农学院多年来的引种、筛选后,推广到浙江、江苏、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河南等省,在中国的南方各地均有栽培, 印度和马来西亚也有分布。喜温, 喜湿, 能在40℃气温下生长, 适于在pH4~5. 5之间的红壤种植。
拟高粱栽培技术
播种前需耕翻细耙,施底肥。春播。每公顷播种量4. 5~7. 5千克。条播,行距40~50厘米,覆土3~5厘米。穴播每公顷约19 500穴,每穴下种子3~4粒, 出苗后去弱留强, 每穴留苗2株。亦可用茎每2~3节切成一段作种茎, 以株行距50厘米×30厘米进行栽植,植后浇水。苗期和冬春季节生长缓慢,夏秋生长较快, 要注意中耕除草、施肥和保护越冬。
拟高粱主要价值
拟高梁 本种可作饲料 抽穗期干物质中含粗蛋白质11. 96%,粗脂肪2.72%,粗纤维28. 26%,无氮浸出物46. 73%,粗灰分10. 33%。从4~10月份每隔30~40天可刈割一次, 一年可刈割4~6次, 每公顷产青草195000千克。用于青饲、青贮和调制干草。留种田,可在刈割1~2次后,停止刈割,至8月或10月份采收种子,每公顷收种子约375千克。种子成熟后极易脱落应及时采收。
饲用 拟高粱的茎叶质地柔嫩、多汁、叶肉厚、茎髓充实、昧甜。拔节期,茎含糖量一般在6—8%左右,茎叶比在3:2左右, 适宜用作青饲或青贮原料,亦可晒制干草。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含 量如表35—2、35—3、35—4。拟高粱为马、牛、羊、猪、禽、兔和四大家鱼所喜食。饲喂奶牛,日食量平均为60kg,利用率达82.35%。如切碎饲喂,可达95%以上。拟高粱除作为草食动物和鱼类的良好饲草外,并有强大的根系 可作为水土保持植物。其茎秆老化后,可作为纤维工业的原料。由于拟高粱含有少量氢氰酸,故幼苗或经施尿素后不到10—15天的嫩苗不能放牧或刈割用,以免中毒。收割青饲时,植株高度最 好在100—120cm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