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挂笺 |
挂笺也叫“门笺”、“挂钱”,古代或称“门彩”、“斋牒”,是一种中国传统剪纸艺术。
春节时挂在门楣上的剪纸。最早挂笺是祭挂笺祖场所的装饰品,一般都是挂单数。
过去人们迷信它具有“压胜”的作用。清光绪间《杭州府志》:“琳宫梵宇,剪五色纸形如旗脚,贴于门额,上书‘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语,在在有之,曰‘门彩’,亦名‘斋牒’,彩笺五张为一堂,中凿连钱文,贴梁间以压胜,曰‘挂钱’。”
特点
其特点是形如锦旗,外轮廓较宽,有单色、有多色。其图案多是规整的几何纹和带有吉祥内容的花纹,更多的是将吉语文字组合进去,一张一个吉语,或一张一字,成套悬贴。
传说
挂笺在中国民间还有很多传说,如:姜太公封神时给穷神立了个规矩,即见破就回。人们害怕穷气进家,就特意将纸剪破贴到门上,以阻止穷神进门。又传,古代过年挂桃符,以驱邪魔,后人将桃符一分为二,变成了门对和门彩。“门彩”便是今天的挂笺。
地坛大挂笺的操刀者
在地坛庙会门口一幅用两个大红灯笼挑着的6米×10米的巨型挂笺,那大红的挂笺看上去非常喜兴,给来逛庙会的人留下深刻印象。昨天,巨型挂笺的作者马景泉师傅冒着寒风来到报社,跟记者聊聊他和挂笺的故事。
马景泉,人称“京城挂笺马”,打小就对老北京的民俗很感兴趣,可直到1998年退休后才有工夫全心摆弄他认为最能表达春节气氛的物件——挂笺。
现在不少年纪轻的人都不知道挂笺为何物,即使见到了也叫不上来是什么东西。“这可以说是挂笺的悲哀,因为它的质地很薄,让风一刮容易破,挂的时候还要抹胶水,太麻烦。
我爱挂笺,我怕它被淘汰了,所以我一直在怎么能让挂笺扩大它的社会功能上下工夫。”说着马师傅变戏法儿似的把一张薄薄的挂笺粘到了墙上,原来是马师傅把挂笺的图案印到了塑料薄膜上,利用静电可以贴到各种平面上,保存时间长还不污染环境。接着马师傅又拿出一个卷轴慢慢展开,这是一个可以悬挂的尼龙缎挂笺。
“这是我花了一星期时间一刀一刀刻出来的,先把一整块刷过清漆的尼龙缎钉在木板上,把画好的挂笺图案覆在上面,再用电烙铁刻,一次可以做十张。”
从2000年元旦马师傅这新式挂笺在北京东安市场头一次亮相以后,众多公众场所像长安大戏院、湖广会馆、香港美食城纷纷请马师傅为他们制作这种大型挂笺,以增加喜庆气氛。当北京申奥成功后,马师傅制作的一组申奥题材名为华夏雄风的5幅挂笺在天安门广场被激动的人们挂到灯柱上。
就是这组挂笺获得了民间文艺家协会最高奖——山花奖的铜奖,并被国家博物馆收藏。别小瞧了这点改动,马师傅就凭此获得了全国发明博览会铜奖。问起有什么新创作,马师傅还卖起了关子,“今年地坛庙会南门还会挂一个我创作的挂笺,是什么样子还请各位到庙会去瞧。”
“挂笺马”两个的梦
挂笺从薄薄的一张小纸片移植到面积巨大的尼龙缎上,在技术上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摸索。为了能让制成的挂笺长时间保持鲜亮的颜色,经过了糨糊、胶水、油漆一次次的试验,最后选定了用清漆,一般制作挂笺的时间是在元旦春节前,“那时候大开窗户又太冷,不开清漆熏得我边刻边流眼泪。”
传统挂笺上面的字大多采用阳刻,当把挂笺扩大以后一挂起来阳刻的字就耷拉下来,所以现在马师傅刻的挂笺上的字都用万字纹和铜钱纹串起来,这样字就可以立起来了;还有就是不能老表现一种内容,“我要让挂笺也与时俱进,不仅在春节挂出来,任何庆祝的场合都有能与之相配合的挂笺。
”像“华夏雄风”,既然表现申奥的题材,背景就不能还使用老式的铜钱或万字纹,马师傅花了半年时间琢磨出来使用篆体的京字作背景,既串起中间的运动图案不让它倒下,又与主题有密切关系,下面的穗也换成箭型,表达出北京申奥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决心。
“如果每年过春节时每条大街都有挂笺在随风飘扬,那喜庆的气氛该有多浓;2008年北京开奥运会时体育场上悬挂着运动图案的挂笺,让全世界都来了解北京的民俗。”说起这两件事马师傅的眼中闪着憧憬的神情,这将是他今后一段时间要努力的方向。
“还可以在挂笺抬头的地方印上广告,这样资金的问题就好解决了”。毕竟制作一个大型挂笺的成本在两千元左右,从设想到现实还有很多问题等着马师傅去解决。值得欣慰的是马师傅的闺女现在也帮着马师傅刻挂笺,爷俩儿合力要让挂笺这种老北京的物件散发出时代的魅力。
“挂笺马”满是对挂笺普及的憧憬
相关文章
在乡下,年来得早。腊月二十三去姑姑家,姑父已经在贴春联,挂幅字儿了。只见墙头树干,鸡棚猪圈,随处可见什么“肥猪满圈”、“金鸡报晓”、“出入平安”、“福来喜到”的字样。更让我惊讶的是,门楣下还垂有一排五彩缤纷的挂笺儿。摸着那久违的挂笺儿,我一下子想起了小时候刻挂笺儿的情景。
幼时生活在一个满族自治县,满族过年讲究多,挂挂笺儿就是其中一项。过春节时,各家用五色彩纸,剪成16开大小的纸块,中间镂刻云纹字画,如丰、寿、福字,下端剪成犬牙穗头,悬挂于门窗横额、室内大梁等处,五彩缤纷,喜气洋洋。母亲说姜子牙的妻子是穷神,挂挂笺儿就是用来防她的,当时天真的想这神也不是神通广大,一张小小的红纸就关穷神于门外,真的有意思。
每年父亲写了春联后,母亲便叠了彩纸,找出留下的挂笺样儿,让我们姐妹刻。挂笺样儿先用水汽打湿,然后和彩纸一起用夹子夹住。点燃蜡烛,用烛烟熏,镂空的地方熏黑了,这时候撤下样子,就可以刻了。
用很锋快的小刻刀,把黑色的地方挖去,最后再铰穗儿。小时没有耐性,常常是兴高采烈的要了彩纸去刻,复杂的图和繁体的字,刻一会腕子就疼,扔给妈妈再也不管了。
等到贴挂笺儿的时候,更懒得出去挨冻,嘟囔着说呼啦那么两天就刮跑了,穷神还是要进来的。母亲仍是要贴,大门门楣一般挂5张,代表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祭祀5个方位的神。迎壁墙、橱门、箱柜、水井、猪圈、水缸、柱子、大树等处都贴单张,母亲说那叫“欢喜图”。
倚门看,五彩的挂笺迎风微微飘动,和春联、门画交相辉映,与冰天雪地、色彩单调的自然环境形成了强烈对比,给节日增添了喜气洋洋的热闹气氛。
挂笺过不了初五就刮没了,门头上只见残红寥绿。母亲常小心的留下一张样子,夹在书里,留着来年用,有一年实在找不到样子了,就差父亲去集上买。可惜买的太简单了,就几个窟窿加个穗儿,颜色也不好,母亲叫它红裤子白腰,气得母亲和东邻讨了样子,连夜刻了挂了上去。
后来一再搬家,挂笺就成了残存的记忆了,如今在这偏僻的山村又见它呼啦啦地飘,犹如山野又闻一曲山歌,醉了眼,醉了心,醉了人。和姑姑要一张挂笺作样儿,带给母亲,我家一定会飘了这花花绿绿的民间剪纸,五彩缤纷,求福纳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