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挖子 (彰化縣)

二林鎮

圖片來自chcg

挖子,是臺灣彰化縣二林鎮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鎮北部。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西莊里東南部及及南部凸出部分的東南端、梅芳里最北端、華崙里北部。

目錄

歷史

台灣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挖子地區為一街庄,稱為「挖仔莊」,隸屬於二林上堡。該莊昔日東北隔濁水溪主流(今舊濁水溪)與浸水莊田中央莊相望,東南邊及南邊為塗仔崙莊,西邊及西北邊為萬興莊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該莊隸屬於彰化廳。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改隸屬於臺中廳。1920年(大正九年),該莊改制並雅化為「挖子」大字,隸屬於臺中州北斗郡二林莊。1937年,二林莊升格為二林街

戰後二林街改制為二林鎮,隸屬於彰化縣,大字亦改制為里。

河道變遷

往昔濁水溪出山區行至二水、林內附近後,分成四股水路。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濁水溪南岸支流清水溪上游草嶺潭潰決,洪水排入北路分流,令其成為濁水溪下游的主流。[1]在1904年出版的《臺灣堡圖》上,該分流即標示「濁水溪」,而流經西螺的分流則標示「西螺溪」。 

濁水溪水系的治理於日治時期的1911年即已開始,濁水溪下游平原發生大洪水後,日人成立「濁水溪治水工事事務所」,分三期進行整治工作[2],台鐵縱貫線通車後,為了保護鐵路,在二水鐵路橋上下游兩岸興建堤防,將原來分流四散的河道截堵成現在流經西螺的濁水溪樣貌[3]。原有北路分流成為排水渠道,改稱舊濁水溪;因於福興鄉麥嶼厝出海,故又稱「麥嶼厝溪」[4]。到了1926年,濁水溪下游主流明顯地幾乎都集中到今天的濁水溪(西螺溪)流路,其他分流流量明顯萎縮[5]

交通

縣道148號(二溪路、興南路、二溪路七段)是王功至草屯的道路,大致以大角度的V字形經過挖子地區中部,往西北可前往萬興、草湖、王功等地,往東北轉東可前往溪湖、員林、草屯等地。

參考文獻

  1. 張素玢. 與河爭地 -- 濁水溪河川地的利用與環境變遷. 淡江大學歷史學系. [2015-09-02] (Chinese (Taiwan)). 
  2. 清朝、日治時期的濁水溪防洪. 水利署第四河川局. [2015-09-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Chinese (Taiwan)). 
  3. 張炎銘. 遊大河聽故事. 臺北市: 科技圖書. 2013. ISBN 978-957-655-517-6. 
  4. 黃繁光、周宗賢,《二水鄉志》,歷史篇,2002年,第198-200頁
  5. 陳榮慶. 濁水溪. [2015-09-02] (Chinese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