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斯卡拉大劇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斯卡拉大劇院
圖片來自eztravel

斯卡拉大劇院(譯史卡拉歌劇院,意大利文名為 Teatro alla Scala或 La Scala)位於義大利米蘭,是世界最著名的歌劇院之一。大劇院於1778年8月3日正式啟用,當時名為Nuovo Regio Ducal Teatro alla Scala,首日上演安東尼奧·薩列里的歌劇《歐羅巴的現身》(L'Europa riconosciuta)。

歷史

斯卡拉大劇院是原址重建的第二座劇院,首座劇院公爵劇院(Teatro Ducale)於1776年2月25日在一個狂歡會後發生的一場火警中焚燬。90名於舊劇院內擁有私人包廂的米蘭富翁寫信給奧地利大公斐迪南一世,要求重建一座新劇院,及一座臨時劇院供新劇院未竣工前使用。

新古典建築師皮爾馬里尼 (Giuseppe Piermarini)所構思的初步設計被當時的奧地利總督費爾米安伯爵 (Count Firmian)拒絕。重新構思的第二個設計於1776年被奧地利女大公瑪麗亞·特蕾西亞Maria Theresa)接納。劇院設有超過3,000個座位及一個會堂,觀眾廳呈馬蹄形,有6排的包廂。幕前闊26米,高27米,要舞台則高20米。

新劇院的位置原本是聖瑪利亞斯卡拉教堂 (Santa Maria alla Scala)的所在地,聖瑪利亞斯卡拉教堂後來被改作俗用及拆除,原址興建的新劇院因而得名斯卡拉大劇院。新劇院由Pietro Marliani、Pietro Nosetti、Antonio及Giuseppe Fe歷時兩年建成。

建築造價100萬里拉,由出售包廂支付。包廂的擁有人大花金錢豪裝自己的包廂,華麗的包廂給很多人,如司湯達,留下深刻的印象。劇院建成後旋即成為一眾米蘭貴族及富豪的集中地。於舊時,正廳 (platea)沒有設置座位,觀眾要站著觀看表演。在場觀眾亦會看到樂團,由於樂團的池台 (golfo mistico)當時並未建成。

在廂房之上有頂層樓座 (loggione),供不太富裕的人觀看表演。頂層樓座是表演者所畏懼的地帶,該處聚集著很多歌劇迷熱者,他們有高度的鑑賞力,他們要麼為表演者成功的演繹而著迷,要麼為表演者錯誤的演繹而無情狠批,失敗的演出都會被他們長期記著。(著名男高音貝岡吉 (Carlo Bergonzi)於歌劇阿依達開場時演出失誤,在多年後他再次登台,即時被報以無情的fischi —— 即口哨,在意大利象徵蔑視)

如當時很多的歌劇院一樣,斯卡拉大劇院於門廳設有賭桌供人賭博耍樂。

舊時的斯卡拉大劇院以大量的油燈照明,單單是舞台已要用上84盞油燈。劇場裡觀眾都不大敢除下帽子或其他頭飾,因為他們擔心燈油會滴到他們的頭上。為了防止火警,其中幾個房間放滿了數以百計的水桶。後來劇院改用煤氣燈,並於1883年改用電燈。

斯卡拉大劇院於1907年作了一次重修工程,改成了2,800個座位的設計。於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大劇院在空襲中被嚴重炸毀。戰爭結束後一年,1946年5月11日,斯卡拉大劇院按照先前的原貌修復完成及重開,首場的演出是令人難忘的由阿圖羅·托斯卡尼尼指揮的音樂會。

表演

斯卡拉是350部歌劇的首演場地,其中多部更是著名歌劇。劇院與朱塞佩·威爾第有著特別的關係:由於劇院的樂團曾對威爾第的幾部樂曲作修改 (威爾第說這是“破壞”),有幾年時間威爾第禁止其作品於斯卡拉上演。

斯卡拉大劇院的演出季開始於12月7日,即聖安波羅修日 (安波羅修為米蘭的主保聖人),所有表演節目規定必須於午夜前結束,所以較長的歌劇需於傍晚開始演出。演出一開始後,所有持票人都不會被准許進場,沒有人會例外,著名男演員理查·波頓亦曾經因此被拒入場。

結構

斯卡拉大劇院設有劇院博物館,共有4、5個小展室,展出大量有關歌劇及劇院歷史的珍貴收藏,如畫作、手稿、雕像、戲服及其他文件,其中威爾第的藏品佔了2個室。另外亦設有劇院圖書館,收藏了八萬冊不同文字的戲劇藝術典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