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集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施集镇位于滁州市西郊,东与琅琊山风景区、滁州市经济开发区交界,南与腰铺镇、全椒县接壤,西与章广镇毗邻,北与珠龙镇、大柳镇相连。
镇中心距滁州市区22公里,全镇辖11个行政村(其中1个街道居委会),216个村民组,国土面积235.2平方千米,是南谯区面积最大的镇,耕地面积45675亩,集镇建成面积1.2平方公里,滁梁路贯穿其间。素有"皖东第一山货之乡"、茶叶之乡、称号。[1]
概况
明朝时期,因施姓人家开设槽坊,衍成集镇,称施家集,施集镇因此而得名,位于南谯区中西部,东交琅琊山,西连章广镇,北邻珠龙镇、大柳镇及琅琊区西涧办事处,南与腰铺镇、全椒县十字镇接壤。镇政府驻地施集社区,距滁州市区22公里。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建立施集乡,1992年3月李集乡并入,2007年5月花山乡并入,成立新的施集镇,面积235.2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215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3.1万人。耕地4.4万亩,山场13.4万亩,水面0.72万亩,常规农业有水稻、小麦、油菜、棉花、玉米、蔬菜等主导农产品。特色产品有茶叶、草坪、板粟、麻栎、滁菊等,其中茶叶1.8万亩,草坪2万亩,板粟1.3万亩,麻栎8.5万亩,滁菊原产地,享有"皖东茶叶之乡","皖东草坪之乡"之美誉。
沿革
施姓人家开设糟坊,衍成集镇,旧称施家集,今名施集。1949年10月为施集乡,隶属珠龙区。1959年5月为施集公社,1983年4月改施集乡。1992年元月,施集乡、李集乡合并为施集乡(一说,1993年2月两乡分设,2001年12月再次合并)。1996年,施集乡面积132.2平方千米。人口2万人,辖施集、杨饭店、曹山、长洼、明张、孤山、井楠、孙岗、永红、李集、板桥、大林、大韩、坝堰李、燕李15个行政村;花山乡面积103平方千米,人口1万人,辖黄石坝、汪郢、中心、荣誉、花山、丰山、河东、龙蟠、塘郢9个行政村。2007年5月8日,撤销施集乡、花山乡,设立施集镇。
特征
施集镇以低山丘陵为主,平均海拔110米。土壤为弱酸性砂壤结构,立地条件好,四季分明,年均气温为15℃,无霜期为220天,年均降雨量1030毫米,日照2200小时。[2]
经济建设
农业
施集乡有耕地25598亩,其中水田18181亩,粮食总产17506吨,其中小麦1546吨,玉米3132吨,水稻12459吨,薯类333吨,油料总产3048吨,其中花生727吨,油菜籽2192吨,芝麻129吨,棉花79吨,苎麻30吨,小麦品种主要是:杨麦10号、杨麦11号、杨麦158、杨辐麦2号,玉米品种主要是:登海9号、登海11号、济单7号、豫玉26、东单60、鲁单9号,水稻品种主要是:Ⅱ优069、Ⅱ优明86、协优559、粤优983、川香优2号、德农2000、Ⅱ优98、Ⅱ优7954,油菜品种是:秦优7号、陕油6号、陕油8号、华杂4号、皖油14、皖油18、史力丰,棉花品种主要是:美国保铃棉、中棉19、中棉29。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88元。
茶叶
施集乡素有"皖东名茶之乡"的美誉,现有茶园面积6000亩,主要分布在井楠、永红、孙岗、燕李、明张、长洼等村,年产干茶50万公斤,现有茶叶加工企业五家,规模较大的企业有"施集"、雪峰""永太""金鹰"三大加工企业,生产的"施集牌"、"弥陀贡""西涧牌""嫩头青牌"系列茶叶,完全占有整个皖东地区的茶叶消费市场,部分档次较高的茶叶远销到北京、上海、合肥等省内外大中城市。我乡所开发研制的"西涧春雪"、"西涧极品""西涧毛峰"、"普贤云雾""施集烘青"等品牌成为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知名品牌,其中"西涧春雪"获首届"中茶杯"二等奖;1999年获安徽省优质农产品称号;2000年获国际名茶评比金奖。施集绿茶以"香高、味浓、后劲大、板栗香,耐沏泡、耐贮藏"的特点被省市确定为知名商标和省著名商标;2000年得到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草坪
草坪作为施集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柱产业之一,已发展了十年之久,从起初的几十亩发展到今天的4000亩,品种从单一走向多元化,先后发展种植了马蹄筋、马尼拉、天堂草、白牡丹、高羊茅等十几个品种,在生产上采取集中连片统一规划,统一种植,统一管理,销售上成立了经纪人协会、专业铲草队,现有草坪销售经纪人13人,铲草队10个。多年的经营换来了产销两旺的喜人状况,年铲收2~3次,亩效益在1500元以上,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江苏、山东等地,我乡被外界誉为"皖东草坪之乡"。
滁菊
滁州贡菊花心金黄、朵白如雪、花形秀丽,据《史记》记载:滁菊不湿不燥,清热解毒,平肝利胆,白菊以滁菊为最佳,临床报道,菊花对冠心病,高血压有一定疗效。滁菊位于中国四大名菊(滁菊、毫菊、贡菊、杭菊)之首。
滁菊在我乡种植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我乡种植面积有1000亩,是滁州市种植面积最大的乡镇,尤其以本乡的燕李村、坝李村种植最为集中。在1997年以前,我乡对菊花的加工主要用硫磺薰制晒干,滁菊产品以中药药用为主,98年以后当地群众吸取黄山贡菊加工的经验,用烘干脱水,不再使用硫磺杀青,烘制的滁菊花形保持原状,香味浓,入口甘甜,生产出的干茶全部作为饮品远销上海、杭州等地,开发滁菊生产,经济效益可观,每亩可收入1500元以上,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旅游业
施集乡东于琅琊山风景区毗邻,西与皇甫山自然保护区接壤,距滁城20公里,属丘陵地区,平均海拔110米,地处江淮风水岭。全乡拥有山场面积8万多亩,山场的森林覆盖率达98.5%,其中2.3万亩山场已被规划为国家生态公益林,有效地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独特的地形气候使得这里山清水秀、翠峰如屏、山水一色,实为人间的世外桃源,这里有位于永红村的葡萄泉,有孙岗村的双石旅游景点,有施集村的普贤庵,有环境优美的避暑胜地--长洼林场,引来了万只白鹭栖息于此。
乡党委、政府立足山场,依托生态资源优势,提出了"兴山、富民、强乡"和建设"无公害绿色食品乡镇"的战略目标,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来此投资生态旅游开发。已经开发和正在开发的生态旅游项目有团洼石榴山庄、长洼白鹭林,坝李林场等等,构成了以自然山水和野趣为主的休闲度假旅游区。为了抓住滁州市着力建设旅游工贸城市的契机,充分发挥琅琊山核心旅游区的优势,南谯区区委、区政府决定在我乡杨饭店村、长洼村建设旅游生态村,初步规划建设300亩石榴园,200亩板栗园,100亩滁菊园,100亩蔬菜园,100亩花卉苗圃,100亩茶园,100亩草场,100亩杜仲林,100亩的斑竹园。用1~2年时间逐步建成鸟语花香,自然环境优美,集休闲、娱乐、度假、观光农业为一体的旅游生态村。同时大量的旅游资源正有待于进一步的规划开发,发展旅游业的潜力巨大。
乡镇企业
木材和茶叶是施集乡的传统产业,全乡先后办起李集造纸厂、李集纸箱厂、李集福利包装厂、李集面粉厂、李集砖瓦厂、李集石灰窑厂、施集塑料编织厂、施集砖瓦厂、施集缸厂、施集服装厂等,但先后均破产。由原滁州市农委办的施集茶场2002年也拍卖,转为私营企业,施集现存企业有施集茶场、永太茶场、金鹰茶场、云峰茶场、鑫峰茶场、东成木业公司等企业。施集乡政府于1999年租赁施集村木庄、湾塘村民组55亩土地,投资兴建了施集乡木业园区,先后有11家木材加工厂入园经营,至2004年底,个体企业300余家。私营企业现产值2000多万元,利润220万元,税收80万元。7、九天峰度假村。
九天峰度假村位于滁州市施集乡杨饭店村,东邻琅琊山国家森林公园,北靠清流关"三古"遗址、石洞库景区,南接正在开发的花山乡彩云洞风景区。度假村内林深水秀,青山幽泉,气候宜人,生态环境十分优美,是真正的天然"氧吧",更是成为现代都市居民度假休闲的好去处,是滁州市旅游局向长三角地区重点推介的旅游景点之一。
九天峰度假村属于私营企业,有法人代表王启发于2001年投资兴建,现有职工20余人,已投入资金280多万元。整个九天峰度假村占地面积3000亩,其中有银杏林、杜仲林、斑竹林、杉木林、白鹭栖息林和新开发的石榴林等多种观赏果树,周边有2000亩的自然生态林环绕,绵延几公里如海般的竹林将整个度假村点缀的郁郁葱葱。
九天峰度假村已建有天然游泳池(保持大自然的原汁原味,是夏季游泳爱好者的理想场所)、垂钓中心、摸鱼塘(亲身体验农家摸鱼的乐趣)、林中茶座、百米观瓜走廊、观景亭、观鸟亭(观赏万只白鹭栖息)、九曲木桥等。食有农家餐馆,让游客品尝地道天然的农家土菜;住有标准客房和树林小木屋(让游客与大自然紧紧融为一体);购物有当地的土特产品,即农家土鸡、土鸡蛋、天然葛根粉、板栗、石榴、滁菊、施集茶叶及中草药等。游玩有竹排、烧烤、野战营、登山健身和儿童游乐项目。
度假村还将规划建设水上游乐中心、健身中心、健浴中心、疗养中心和中小型会馆及农副产品购销中心。[3]
境内资源
林业
全乡林业用地77863亩,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67491亩,占林业用地86.7%,未成林造林用地4008亩,占林业用地5.1%;宜林地6313亩,占林业用地8.2%;有林地中用材林10046亩,占有林地面积14.9%;防护林21812亩,占有林地32.3%;特种用途林22932亩,占有林地34%;薪炭林17979亩,占有林地 23.1% ;经济树种5185亩,占有林地7.7%;森林覆盖率42.1%。森林活立木蓄积量125742立方米,其中杉类1887亩,蓄积量28.4%;硬阔39333亩,蓄积量72764立方米,占林木蓄积量61.1%;软阔914亩,蓄积量5232立方米,占蓄积量4.4%;杨类44亩,毛竹188亩,蓄积量98780株;元竹2972亩,蓄积量11762239株;经济林10793亩,蓄积量1145立方米;四旁植树保存200000株,占地面积2723亩,活立木蓄积6579立方米,退耕还林4000亩。
矿产
锰
位于施集乡方向135度,5.1公里,罗家洼至胡家庄倒转向斜北翼,走向20度,宽15米以上,围岩硅化和重晶石化,矿化零星,残余锰矿露头宽约0.5米,沿走向变为重晶石铁帽,继续分布约30米,矿石矿物为硬锰矿,褐铁矿,脉石为重晶石,粘土,方解石和石英等。
钒
位于施集方向142度,5.2公里罗家洼,含磷层主要倾角45-60度左右,矿层约5层以上,呈扁豆状或透镜状,总厚度45.93米,含钒矿石呈泥状,隐晶结构,主要为含钒、磷的泥硅质石。
煤
位于施集方向155度,5.5公里喉咙洼和位于施集方向142度,5.3公里罗家洼,厚度一般为1-2米,发热量为3000-4500大卡/公斤,矿层顶底板为碳质页岩。
铜
位于施集下冷矿点,施集方向287度,3.3公里处,和位于施集孤山村处,施集方向337度,3.9公里处。
磷
磷矿属沉积型矿种,在施集乡境内主要分布在永红村罗洼村民组,含矿岩系厚140米,含矿6层,矿体似层状,透镜状,矿长150~700米,厚1.44~170米。矿体顶、底板岩性为灰黑色碳质页岩和硅质页岩。矿石为结核型,磷结核由均匀黄色隐晶质胶磷矿组成,混入分散状粘土质。结核大小不一,0.5~8.0厘米,呈扁豆状、椭圆状、圆球状。一般含隐晶质胶磷矿60%左右,重晶石17%,硅质15%,铁锰质8%,结核率每立米一般平均在12.25~14.7公斤,含五氧化二磷(P2O5)20%~30.18%。
绢云母
绢云母主要是由SiO2、Al2O3和Fe2O3组成,其颜色一般为白灰色和银灰色,鳞片变晶结构、片状构造,呈条带状分布,具有柔性、滑腻感,带有绢丝光泽。
绢云母是宝贵的化工原料,可做橡胶、电焊条、造纸、涂料、颜料、医药及化妆品配料,并可做为耐火砖、陶瓷原料等,用途极广,是具有值得开发和利用的矿产资源。
绢云母在施集分布极广,面积大,主要分布在孤山村和板桥村,基本上都是露体矿、易开采。
白云岩
白云岩是我乡优势矿产资源之一,它主要分布在板先李、永红一带,储量超过亿吨。含矿性好,氧化镁含量大于19%,矿层厚60~300米,间夹有石灰岩,薄层硅质条带或燧石夹层,矿体呈层状,沿走向、倾向较稳定,易开采。矿物质主要成份为白云石次为方解石、石英、氧化铁等。
石灰岩
石灰岩在施集乡储量丰富,品质较好,主要分布在杨饭店、曹山、永红、孙岗一带。其氧化钙(CaO)含量一般在49%~52%,最高可达54.28%,氧化镁含量为0.5%~1.5%。石灰岩有广泛的用途,冶金工业中,其被大量用作治炼生铁、钢和有色金属的熔剂。化学工业中,石灰岩是生产碱,电石、碳酸钙、碳酸钾和氮肥等产品的原料。建筑业中石灰岩是制造水泥、石灰建筑石料的重要原料。在制糖业、石油工业中,用作净化剂。在玻璃制造业中,用作配料,提高玻璃的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矿泉水
珍珠泉位于施集乡永红村喉咙洼组,因其出水时,泛起一串串水泡,似葡萄状,又称葡萄泉。
珍珠泉是未受污染的、良好的饮用天然水源,经地质矿产部安徽省中心实验室检测,该泉水PH值为8,为中弱碱性水,尤其是钠离子含量极低,为宝贵的超低钠水(其含量为1.94mg/l,毫克当量数为1.40%),此矿泉水以国标《GB85-37-1995》所眼定的污染物指标,感官指标的矿泉水相衡量,其有较高含量的锶(Sr),偏硅酸(SiO2),并有多种有益成份。
此泉水清凉可口,水中重碳酸和钙离子占主导成份,其标准完全符合国标要求,同时该水源地的卫生防护做的较好,其水温恒定,流量可观,日出水量达13.6吨。
珍珠泉是优质的矿泉水水源,只需简单处理,便可作瓶装矿泉水开发,是一个投资少、见效快、利润大的优秀投资开发项目。[4]
教育文化
教育
施集中心小学现有附属小学14所,其中完小4所,教师92名,具有中职以上职称的43名,学生1578名。
施集高级职业中学始建于一九八一年。原是利用战备医院建立起的农村初级中学,一九八八年增设职业高中班。一九八九年正式改为施集职业高中,面向全市招生,开设专业有应用生物,农机,电工电子,机电,企业管理,宾馆服务,行政管理等,1997年区委党校曾设在该处。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与施集中学合并,先后来校视察的领导有卢荣景、朱仇美、陆子修、王明达、王连静、王胸宇、孟富林、吴天栋等。
学创办于一九五八年,前身为滁县施集初级中学,一九七一年长格为滁县施集中学,设立高中部。一九七九年更名为滁州市施集中学,初创阶段,办学条件十分简陋,校舍为土墙草屋。
文革期间,学校受冲击,发展受挫。文革之后,学校焕发了生机,相继修建了围墙,操场等基础设施,校舍也由原来的土墙草屋变为砖瓦结构的平房。
二OOO年前后,学校有了较快发展。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原施集高级职业中学以及二OO一年九月原李集初级中学相继并入,学校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校园面积增至15万余平方米,在校学生数达2500余人,教职工130多人,先后兴建了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楼,教师宿舍等,建筑面积达1万8千余平方米,大部分为楼房建筑,校容校貌有了较大的变化。
学校以"求实、严谨、勤奋、进取"为校训,以创办"农村示范高中'为奋斗目标,教风正、学风浓,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学校先后获得市级"花园式单位"、"德育工作甲等学校"、"文明单位"等称号。
文化、体育
施集乡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十分活跃。2002年获市第二届文化百优先进乡镇,2002年12月建成施集乡文体活动中心,设有健身房、图书馆、舞厅、棋牌室、篮球场等,并举行了多次群众性文体活动。2003年7月被命名为省市"双百工程"试典乡镇。施集乡也曾出过优秀的体育运动员,大林村的许梅花现在安庆杂技团顶碗等杂技项目两次荣获"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奖",并在春节晚会上进行表演。坝李村的吴金梅,从事技巧运动项目,在2003年法国举办的世界技巧锦标赛上荣获四人组团体亚军,个人全能亚军,1999-2004年,共计获取得全国比赛奖牌16枚,2002年获世界级运动员,2004年获国家体育总局批准免试入深圳大学就读。
卫生
施集乡现有卫生院2家,为施集乡卫生院和李集卫生院,现有职工26人,床位16张。
广播
施集乡于2002年8月投资18万元,安装了广播无线调频设备,实现了村村通广播。2003年施集乡荣获市广电局表彰为先进集体。[5]
基础设施
道路交通
1996年原施集乡政府筹资40万元,修建了施集乡汽车站至施集粮站的老街水泥路500余米,1997年原李集办事处筹集70万元,修建主街水泥路1000米。
全乡现有乡村道路142条,总长322公里。乡、村、组三级每年都拿出资金30万元,用于乡村道路维修,每个行政村都成立了农民道班,确定专门养护人员,基本上确保晴雨通车。
1993年施集乡境内滁梁路扩建成全乡境内第一条柏油路面。1998年,施集街道至国营施集茶场乡村公路改建为柏油路。
2004年底,全乡拥有各类机动车辆102辆,其中客车3辆,面包车、出租车28辆,小轿车7辆。
政府办公楼
为改善办公环境,扩大集镇面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原施集乡政府于2001年投入120余万元,新建占地25亩的办公楼。同时先后投入近50万元,兴建了财政所、食堂和职工宿舍。
农贸市场建设、新街下水道、路灯工程
1999年投资80万元兴建占地面积9.1亩的农贸市场,繁荣了农村市场经济,加快农产品流通。施集乡政府于2003年投入26万元新建了新街下水道和路灯。
自来水厂
1994年乡政府投入32万元,建立自来水厂,现用户达350户,年供水12万吨,管道网络5千余米。
有线电视
1997年施集乡开通有线电视,投入15万元,现有用户170户。
邮政电信
施集乡是1993年程控电话开通,1998年9月电信和邮政分开经营,现有程控电话3600多门,电话普及率达70%,移动电话1000余部。
供电
施集供电所成立于二OOO年元月,随着农电改革于二OO三年八月份李集供电所和施集供电所合并成施集供电所。
合并后施集供电所,现有行管员人员4人,专职电工15人,其中党员9人。
全乡总面积132.2平方公里,用电客户5450户,其中公用台区52个台区,专用台区12个台区,月供电量约18万千瓦时。
水利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施集乡多方筹资,筹劳,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抗灾能力,确保农民增产、增收,每年大搞水利兴修是施集乡的一个优良传统。施集乡现有小(一)型水库1座-大林水库,小(二型水库17座,万方以上塘坝241座,成方以下塘坝1230面。总蓄水面积5900亩,总蓄水1292万立方。
金融
施集镇现有信用社两家,分别为施集信用社和李集信用社,农行1家,农行施集营业所。2004年施集乡有效存款4200万元,贷款金额为18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