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崑曲 | |
---|---|
國籍 | 蘇州 |
知名於 | 被譽為「百戲之祖 |
崑曲(Kun Opera),原名「崑山腔」或簡稱「崑腔」,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現又被稱為「崑劇」。崑曲是漢族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中國漢族傳統文化藝術,特別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被稱為百花園中的一朵「蘭花」。崑曲發源於14世紀中國的蘇州太倉南碼頭,後經魏良輔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國,自明代中葉獨領中國劇壇近300年。
崑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術等,以曲詞典雅、行腔婉轉、表演細膩著稱,被譽為「百戲之祖」。
崑曲以鼓、板控制演唱節奏,以曲笛、三弦等為主要伴奏樂器,其唱念語音為「中州韻」。崑曲在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2018年12月,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北京大學為崑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稱;崑曲[1]
- 批准時間;2006年
- 非遺級別;世界級
-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 申報地區;中國藝術研究院,江蘇,浙江等
- 遺產編號;Ⅳ-1
- 代表性傳承人內容來源於非遺大數據平台;從兆恆
- 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韓建成
- 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侯少奎
- 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沈世華
- 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王大元
- 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發展歷程
1.崑曲(Kun Opera),又稱崑劇、崑腔、崑山腔,是中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的珍品。
2.自明代中葉獨領中國劇壇近300年。崑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術等,以曲詞典雅、行腔婉轉、表演細膩著稱,被譽為"百戲之祖"。崑曲以鼓、板控制演唱節奏,以曲笛、三弦等為主要伴奏樂器,其唱念語音為"中州韻"。
3.2001年5月1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單,共有19個申報項目入選,其中包括中國的崑曲藝術,中國成為首次獲此殊榮的19個國家之一。
原名「崑山腔」或簡稱「崑腔」,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現又被稱為「崑劇」。崑曲是漢族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中國漢族傳統文化藝術,特別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被稱為百花園中的一朵「蘭花」。
崑曲早在元朝末期(14世紀中葉)即產生於蘇州崑山一帶,它與起源於浙江的海鹽腔、餘姚腔和起源於江西的弋陽腔,被稱為明代四大聲腔,同屬南戲系統。
崑山腔開始只是民間的清曲、小唱。其流布區域,開始只限於蘇州一帶,到了萬曆年間,便以蘇州為中心擴展到長江以南和錢塘江以北各地,萬曆末年還流入北京。這樣崑山腔便成為明代中葉至清代中葉影響最大的聲腔劇種。
崑曲是明朝中葉至清代中葉戲曲中影響最大的聲腔劇種,很多劇種都是在崑劇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被稱為"百戲之祖,百戲之師",有 "中國戲曲之母"的雅稱。即時,無錫崑曲社對崑曲起到了繁榮推廣的作用。崑劇是中國戲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體系的劇種,它的基礎深厚,遺產豐富,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高度發展的成果,在中國文學史、戲曲史、音樂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崑曲的表演,也有它獨特的體系、風格,它最大的特點是抒情性強、動作細膩,歌唱與舞蹈的身段結合得巧妙而和諧。在語言上,該劇種原先分南曲和北曲:南昆以蘇州白話為主,北昆以大都韻白和京白為主。
崑曲唱腔華麗婉轉、念白儒雅、表演細膩、舞蹈飄逸,加上完美的舞台置景,可以說在戲曲表演的各個方面都達到了最高境界。正因如此,許多地方劇種,如晉劇、蒲劇、湘劇、川劇、贛劇、桂劇、越劇、閩劇等,都受到過崑劇藝術多方面哺育和滋養。崑曲中的許多劇本,如《牡丹亭》[2] 《長生殿》《桃花扇》等,都是古代戲曲文學中的不朽之作。崑曲曲文秉承了唐詩、宋詞、元曲的文學傳統,曲牌則有許多與宋詞元曲相同。這為崑曲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礎,同時也造就了一大批崑曲作家和音樂家,這其中梁辰魚、湯顯祖、洪升、孔尚任、李玉、李漁、葉崖等都是中國戲曲和文學史上的傑出代表。
從崑曲的歷史發展上看, 18世紀之前的 400年,是崑曲逐漸成熟並日趨鼎盛的時期。在這段時間裡,崑曲一直以一種完美的表現方式向人們展示着世間的萬般風情。正是這種富麗華美的演出氛圍,附庸風雅的刻意追求,使得崑曲日益走向文雅、繁難的境地。18世紀後期,地方戲開始興起,它們的出現打破了長期以來形成的演出格局,戲曲的發展也由貴族化向大眾化過渡,崑曲至此開始走下坡路。
20世紀中葉,崑曲敗落之勢更顯,許多崑曲藝人轉行演出流行的京劇。1949年新中國成立,大力扶持和振興中國傳統的戲曲事業,崑曲才有幸得以重獲新生。1956年,浙江崑劇團改編演出的《十五貫》在全國產生廣泛的影響,周總理曾感慨地說:"一齣戲救活了一個劇種。" 之後,全國許多地方相繼恢復了崑曲劇團。
2001年5月1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單,其中包括中國的崑曲藝術,中國成為首次獲此殊榮的19個國家之一。[3]
金代和元代,在那時的北方興起雜劇,由許多角色扮演故事。在南方的戲文起源於建炎南渡前後。明太祖洪武年間時,南戲文加北雜劇成傳奇。
根據文徵明手錄的婁江魏良輔《南詞引正》一文記載,"元朝有顧堅者,雖離崑山三十里,居千墩(今千燈鎮),精於南辭,善作古賦。
擴廓帖木兒聞其善歌,屢招不屈。善發南曲之奧,故國初有"崑山腔"之稱",元代末年崑山顧堅為崑曲創始人。
今崑山千燈鎮有顧堅紀念館。明代崑山腔是戲曲四大聲腔之一。元代末年,南戲傳到崑山地區後,與當地的民間曲調互相結合,形成了富有當地特色的聲腔,在音樂家顧堅推動下,有長足的發展。根據周玄暐的《涇林續記》,明太祖朱元璋也注意到崑曲,可見當時崑曲的規模已經不小。明朝正德、嘉靖年間清曲唱家魏良輔繼承古來"以文化樂"的傳統,改良崑山腔,採用中州韻系,依字聲行腔,"調用水磨,拍挨冷板",使崑腔具細膩婉轉的特色,因之又有"水磨調"、"水磨腔"之稱。
稍遲出現了用崑腔演唱的傳奇新作《玉玦記》、《鳴鳳記》、《浣紗記》等,新腔始風行大江南北,成為領導性的戲曲聲腔。明萬曆到清乾隆年間,前後一百多年為崑曲全盛時代,崑劇舞台藝術亦在清朝中葉發展成熟。此後花部興起,以崑劇為代表的雅部逐漸退出舞台,然薪盡火傳,其聲腔和表演藝術深刻的影響了後來劇種,如京劇;民間曲社唱曲活動也一直綿延不絕,成為保存曲唱規範的主力。
花部又稱"亂彈",根據《揚州畫舫錄》卷五,特別以"亂彈"來統稱花部諸調便可以知道。
徐扶明《亂談亂彈》一文指出,"亂彈"又名"鸞彈"、"爛彈"、"亂談"。花部腔調劇種中所用的音樂風格較活潑嘈雜。
視頻
馬未都:欣賞崑曲的門道在哪?馬爺果然是行家,總結相當經典
崑曲名段《牡丹亭》值得一聽
參考資料
- ↑ 動靜之美,文武之道——走進崑曲藝術世界 上體新外,發布時間;2017-05-06 21:25
- ↑ 崑曲青春版《牡丹亭》全本,萬一靈魂存在,但願我們還會相遇 智睿票務,發布時間;2018-09-28 23:15
- ↑ 張繼青親授、單雯版崑曲《牡丹亭》整本視頻,請收藏! 梨園漫步,發布時間;2017-10-20 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