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樂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昌樂縣隸屬於山東濰坊市,位於山東半島中部,北緯36°11′-36°46′、東經118°43′-119°10′,屬溫帶季風氣候;東距海濱城市青島150公里,北離渤海80公里。 環渤海經濟圈與山東半島城市群的交匯點,是內陸通往膠東沿海地區的咽喉地帶。全縣總面積1101平方公里,轄4個鎮、4個街道、1處省級經濟開發區、1處省級旅遊度假區和1處水庫管理區,人口636999人(2017年)。
昌樂縣古稱營丘,商歸諸侯逢伯陵管轄,秦屬齊郡。西漢設劇(侯國)和劇魁(侯國)。1948年5月,解放,縣政府進駐昌樂城,隸屬魯中區第三行政公署。1951年,改稱昌樂縣第十一區。1983年,劃歸濰坊市。
昌樂先後被評為「中國平安建設先進縣」 、「中國魅力名縣」、「中國最令人嚮往的地方」、山東最佳投資城市和山東旅遊強縣。著名景點有:中國寶石城(4A)、西湖公園等。[1]
歷史沿革
昌樂縣古稱營丘。
商歸諸侯逢伯陵管轄。
秦屬齊郡。
西漢設劇(侯國)和劇魁(侯國)。
東漢為營陵縣,屬北海國。
晉時營陵先屬東莞郡,後歸高密國。
隋朝改為營丘,屬北海郡。
北宋建隆三年(962年),設安仁縣,不久改為昌樂縣,隸屬濰州。
乾德三年(965年)析壽光縣長壽鄉置安仁縣,尋改昌樂縣,故治在今縣北10里。
明初移今治。
元至元三年(1266年),改為巡檢司,併入北海縣。
明復置昌樂縣,隸屬青州府。
民國初年,屬膠東道,後改淄青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裁道,直屬山東省。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9月),昌樂縣民主政府在臨朐縣堯山區大桃花村成立;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5月),解放,縣政府進駐昌樂城,隸屬魯中區第三行政公署。[2]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48年6月,劃歸昌樂縣,始稱清泉區,7月劃歸昌濰地區。
1951年,改稱昌樂縣第十一區。
1958年1月,分為紅河、平原兩個鄉,9月合併成立躍進人民公社。
1960年,更名為平原人民公社。
1981年,又更名為紅河人民公社。
1983年,劃歸濰坊市。
1984年5月,體制改革分為紅河鎮、平原鄉。
2001年3月,區劃調整合為紅河鎮。
2013年11月,城關街道更名為寶都街道,將寶城街道所轄的25個行政村(社區)、五圖街道所轄的7個行政行政村以及城南街道所轄的寶通社區劃歸寶都街道管轄。撤銷城南街道,將其行政區域併入五圖街道。
區劃詳情
截止2013年,昌樂縣轄4個鎮、4個街道、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寶都街道、五圖街道、朱劉街道、寶城街道、營丘鎮、喬官鎮、紅河鎮、鄌郚鎮、昌樂縣經濟開發區。
地理
昌樂縣位於北緯36°11′-36°46′、東經118°43′-119°10′,環渤海經濟圈與山東半島城市群的交匯點,是山東半島的交通樞紐和出入口,東距海濱城市青島150公里,西距山東省會濟南180公里。土地面積110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26平方公里。
地形
昌樂地勢南高北低,西高東低。海拔最高381米,最低25.6米大部分區域在海拔40-150米之間。地貌為低山、丘陵、平原相間。中西部、中北部多低山。東部多丘陵。南北兩端系平原。
水文
昌樂縣河流分屬濰河、白浪河、彌河三大河流,汶、白、丹、於、桂五條水系,在中西部呈輻射狀流入區外。水面面積20.6平方公里,分布在水庫、塘壩、河道。有32條河流(超過5公里)。
氣候
昌樂屬北溫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溫和濕潤,春秋較短,冬夏較長。2011年,全縣平均氣溫12.7℃,日照2339.1小時,降水量907.3毫米。全年80%以上的雨量集中在5月至9月的汛期。[3]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昌樂礦產資源現已探明和開採的有有藍寶石、油頁岩、石灰石、地熱、膨潤土、玄武岩、煤等26個礦種。
其中藍寶石有礦面積450平方公里,儲量數億克拉,是世界上罕見的大型藍寶石礦床之一。石灰石礦區集中,品位高,約有120億立方米。油頁岩總儲量10.5億噸,含油量平均10%,最高達16.25%,發熱量在2300-2500大卡之間,儲量居中國首位。
地熱資源
昌樂地熱資源豐富,儲量大、溫度高。
水利資源
昌樂縣是一個資源型缺水縣,多年平均水資源量16185萬立方米,人均水資源占有量268立方米,昌樂縣占中國人均占有水資源量2200立方米的八分之一。截止2011年,全縣建起了大中型水庫3座,小型水庫103座,塘壩407座,揚水站560處,機電井7550眼。[4]
人口民族
人口
1986年,昌樂縣總人口516299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全縣總人口556592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全縣常住人口為61.59萬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59.30萬人相比,10年共增加了2.29萬人。其中,男性為31.23萬人;女性為30.36萬人。
2017年,全縣年末總人口636999人,同比增長1.1%。年出生人口13432人,同比增長27.5%,人口出生率21.1‰,同比增長4.5‰;出生人口性別比105.5%,同比增長0.5%;合法生育率96.5%,同比下降1.5%。年死亡人口6033人,同比增長39.3%,人口死亡率9.5‰,同比增長2.6‰。
民族
少數民族有蒙古族、回族、拉祜族、東鄉族、納西族、傈僳族、佤族、哈尼族、傣族、黎族、侗族、白族、土家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獨龍族、。[5]
經濟
綜述
2019年,我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15.6億元,同比增長3.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5.7億元,同比增長1.3%;第二產業增加值114.9億元,同比下降0.9%(其中工業增加值103.6億元,同比增長0.2%);第三產業增加值154.9億元,同比增長8.0%。三次產業比重為14.5:36.4:49.1,第三產業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同比提高2.6個百分點。[1]
第一產業
2019年,昌樂縣農業總產值達到86.2億元,同比增長1.1%;農業增加值達到48.9億元,同比增長1.8%。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4799公頃,同比增長6.5%;蔬菜播種面積22363公頃,同比增長6.1%;瓜類播種面積11734公頃,同比下降11.0%;糧食作物總產量206353噸,同比增長6.9%;蔬菜總產量1117310噸,同比增長10.4%;瓜類總產量619960噸,同比下降9.1%;水果總產量52638噸,同比增長0.4%;肉類總產量129224噸,同比增長0.5%;奶類總產量31921噸,同比增長4.7%;禽蛋產量29081噸,同比增長4.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9608元,同比增長8.8%。
第二產業
2019年,216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3.0%;營業收入同比下降8.9%,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44.6%。
第三產業
2019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23.9%,房地產投資同比下降8.0%,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3.0%,民間投資同比下降36.5%。
2019年,全縣完成進出口總額89.4億元,同比下降8.2%。其中出口總額59.7億元,同比下降1.0%;進口總額29.7億元,同比下降20.0%。
2019年,全縣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5.5億元,同比增長13.5%。稅收收入34.2億元,同比下降9.5%。第二產業提供稅收21.6億元,同比下降17.4%,其中工業提供稅收19.7億元,同比下降18.8%;第三產業提供稅收12.5億元,同比增長8.7%。
2019年,全社會用電量26.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6%,其中,農、林、牧、漁業用電量1.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9%;工業用電量18.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6%;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3.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3%。
2019年截至12月底,全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399.7億元,比年初增加33.7億元。其中,住戶存款餘額282.4億元,比年初增加33.9億元;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330.7億元,比年初增加38.7億元。
珠寶產業
昌樂縣有國家大型珠寶首飾專業批發市場——中國寶石城,占地120畝,建築面積8萬平方米,是國家工商總局批准命名的國內規模較大、功能較完備的寶玉石飾品、貴金屬飾品的專業批發市場。2004、2005年,中國寶石城被評為「全國競爭力百強市場」。 2006年被授予「中國珠寶玉石首飾特色產業基地」。
2012年,珠寶產業從業人員達4萬餘人,企業近400多家,昌樂珠寶市場年交易額100多億元人民幣。
對外開放
昌樂縣對外開放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全縣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濟貿易關係。2014年,昌樂縣完成進出口總額12.07億美元,其中,出口7.67億美元,進口4.4億美元。進出口額過5000萬美元的企業5家。2015年一季度,全縣完成進出口總額3.07億美元。其中,進口1.07億美元,出口2.0億美元。
昌樂縣堅持擴大利用外資規模,提高利用外資質量,利用外資工作上了一個新台階。昌樂縣共有外商投資企業56家,主要外資來源地有香港、台灣、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從外商投資企業的分布行業看,外商投資企業主要集中在造紙、煤化工、檸檬酸、塑料、食品等行業。昌樂縣致力於完善外商投資便利化措施,優化投資環境。強化首問負責、一次告知、限時辦結、「一站式」服務等措施,積極承接下放的審批權限,大力推行在線行政許可,簡化審批步驟,規範審批程序,增強審批透明度。
昌樂縣作為藍寶石之都,從2002年開始每年舉辦昌樂(國際)寶石節,吸引了大量的外商前來參觀考察,宣傳了全縣的藍寶石文化。2014年10月,由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和濰坊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昌樂國際寶石博覽會在昌樂縣成功舉辦。博覽會展覽面積2萬平方米,有來自國內外260多家企業參展,共接待採購商及遊客達到8萬人次,實際交易額突破3億元,意向交易額達到4億元。[6]
社會
教育
2012年,昌樂縣44處農村標準化學校和53處普惠性標準化幼兒園建設改造全面完成,100輛新型校車投入使用。幼兒教師1113人;義務教育階段教師5088人,其中小學2877人,初中2211人;高中階段教師1013人,;中等職業學校教師326人。教師隊伍中,市以上特級教師12人,市以上優秀教師213人,市以上教學能手436人。
學前教育
2012年,昌樂縣有幼兒園154所,其中公辦園104所,民辦園50所。縣級以上示範園51所,占總數的33.1%。在園幼兒14886名。學前教育毛入園率90%。
義務教育
2012年,昌樂縣中小學共81所,其中小學60所,初中18所。省、市級規範化學校60所,占總數的74%。在校小學生34308名、初中生20907名,小學和初中普及率均為100%。
高中教育
2012年,昌樂縣普通高中3所,在校生16906名,其中縣外學生6935名,占總數的41.02%。
民辦教育
2012年,昌樂縣義務教育階段、高中階段共有民辦學校6所,基本滿足了群眾多樣化教育需求,形成了「擇校找民校」格局。在校生1.8975萬人,占總數的26.31%。
職業教育
2012年,昌樂縣擁有中等職業學校1所,在校生4202人。開設寶玉石、機械製造、電工電子、信息技術、醫藥衛生等9類14個專業,其中省、市級名牌專業、重點專業7個。
文化
2012年,昌樂縣建設文博園、文化中心等文化項目,建成農家書屋298個,11處綜合文化站全部達到市級標準。
社會保障
2012年,昌樂縣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了33.3%和19.4%,「五保」集中供養和分散供養標準分別提高35.2%和41.7%,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實現全覆蓋。新修改造農村公路168公里,新開工各類保障性住房1856套。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現全覆蓋。中醫院病房樓建成投用。新農合為群眾報銷醫藥費1.21億元,受益人口104萬人次。基本藥物價格下降了30%左右。[7]
交通
昌樂縣境內有膠濟鐵路、濟青高速公路、309國道及膠王路、濰九路、昌大路貫穿境內,形成了縱橫交錯的交通網絡。
青銀高速公路、309國道、膠濟鐵路、濟青客運專線橫貫東西,省道大沂路、膠王路穿越南北。東距世界風箏都—濰坊25公里,濰坊機場和濰坊北港均可在30分鐘內到達,濟南、青島國際機場和青島、日照、煙臺海港可在90分鐘內到達。[8]
旅遊
中國寶石城
位於昌樂城區北部,緊鄰309國道,是唯一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的大型國際珠寶商城,中國寶石城項目全部建設完成後,寶石城將會成為一個建築面積達100萬㎡,年交易額達500億元人民幣的大型國際珠寶首飾專業批發商城。
昌樂西湖公園
位於昌樂城區南部,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西湖公園的改造,標誌着昌樂向建設山水園林城市的目標又邁進了一大步。西湖公園是丹河濱水景觀帶的一部分,是二十公里濱水景觀帶的眾多景點之一。它的開放大大提升了廣大居民的生活質量和品位,成為廣大市民休閒的好去處。
壽陽山國家森林公園
位於昌樂縣城東南1公里處,屬低山丘陵地帶。公園以國有孤山林場為核心,四周與城關、朱劉、城南、五圖街辦和喬官鎮相鄰,區域內孤山、李家山林區相連,方山、謝家山林區有村莊相隔,各成一體。
方山
位於昌樂縣城東南10公里,方圓8平方公里,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上唯一的藍寶石原生礦區,藍寶石儲量豐富,有「寶石第一山」之稱。山中有方山廟、方山備戰防空洞、探寶洞等景點。
昌樂火山省級地質公園
位於喬官鎮郝家溝西北山坡。該火山口群為山東省保存最完整、特徵最典型的火山口頸地質遺蹟,是山東省唯一規模最大的遠古火山口群。2002年12月,被山東省國土資源廳列為第一批省級地質公園。
白浪沙灘濕地公園
位於昌樂縣營丘鎮政府駐地,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公園建設了釣魚台、觀景閣、齊長城等文化景點和陽光沙灘、麒麟廣場、盛柿林、蘆葦盪、親子遊樂場、孝子竹林等特色生態旅遊景點。
桂河濕地公園
位於昌樂縣城東南部,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公園總面積1515畝,配套服務完善,具有專用遊客接待中心,設有醫務室、警務室、停車場,提供導遊員、旅遊商品、郵政等服務。
仙月湖風景區
位於昌樂縣西南部與臨朐縣的交界處,是國家AA級旅遊景區,被水利部命名為「國家水利風景區」,總庫容1.45億立方米,常有水面9.9平方公里,湖內魚類資源豐富,大壩周圍綠林成蔭,水質無污染,與沂山及本縣內的藍寶石、古火山口、山旺化石等旅遊資源形成較好的配比和組合關係。[9]
特產
昌樂西瓜
昌樂西瓜已有200年栽培歷史,清嘉慶版《昌樂縣誌》即有西瓜種植的記載。適宜的氣候和富含氮、磷、鉀的沙質土壤,造就了昌樂西瓜以「早、大、甜」特點聞名於世。
藍寶石
昌樂藍寶石由1800萬年前的火山噴發而形成。其原生礦體主要是鹼性橄欖玄武岩。昌樂所產寶石有晶體顆粒大、晶體完整、顏色純正、雙色性強、純淨度高、裂絮少、特異寶石多、出成率高等特點。
木魚石
昌樂木魚石形成於數千萬年至上億年前,富含偏硅酸、鍶、鉬、鋰、鎵、鋅、硒等10多種元素。昌樂木魚石具有空腔環帶結構的鐵泥質、鐵錳質分泌體,形狀大小不一,外表多呈土褐色、橙黃色、紫紅色,內壁多呈土黃色,空腔內有的為液體,有的有核,成卵形或粉末狀,用手搖動能發出響聲,因此被人們稱之為「會唱歌的石頭」。[10]
人物
古代
徐幹(170-217),漢魏間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偉長,北海郡(今山東昌樂附近)人。少年勤學,潛心典籍。
王鎮惡(373~418),東晉名將。北海劇(今山東昌樂西)人。
王昕,生年不詳,字元景,北海劇(今山東昌樂西)人,卒於北齊文宣帝天保十年。
李成(919-967)中國五代及北宋畫家。字咸熙。原籍長安(今陝西西安),先世系唐宗室,祖父李鼎。
韓熙載(902-970),字叔言,五代十國南唐官吏,青州(今昌樂)人。後唐同光進士。因父被李嗣源所殺而奔吳。南唐李升時,任秘書郎,輔太子於東宮。李璟即位,遷吏部員外郎,史館修撰,兼太常博士,拜中書舍人。
趙池(生卒年不詳),明後期官員,昌樂人。1568年(隆慶二年)舉進士,為行人,繼為御史。後出為汝南知府,以病乞休。
閻循琦(1711-1776),字景韓,號瑋庭,清乾隆時期大臣,昌樂縣河頭鄉黎家村人。出身官宦世家,自幼隨父宦居各地,讀書能見其大,為文亮拔至深。
閻循觀(1724-1771),字懷庭,山東昌樂人。清代著名理學家、教育家、詩人。乾隆七年(1742),閻循觀年僅十八歲就考中舉人,後講學於麓台書院。
當代
吳愛英,女,漢族,1951年12月生,山東昌樂人,1970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3年8月參加工作,中央黨校研究生學歷。現任司法部部長、黨組書記;中共十四、十五、十六大、十七大代表;中共第十四、十五、十六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七屆中央委員;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原司法部部長。
李鴻忠,男,漢族,1956年8月生,山東昌樂人,1976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5年8月參加工作,吉林大學歷史系歷史學專業畢業。大學學歷。現任中共湖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王天普,山東昌樂人,1962年生,1985年7月青島科技大學基本有機化工專業大學本科畢業;1996年7月大連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2003年8月浙江大學化學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在2006年5月當選為中國石化第三屆董事會執行董事,並任中國石化總裁。
王國華,山東昌樂人,早先在內地從事教育、出版工作,1992年任香港《大公報》社長。曾任第八、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慶祝香港回歸籌備委員會委員。為十一屆中國政協委員。[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