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易水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易水歌

作者高漸離

年代前秦

出 處 :《史記

體 裁

《易水歌》一作《渡易水歌》,是戰國時期荊軻將要去往秦國刺殺秦王,在易水餞別之際高漸離為他的好友荊軻所作的一首詩辭。被記錄入到《史記·刺客列傳》和《戰國策·燕策三》裡面。

這首辭前句通過描寫秋風蕭瑟、易水寒冽,一上一下極天地愁慘之狀,渲染了蒼涼悲壯的肅殺氣氛,滲透出歌者激越澎湃的感情。後句表現主人公大義凜然、義無反顧、抱定必死決心深入虎穴的獻身精神。全辭語言簡潔、直白,情景交融。

一段唱畢,只聽見荊軻仰頭長嘆一聲,天空中居然出現一道七彩虹。高漸離趁勢變了一個調,樂音顯得更為激昂,荊軻繼而唱道:探虎穴兮入蛟宮,仰天呼氣兮成白虹。太子丹最後被徹底地感動了,跪在地上向荊軻敬了一杯酒。

提要

戰國後期,秦國國富兵強,自公元前230年始,相繼攻韓,克趙,擊魏,破楚,弱小的燕國危在旦夕。燕太子丹以為只要殺了秦王嬴政,就可以解決這個難題,所以他到處物色可以派去刺殺秦王嬴政的人,終於找到了一個名叫荊軻的勇士。

公元前228年,秦軍攻破趙國,迫臨燕境。

太子丹就要實施自己的暗殺計劃,於是找荊軻商量,荊軻說刺殺秦王需要先向秦王獻樊於期的頭,說:「那叫我怎麼忍心呢?」

荊軻於是自己去找樊於期,對他說:「秦王殺了將軍的父母宗族,將軍不是渴望早日報仇嗎?如今我準備去刺殺秦王,想借將軍的頭獻上,好接近了他動手,不知將軍意下如何?」

樊於期說:「我日日夜夜想着報仇,一顆心都快煎熬得爛了,今天方才得到你的開導!」說完便拔出寶劍自己抹了脖子。

太子丹聽說樊於期自殺,哭了一場,用木盒盛上人頭,把它和燕國南部的地圖一起交給荊軻,並找來一個勇士秦舞陽,叫他擔任荊軻的助手。

臨行這一天,荊軻因為等一個住得較遠的朋友,想同他一起去,遲遲沒有出發。太子丹疑心荊軻後悔了,問他:「太陽已經下山了,你有動身的意思麼?」荊軻說:「我不過在等一個朋友,既然你這麼說,那就分手吧!」

太子丹等人知道荊軻不可能活着回來,都穿着白衣服到易水邊為他餞行。他的朋友高漸離擊築(古代樂器),高漸離慷慨高歌,歌聲悲壯激昂,他唱道:「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聽着這歌聲,在場的人無不潸然淚下。

唱完歌,荊軻跳上車子走了,連頭都不回過來看一看。他果然再也沒有回來,後來知道荊軻被秦王用劍砍倒,死在秦廷。這也是歷史上著名的荊軻刺秦

原文

《易水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探虎穴兮入蛟宮,仰天呼氣兮成白虹。」

譯文

風蕭蕭地響把易水岸邊吹得很冷,壯士去了就再也不回來了。刺殺秦王就像是到虎穴到龍宮一樣危險啊,但是我們的英雄英勇的氣概,連仰天吐氣都能形成白虹。[1]

作品鑑賞

這是一個身赴虎穴,自知不能生還的壯士的慷慨悲歌。

全詩僅兩句。第一句寫臨別時的環境,蕭瑟的秋風,寒冽的易水,一派悲壯蒼涼的氣氛。景物描寫中滲透着歌者的感情。第二句表現了英雄赴難義無反顧的獻身精神。 這首詩語言十分平易、簡練,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中國古代詩歌中的一曲絕唱。

荊軻以此得名,而短短的兩句詩乃永垂於千古。在詩里表現雄壯的情緒之難,在於令人心悅誠服,而不在囂張誇大;在能表現出那暫時感情的後面蘊藏着的更永久普遍的情操,而不在那一時的衝動。大約悲壯之辭往往易於感情用事,而人在感情之下便難於辨別真偽,於是字裡行間不但欺騙了別人,而且欺騙了自己。許多一時興高采烈的作品,事後自己讀起來也覺得索然無味,正是那表現欺騙了自己的緣故。《易水歌》以輕輕二句遂為千古絕唱,我們讀到它時,何嘗一定要有荊軻的身世。這正是藝術的普遍性,它超越了時間與空間而訴之於那永久的情操。

對荊軻的行為,自古以來評價不一。有人說荊軻是捨生取義的壯士,有人說他是微不足道的亡命徒,還有人說他是中國古代的恐怖分子。

視頻

易水歌

參考資料

  1. 易水歌,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