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星湖(廣東省肇慶市星湖),位於廣東省肇慶市端州區。因湖、岩交錯,點綴如星,故名。星湖之名始於明崇禎九年(1636)石室摩崖石刻《星岩歌》。曾稱瀝湖,意為「西江餘瀝」。1955年冬始辟成湖,面積6.5平方公里,蓄水量1250萬立方米。湖中修有20餘公里的長堤,各湖之間有湖堤隔開,將湖分為中心湖、波海湖、東湖、紅蓮湖、青蓮湖和里湖等六部分。
簡介
湖濱有7座石灰岩山,稱七星岩。以湖岩石洞取勝,在山崖湖堤間建有亭台樓閣40餘座,各湖之間有堤橋相連。銀湖黛峰,林蔭覆道,碧水波光,垂虹弄影,景色優美,有「桂林之山,杭州之水」的美譽。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
地理概述
一般認為,七星岩是史前時代的普通山嶽被西江沖刷露出內部石灰岩部分再形成的喀斯特地形。七星岩原位於西江邊上,西江古河道出三榕峽後分兩支,北支從七星岩南面經過,即今天見到的七星岩湖區。北支大約在唐末淤塞。宋朝後人類有意識造堤,使得北支恢復不可能,而形成「瀝湖」。[1]這條古河道大致走向在清光緒年間的《肇慶府署基圍圖》依然可以看見。西面大致從今天的睦崗開始,稱為「瀝基」。經今天的國際酒店(清稱泥湖塘),七星岩湖區,大沖,一路向東,再在今天的鼎湖和西江會合。唐以前稱高要是「兩水夾洲」,稱北嶺山、羚羊山形成的峽為「西峽」或「旱峽」。今天這個路線依然留下眾多魚塘、沼澤。
風景名勝區
星湖風景名勝區,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分為七星岩和鼎湖山兩個片區,總面積19.527平方公里。其中七星岩片區有七星岩、星湖國家濕地公園,星湖綠道。鼎湖山片區有鼎湖山。2020年被評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2]。
七星岩片區
被譽為「人間仙境」「嶺南第一奇觀」,總面積8.227平方公里,屬於喀斯特地貌。以峰林、溶洞、湖泊、碑刻、道觀為主要景觀,景色優美,自隋唐以來便是旅遊勝地。景區由星湖及閬風岩、玉屏岩、石室岩、天柱岩、蟾蜍岩、仙掌岩、阿坡岩七座石灰岩山峰組成,有「五湖、六崗、七岩、八洞」之稱。傳說七星岩的七座山峰是女媧補天時留下的七塊靈石。廣東省綠道1號線的起點就在星湖的北岸。其中的七星岩摩崖石刻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鼎湖山片區
有「北回歸線上的綠洲」、「活的自然博物館」、「天然大氧吧」美譽之稱。面積11.3平方公里,為原始次生林,植被豐富,以森林、瀑布為主要景觀特色。是我國第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與生物圈」定位研究站。
星湖國家濕地公園
有「中國最美的濕地公園」之一美稱,位於七星岩景區內,以岩溶、湖泊、淺灘構成,成為肇慶的城市之腎。它以仙女湖為核心區,火烈鳥島、丹頂鶴島、野生鷺鳥島等20多個小島如珍珠般灑落在清澈的湖面上。火烈鳥、蒼鷺等163種鳥類棲息其中,棲息北方的丹頂鶴成功到此落地生根,成為中國南方數量最多的丹頂鶴野外繁育基地。「臥佛含丹」、夏至「立竿無影」、冬至「月亮垂照」等天象奇觀匯聚其中,2015年被評為「中國最美的濕地公園」之一。[3]
星湖綠道
獲得「中國最美的綠道」美譽。是廣東綠道1號線的起點部分,始於肇慶波海公園,環繞着「嶺南第一奇觀」七星岩景區,串聯波海公園、伴月湖公園、星湖灣公園、牌坊公園和七星岩牌坊廣場、東門廣場和北門廣場,全長約20公里。綠道兩旁綠樹成蔭,花團錦簇,景色如畫,漫步其中,可觀賞到舟揖點點、鶴鳥飛翔、臥佛含丹等經典美景。
參考文獻
- ↑ 肇慶文史. 西江旱峽水道淤堵與景福圍成堤初探.
- ↑ 文化和旅遊部關於確定22家旅遊景區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的公告. zwgk.mct.gov.cn. [2020-01-26].
- ↑ 星湖風景名勝區概況. [202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