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晋阳古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晋阳古城太原故城,始建于春秋周敬王二十三年(前497),焚毁于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79),最早见于《左传》鲁定公十三年“秋,赵鞅入于晋阳以叛”。历史上晋阳城军政地位特殊,曾作为赵国初都、汉晋干城、东魏霸府、北齐别都、盛唐北京而享誉江河南北。晋阳古城遗址位于晋源区太原东西两山之间的广大地区,面积约合200平方公里,由城池遗址、古墓葬遗址、宗教祭祀遗址组成。城池遗址东西宽4750米,南北长3750米,面积约20平方公里。

中文名:晋阳古城

所在地:山西太原

建造时间:前497年

损毁时间:979年

面 积:200平方公里

保护等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简介

晋阳,太原故城,始建于春秋周敬王二十三年(前497),焚毁于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79),最早见于《左传》鲁定公十三年“秋,赵鞅入于晋阳以叛”。历史上晋阳城军政地位特殊,曾作为赵国初都、汉晋干城、东魏霸府、北齐别都、盛唐北京而享誉江河南北。在民族发展史中,晋阳城是中原农耕与北方游牧文化交流、融合的纽带和舞台,也是各族人民长期共同生活谋求发展的和睦家园。如今,这座淹没于绿野村庄之下的家园城市,其遗址别样的沧桑姿容依然迸发着瑰丽色彩。

晋阳古城遗址位于晋源区太原东西两山之间的广大地区,面积约合200平方公里,由城池遗址、古墓葬遗址、宗教祭祀遗址组成。城池遗址东西宽4750米,南北长3750米,面积约20平方公里。城址四至:西界罗城村至南城角村一线,北界罗城村至庞家寨村,东界庞家寨村至南一线,南界南城角村至南、北瓦窑村一线。地面现存遗迹有西墙残垣、西南城角、宫城基址及城址腹地的古村落。而城池西、东两翼的山前坡地枕山际水、土层深厚,则是晋阳城各历史时期的古墓葬遗址分布区。城池遗址西侧的吕梁山余脉蜿蜒高耸、风清气爽,山体一线凿建的众多石窟造像和寺庙禅院则是晋阳城的宗教祭祀区。《北齐书》记载开凿蒙山大佛盛况空前“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燃灯万盆,光照宫中”,“宫”当指晋阳宫、大明宫等殿堂建筑。龙山童子寺现存北齐燃灯石塔一盏,想必灯影摇曳的也是晋阳城的宫阙楼苑。开化寺沟山行路转、溪流潺潺,现仍存留两座御驾石桥。而风峪沟深处的苍翠峰岭间也是皇家寺院所在,2008年文物部门有幸在太山龙泉寺发掘到一处唐代大型塔基,使塔基下佛舍利五重宝函昭然出土。这些遗存不仅说明佛教文化在太原地区的绵延发展,也印证了唐代晋阳城号为“北都”、“北京”的史实。城池、墓葬和宗教祭祀遗存共同构成晋阳古城遗址宏大的空间格局。晋阳古城地下丰富的遗存可以和著名的“庞贝城”相媲美。据专家介绍,晋阳古城遗址是中国盛唐时期三大都城(长安为西京,洛阳东京,晋阳为北京)之一的北京遗址,被誉为中国的“庞贝城”(意大利著名古城遗址)。“晋阳古城遗址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镇古城营村附近,始建于春秋中晚期(公元前497年),历经秦汉、三国、南北朝、隋唐、五代,于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毁于战火。晋阳古城自创建以来,曾为战国时期赵国都城,是中国古代北方著名的大都会。

晋阳古城东西长约4500米,方位为北偏东18°,1962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晋阳古城遗址发现数段城墙和三座小城遗址。还发现建筑基础、砖瓦、琉璃构件和石刻造像。在古城附近发现有一些重要的古墓葬。在城址的西部地区还发现有天龙山石窟、蒙山大佛、童子寺等六朝、隋唐时期的石窟遗存。在古城营村内还保存有创建于隋唐、明代重修的惠明寺塔和金代创建、明清重修的九龙庙等建筑。”

文化发展

古晋阳是我国历史上负有盛名的一个城市,它的遗址在山西太原市西南原晋阳县。历代有许多英雄人物在这里活动过,有许多可歌可泣的事情在这里发生过。据史料记载,它从春秋时赵简子的家臣董安于筑城开始。后来知、韩、魏三家联军围攻赵襄子时,曾引晋水灌过晋阳(见史纪赵世家),在这次战役中知伯死,于是奠定了韩、赵、魏瓜分晋国的基础。西晋末并州刺史刘琨也曾在这里筑过并州城,并据此城抗拒匈奴。进行过激烈的战争。读史方舆记要称:“都邑记:太原旧城,晋并州刺史刘琨筑,高四丈,周二十七里。城中又有三城,一曰大明城,古晋阳城也,左氏谓董安于所筑……。高齐于此置大明宫,因名大明城……。晋阳宫西南有小城,内有殿,号大明宫。又一城南面因大明城,西面连仓城,北面因州城,东魏静帝武定三年于此置晋阳宫,隋又更名新城。又一城,东南连新城,西北面因州城,隋开皇十六年筑,今名仓城。高四女,周八里……。”唐会要:“旧太原都城左汾右晋,潜邱在中,长四千三百二十一步,广二千一百二十二步,周万五千一百五十三步。宫城在都城西北即晋阳宫也。隋大业三年……诏营晋阳宫,高祖起晋阳故宫,仍隋不废其城,周二千五百二十步。汾东曰东城,贞观十二年长史李绩所筑,两城间曰中城,武后筑以合东城。崔神庆传:武后擢神庆为并州长史,初,州隔汾为东西二城,神庆跨水连堞合而一之……”。“晋祠”在唐代正是太原城的西郊,李白诗:“闲来走马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即是证明。直到北宋初,太宗平北汉时,才将整个晋阳城毁掉。从以上这些史料中看,晋阳古城具有三个特点:第一是使用的时间长,从春秋时周敬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90多年)到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宋太宗平北汉止,其间一千四百七十余年中未曾间断。历代均为繁华城市。第二是情况复杂,历代都有修建、新建、扩建的措施。从史料上看大大小小就有七个城廓,虽然晋阳城的位置变动不大,但某一些城址不一定历代都全部使用过,有兴有废。第三,晋阳城不是逐渐荒废而是遭到战争水火突然毁灭的,因之地下所保存的文化资料可能很丰富。

过去对晋阳古城只有历史记载和一般传说,没有作过正式勘查工作。为了配合侯马晋国新田古城遗址的发掘与研究工作,必须对山西省范围内有关东周时期的古城遗址作较系统的勘察,所以我们于1961年6月对晋阳古城遗址作了初步的勘察,并由河北省文物工作队马尚柱同志担任钻探工作。勘察工作虽然时间很短,但是收获不小,不只找到东周时期的古城址,而且找到了这个古城的范围。另一方面由于时间的仓促对古城范围内的一些小城址,未能系统的进行工作,所以对这个古城历代的使用情况,还须作进一步细致的了解。

勘察开始时,我们了解了当地有历史意义的村庄,并访问了当地群众。然后从晋源县西南一公里的“南城角”村开始。在这村的二郎庙下面,发现一段古城遗迹,通过钻探,证明了“南城角”村的整个村址大都坐落在古城墙上面,“南城角”村为“L”字形,实际是依古城西南城角之势建成的,古城偏东18度,由于夯土坚硬干燥,地势较高,适于居住,所以这个村子便建筑在古城墙基之上。二郎庙下面的一段城墙正是古城的南墙,南墙西段从西南城角开始向东延伸,到600多米处,由于地势逐渐低洼,多年来即为稻田与汾河水所浸,帮地下再找不到夯土痕迹。古城南墙东西残长626.4米,宽30米,夯土坚硬,土质细,呈紫红色,厚17厘米,夯窝直径为4——5厘米。

古城的西墙地上已所存不多,即用探铲由西向北追踪探寻,发现地下城基夯土绵延,与地上的残城相衔接。至古城营的西面(距古城营村1300米),有一段西城墙高出地表约7米,残长约900米,其北端(西北城角)至西南城角约长2700米,就是西城的全部长度。城西北角今为一南北水渠所穿毁,在断面上有许多穿杆孔痕迹。同时在夯土中发现木柱灰和木柱下面的础石,础石方约40厘米。夯土质地、颜色和夯法与古城南墙相同。在城墙拐角地方的夯土中,发现穿杆孔的方向渐由东西折转为南北的现象。这在城墙的建筑上也说明古城已折转向东去,这里正是古城的西北城角。向东折转之城墙即为古城的北墙,但在地面上保存已不多了,经钻探仍发现有夯土痕迹,续向东行。当时由于稻田泥泞未能再向东探索,只好留待下一步作补充工作。但从以上的资料和“东城角”村(实际上是东北城角)的方位来看,这座古城南北长约4500米。这样就把晋阳县、晋阳堡、古城营村的一半和古城营村附近古城遗址完全包括了进去,根据夯土的质地、色泽和夯法,我们认为这座古城是东周时期的遗址,和“候马牛村古城”的情况有些相似,和邯郸、监淄、燕下都的古城情况亦有共同之点,因之有理由设想这座古城正是东周时期的古晋阳城。

我们又勘察了和这个古城有关系的三个古城遗址,第一个是“罗城”,位于“罗城村”的东南方向,群众称“罗城”,并传说是北汉刘致远的城。西墙长约1000米,其南端到古晋阳城的西北角处,其南端到古晋阳城的西墙相衔接,其北入于沙河转而东去为罗城的一段北墙,残长约150米,宽20米,罗城的西北角正在罗城村东南的沙河里,方向与古晋阳城相同,但夯土中掺有沙子,质地较松,夯土厚13——15厘米,大窝夯。这些情况都说明“罗城”建筑的时代比晋阳要晚,而且在夯土中发现了一片西汉晚期细绳纹陶片,估计城的建筑年代可能在汉晋之间。

第二个城址是在晋阳古城的西墙内,晋源县西北。在距西南城角1500米处发现了一段东西残长约220米的古城墙遗迹,偏东18度,高约7米左右,夯土为平夯法,土质松散,夯土中瓦片很多,在这段古城上和附近,采集到唐代的莲花纹瓦当和破碎的绳纹砖块。从迹象上看,这段城墙较以上两城的建筑年代更晚,而且修补的痕迹很多,未能断定它的建筑时代。因时间仓促,也未对这一古城进行探索。

第三个古城址,是古晋阳城内“古城营村”西面的古城,传说这个城叫“大明城”,是由于北齐的大明殿而得名,亦即是春秋时赵简子的家臣董安于所建的古晋阳城。古城的西墙和南墙的一段在地面上很清楚。群众把这个城叫“内城”,而把古晋阳城的一段西墙叫作“外城”。经过勘察,其北墙东西长约300米,宽18米,偏东6度。夯土厚20厘米,为平夯法,西墙南北长400米,从夯土情况判断,其建筑时间比“古晋阳城”、“罗城”都晚,比晋源县西北面的一段古城残墙要早。

在遗址的断代上,我们认为古晋阳城是东周时代的,很可能就是智伯瑶决水灌的晋阳城。古城的南部(现今晋源城以南一带),因地势关系被毁严重,故遗迹、遗物不易找寻。古城中部(包括个晋源城及其以西地区与古城营附近的两处古城在内)遗址的变化很大。从遗物上看,有汉代陶片和唐代的遗物。从城址看,古城营的古城我们认为是北齐到隋唐时代的,此古城的根基也可能还早于北齐。又上述的第二个古城址,也不会晚于宋代。如此说来,这块地方至少是北齐、隋、唐一直到宋的城址。这个城址各代都有变动,所以地上遗物的紊乱是可以理解的,也不是一时所能搞清楚的。罗城似乎比较简单些,它的南城墙是借用的古晋阳城的北城墙,当时古城营一带地方,也许有原来“古晋阳城”的部分宫院、城阙还被使用着。由城墙的包含物等推测,此城的使用年代应该是由东汉到魏晋,传说其为刘琨的并州城,从时代上看是很可能的。另外整个古城东部位于汾河河滩上,由于历年汾河冲涮淤积,可能已被破坏湮没而不易寻找了。

最后,通过这次调查,再一次使我们了解到一个古城址是很复杂的,仅就城墙而论,虽然它是联接的,但时代或许很不一致。因为后代常常借用前代的城墙,或加以裁截和修补而利用,甚至有的只利用了前代的城墙基础。

因为我们勘察工作的时间很短,又没有进行发掘,掌握的材料很少,所以上述看法一定会有许多错误之处。

历史兴衰

晋阳

“晋阳”之名久矣。据《世本》记载,相传夏禹曾初都晋阳,后迁平阳(今山西临汾)、安邑(今山西夏县)。“晋阳”是春秋晋国赵氏家族的封地。赵氏始于周穆王时期,造父受封于今山西省洪洞县赵城,以食邑赵为氏。赵氏传到春秋时的赵夙开始仕晋,为献公之御。公元前661年,以功受封耿大夫。其子赵衰,随晋文公重耳在外流亡19年。晋文公归国执政后,赵衰任上军佐,赵氏开始入卿之列。从此,赵盾、赵朔、赵武、赵成、赵简子、赵襄子等七世,均为晋国执政卿,历文公、襄公、灵公等十一公,前后执掌晋国政事达180多年。我们所讲的晋阳城,是指晋定公时期执政的正卿赵鞅(简子)于春秋晚期,即公元前500年——公元前497年建筑的晋阳城(今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古城营村一带),到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宋灭北汉,晋阳城被毁,历时1500多年。晋阳城是我国著名的古都之一,城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灭知伯后,晋公室已名存实亡,三家分晋已成定局,晋阳开始成为赵国的初都。这时,赵简子已不在世,由其次子赵毋恤(襄子)继承卿位。赵国在晋阳建都53年,后迁中牟(今河南鹤壁)、邯郸(今河北邯郸)。之后,晋阳城先后为秦太原郡(秦襄王三年置、“太原”之名始于此),西汉韩国、代国、并州刺史部(汉武帝时置,太原称“并州”始于此),三国魏与西晋太原国,后赵太原郡、并州刺史,北魏、东西魏太原郡,北齐别都,隋代太原郡,唐代北都(北京),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后晋、后汉、北汉等国(郡)的治所或发迹处。

晋阳在历史上曾发生过许多重大事件,如著名的韩、赵、魏灭知伯的“晋阳之战”,导致三家分晋,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线;汉文帝刘恒“龙潜”晋阳16年;高欢以晋阳为基地,征战四方,创建北齐政权;李渊、李世民父子晋阳起兵,建立大唐。晋阳无论在政治或军事战略上,都在我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董安于筑晋阳城

晋阳城所在的太原盆地四面环山,中间低平,汾河贯中而过,土地肥沃,人口集中,经济发达,是理想的城建之所[1] 。其北缘有一大型湖泊,方圆20余里,名叫“晋泽”。还有晋水(晋祠之水)与汾水交汇,晋阳城就位于这个交汇处。

晋定公十二年(公元前500年),赵简子命家臣董安于(时任晋阳宰)、尹铎主持,当地头人王成为总管,开始修筑晋阳城,至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7年)竣工,历时三年。城周长4里,青石砌基,夹版夯土筑墙,墙内加荻、蒿、楚(类似芦苇、野草、荆条之类植物),使其坚固。墙基厚丈余,高4丈。城四周各开一门,青铜龙饰城门。城四周开挖壕沟,犹如一道护城屏障。城内有宫室、家庙、粮库等。宫室建筑的柱子均为铜铸(见《史记·赵世家》《战国策·赵策》)。晋阳城墙体内为什么要加荻、蒿、楚之类的植物?宫室柱子为什么要铜铸?一方面是为了坚固,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为了备战。当时晋国规定,卿大夫不允许拥有武器,否则,要犯灭族之罪。但为了防备不测,赵简子和他的家臣就想出了上述办法,一旦有人攻打晋阳,楚等荆条之类植物,可以做箭杆,铜柱溶化后可以做箭头。晋阳城先后在董安于、尹铎多年苦心经营下,变成了赵氏稳固的根据地。

晋阳城修筑后,在三家分晋前的40多年中,发生过两次大的战争。第一次是城建成后的当年,赵简子命邯郸大夫赵午将他征伐卫国时,卫国进贡晋国的500名奴隶由邯郸迁往晋阳,赵午答应,但很快又反悔,被赵简子捕到晋阳杀害。赵午之子赵稷伙同他的舅父中行氏(寅)及中行氏的姻亲范氏(吉射)发兵围攻赵简子在国都“绛”(即“新田”,今山西侯马市)的官邸,赵简子被迫北走晋阳。于是晋卿魏、韩、知氏三家联兵抗拒范、中行氏,复请赵简子回“绛”执政。《史记·赵世家》记载这个事件时说:“孔子闻赵简子不请晋君而执邯郸午保晋阳,故书《春秋》曰:‘赵鞅以晋阳畔(叛)”。后来把这个记载作为晋阳城创建年代的依据。

晋阳第二次之战,发生在晋出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53年)。这时赵简子已不在世,其次子赵襄子列为卿,晋国由知伯执政。据《战国策·赵策》记载,知伯向韩、魏两家各要“万家之邑”地,两家如数给了他。又派人向赵襄子要蔺、皋狼之地(均在今山西离石境内),襄子不给。于是知伯勾结韩康子、魏桓子攻打晋阳。知伯攻城三月不下,又从晋祠悬瓮山下开渠(今知伯渠),引晋水(一说汾水或汾、晋二水)灌晋阳,“城不浸者三版”。就是说,水淹城墙只留下上面的三版了,城墙也不倒塌,可见晋阳城的坚固。知伯攻打晋阳三年也没攻破,但也使得“城中巢居而处,悬釜而饮,财食将尽,士卒病羸”。这时,赵襄子有些动摇,“欲以城下”,问他的谋士张孟谈该如何办?张孟谈说:“臣闻之,亡不能存,危不能安”,他愿去见韩、魏,说服他们倒戈。于是张孟谈潜行出城,游说韩、魏,申明“唇亡齿寒”的历史教训。韩、魏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同意反戈,共灭知氏。按照约定,先杀了知伯守堤的士卒,毁堤决水反灌知伯军营地,造成知军大乱,韩、魏军从两翼包抄夹击,大败知伯军。知氏从此而亡,韩、赵、魏三家尽分其地。

晋阳城的续建与被毁

晋阳城经过“晋阳之战”三年的水浸,到西晋时的700余年间,城池已严重毁坏,西晋进行了建城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修缮和扩建。《读史方舆纪要·都邑记》:“太原旧城,晋并州刺史刘琨筑,高四丈,周二十七里。”修缮和扩建工程开始于西晋永嘉元年(307年),经一年的时间,工程告竣。扩建后的晋阳城,比原来“周四里”扩大了将近七倍。扩城之后,又开始“建府朝,造市狱”,在城中大兴土木。商贾得市,农人复耕,城中倒塌的衙署、寺庙、百姓住房都陆续得到修复重建,成为“鸡犬之音复相接矣”的都市。

北齐自神武帝高欢于北魏孝武帝太昌元年(532年)任命大丞相,在晋阳建大丞相府开始,历文宣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幼主高恒等七帝,共计45年的时间里,一直把晋阳作为高齐的根据地(别都)争夺天下。七位帝王,除武成帝外,有五位都即帝位于晋阳,一位崩于晋阳(高欢),可见晋阳在高齐时所处的重要地位。

高欢经营晋阳几十年,营建了不少宫室建筑,有的在历史上享有盛名。北魏太昌元年(532年),高欢在平定尔朱兆并州叛乱之后,“以晋阳四塞乃建大丞相府而定居焉”。这是高齐在晋阳建的第一座宫室。东魏武定三年(545年),“神武(高欢)请于并州置晋阳宫,以处配口”。晋阳宫后来陆续建有宣光殿、建始殿、嘉福殿、仁寿殿、德阳堂、宣德殿、圣寿殿、修文殿等,形成一个庞大的宫殿群。《新唐书·地理志二十九》记载:“晋阳宫,在都(唐代北都)之西北。宫城周二千五百二十步,崇四丈八尺。”北齐天统三年(567年),后主高纬在晋阳建大明殿(城)。天统五年(569年),高纬“诏以并州尚书省为大基圣寺,晋祠为大崇皇寺”。承光元年(577年),幼主高恒“又于晋阳起十二院,壮丽逾于邺下(北齐都城,今河北临漳县)。所爱不怕数毁而又复。夜则以火照作,寒则以汤为泥,百工困穷,无时休息。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燃油万盆,光照宫内。又为胡昭仪起大慈寺,未成,改为穆皇后大宝林寺。穷极工巧,运石填泉,劳资亿计,人牛死者不可胜纪。”(《北齐书》)

北齐在晋阳营建的宫室、雕像及十二院,除西山大佛尚残存有遗迹外,其他均荡然无存。西山大佛始凿于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二年(551年),完成于幼主高恒承光元年(577年),历时26年。像为坐姿,依山开凿,高约66米,比四川乐山大佛早162年,是世界上现存时代最早的石刻大佛。大佛所在地为太原西南蒙山开化寺。隋文帝时为大佛建阁,寺改额“净明”。唐武德三年(620年),高祖李渊巡幸晋阳,仍复名“开化寺”。显庆五年(660年),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巡幸晋阳时,赠一件硕大无比的袈裟。元末因战火,寺毁阁倾。之后,佛头风化脱落,从此大佛被湮没。

晋阳是李渊、李世民父子起兵反隋,建立大唐的策源地,他们登基后仍不忘晋阳的恩泽,不仅李渊李世民李治武则天李隆基等先后回晋阳“探视”,安抚晋阳起兵时的老部下或遗属,以及八十岁以上的老人,而且大规模营建晋阳城。同时,于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把晋阳定为北都,与国都西安、东都洛阳齐名。还把晋阳、太原二县列为“京六县”,提高其级别,直属京都管辖。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北京,上元二年(761年),唐肃宗复称北都。

唐贞观十一年(637年),由并州大都督长史李勣主持,在晋阳城的对岸,即汾河东岸建东城,南北长八里半,东西宽6里,与西岸晋阳城大小差不多。同时,因东城“赤井苦,不可饮,……李勣架汾(在汾水上筑渡漕)引晋水入东城,以甘民食,谓之晋渠”。(《新唐书·地理志二十九》)

武则天时,命并州刺史崔神庆在汾河上架桥建中城(《新唐书·地理志二十九》“北都”注释),将西岸的晋阳城与东岸李勣建的东城联结为一座大城,东西长12里,南北宽8里多,周长40多里。有城门24座。城内外有壮丽的宫殿、仓城、苑囿、柏堂、起义堂、受瑞坛、讲武台(飞阁)、宴宾厅、山亭等。有多处寺观宝塔。城中有供商家、作坊、居民等使用居住的“坊里”。汾水从城下穿过,可行舟捕鱼,一派繁荣景象。这是晋阳城扩展规模最大、最兴盛的时代。唐代灭亡后,原晋阳城的唐北都成为五代十国时期北汉的都城(十国中唯一在北方的国家),直至晋阳城被毁。

宋代建立后,吸取唐五代时的历史教训,下令摧毁一部分鞭长莫及的州郡城池和小国都,以防地方割据势力凭借险固卷土重来。五代后周及宋太祖赵匡胤曾数次攻打晋阳城,均未攻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再次“议征太原”,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太宗亲征太原,由检校太师曹彬、宣徽南院使潘美等从征。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夏州李继筠乞师所部助讨北汉。同年四月,岚州行营与北汉军交战,破之。当月,太宗赵光义到达太原,驻跸汾东行营,诏谕北汉主刘继元投降。刘不肯,督诸将发机石攻城。同年五月,攻打城西南,遂陷羊马城,浮获北汉宣徽使范超,斩于纛旗之下。当月又攻城西北,骑师郭万超投降。接着城被攻破,北汉平。太宗攻下晋阳城后,命祠部郎中刘保勋知太原府。将并州降为一般州,移治榆次县,改名新并州。赵光义作“平晋诗”。继而在晋阳城附近临时筑新城,将晋阳城内余民尽迁新城,然后放火烧毁了晋阳城。赵光义作“平晋记”,并将其行营改为平晋寺,将“平晋记”刻寺中。同时,谕旨《禁毁晋阳城诏》:“太原本维藩镇,盖以山川险固,城垒高深,致使奸臣贼子违天抗命,因其悖逆,诖误军民,今既荡平,议须更改,当令众庶,永保安宁。”(《宋会要辑稿》)晋阳城被火烧了,赵光义还不放心,又于第二年即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四月“壅汾河、晋祠水灌太原,堕其故城”。既火烧,又水灌,晋阳城就被彻底毁灭了。

潘美筑太原新城

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宣徽南院使、都部署判并州加同平章事潘美率部驻守太原城北三交镇(今太原尖草坪区十里铺),开始在唐明镇(今太原市区西南部)扩建太原新城。在旧街四周砌筑围墙,形成城中之城,当时称“子城”。子城中建有官衙、仓库、监狱等。并将在榆次的新并州移治唐明镇(《宋史·太宗本纪》)。官衙在子城中心的唐明镇后街,此处原有一座晋文公庙(今山西省人民政府驻地,即辛亥革命后的督军府)。新城中,故晋阳城著名的北齐十二院、唐代巨刹法相寺及商号、匠户等,先后得到恢复和重建。为了便于军事上的防御,街道修成了“丁”字街。

太原新城周长十里又二百七十步,筑四门,东门“朝曦”,西门“金肃”,南门“开远”,北门“怀德”。当时太原新城的大致范围是,东起今儿童公园(海子边)、桥头街、国师街一带,西至水西门,北起后小河,南达起凤街。即今日五一路以西、新建路以东、东西缉虎营街以南、迎泽大街以北这样一片地方。

明洪武九年(1376年),晋王朱棡(朱元璋三子)的岳父、永平侯谢成主持对太原城进行扩建,主要是在宋代城的基础上向东、南、北三面扩展。城墙夯筑,外包以砖石,环以大壕。城周长二十四里。正德、嘉靖年间,先后对城墙进行了加固修缮,将城墙加高加厚,高三丈五尺,厚二丈。周长仍为二十四里。开八门,东“宜春”“迎晖”;南“迎泽”“承恩”(民国元年改首义门);西“振武”“阜成”;北“镇远”“拱极”。城上四角建有角楼各一座、小楼九十二座、敌台三十二座,十分雄伟壮观。可惜,除“拱极”门及附近一段城墙已复建外,其它城池建筑均已不存在。

保护工作

历史上晋阳城建设经历了肇创和扩建阶段,至唐代形成“跨汾连堞”三城并举的大格局,因此晋阳城遗址层位叠压、遗存丰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物和历史价值,鉴于此,山西省政府、国务院分别于1965和2001年将该城址列为省级、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1999年太原市成立晋阳古城研究所以来,晋阳古城遗址各项工作进入了新阶段。结合国家大遗址保护的整体思路、文献记载和前人研究成果,古城研究所对城址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局部发掘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通过考古调查基本探明了城池遗址的四至范围、城建大致格局;通过对局部点位的发掘,廓清了古城营村的自北朝至明清堆积丰富的文化层面貌,了解了西城墙和西护城河的形制特征和时代属性;另外还通过小探沟发掘,由点及面地连缀了唐五代至北宋时期遗址地层里厚积的焚毁层,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晋阳城被火焚水淹的历史。随着各项田野考古工作的展开,古城址保护和规划工作也在陆续展开,2006年《太原市晋阳古城遗址保护管理条例》得以颁行。晋阳古城遗址是太原区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太原城建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更是全体市民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