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景泰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景泰藍

掐絲琺瑯,又名景泰藍,中國的著名特種工藝品之一。景泰藍與雕漆玉器象牙被稱為北京工藝品的四大名旦,她是工藝美術世界裡一顆璀璨的明珠。景泰藍以其悠久的歷史、典雅優美的造型、鮮艷奪目的色彩、華麗多姿的圖案、繁多的品種造型讓人讚嘆她那無可比擬的藝術魅力和光彩奪目的藝術形象。[1]

簡要介紹

掐絲琺瑯,其製作一般在金、銅胎上以金絲或銅絲掐出圖案,填上各種顏色的琺瑯 之後經焙燒、研磨、鍍金等多道工序而成。掐絲琺瑯有着五彩斑斕、華麗奪目的魅力,由於其在明代景泰年間獲得了史無前例的發展,又一般多外飾藍色釉料,故習稱景泰藍,當然它也有飾紅、淺綠、深綠、白、葡萄紫、翠藍等色。

歷史溯源

據考古發現,琺瑯器最早誕生於希臘希臘普魯斯島出土的公元前12世紀的六枚戒指和雙鷹權杖首,被公認為最原始的掐絲琺瑯。到了公元前5—6世紀又曾燒造琺瑯器;直到公元6世紀,希臘拜占廷的琺瑯工藝逐漸發展,後至公元10—13世紀初,掐絲琺瑯工藝極為興盛。在12世紀,掐絲琺瑯器由阿拉伯地區直接或間接傳入我國。

事實上,阿拉伯地區的掐絲琺瑯傳入我國,應分為兩個階段:先是由彼地製作的掐絲琺瑯器,經由東西貿易的興起,隨着一般番貨傳入我國;而後又由於蒙古人統治歐亞大陸,建立大元帝國,由於人種的遷徙與文化技藝頻繁的交流,掐絲琺瑯的製作技巧隨着西方藝人傳入我國。明初,掐絲琺瑯已經被某階層的人士使用,到了景泰年間,琺瑯工藝臻於鼎盛。[2]

歷史發展

元代

蒙古人重視工匠,在長期的征戰過程中搜虜被統治地區的工匠並廣設工場來發展元代的手工業,西元1219年成吉思汗攻擊大食國,每每攻下一城,往往僅保住工匠,余盡殲滅,並分遣工匠於諸隊、或賞其諸子諸妻諸將、或召赴蒙古營中工作、或遣送蒙古。元蒙統一全國後,隨着對外交流的增多,許多身懷絕技的工匠紛紛來到中國,阿拉伯工匠帶來了燒造掐絲琺瑯的技術和主要原料。史載蒙人合贊(1271~1306),在元成宗時期冊封為伊兒汗國中統治波斯一帶的呼羅珊汗,合贊除精通其蒙古母語之外,也略悉阿拉伯、波斯印度、中國、富浪等國語文,凡百工技藝,皆親手為之,製品尤較工匠為佳,又習知化學及一切較難藝術,如製作琺瑯、解化滑石、熔解水晶及凝縮、升華之術。在此不但可知琺瑯工藝在13世紀後期是屬「較難之藝術」,同時由高居可汗之尊的合贊也研習琺瑯製作技藝的事實,凸顯此項技藝已獲元人的重視。

當時的掐絲琺瑯器可能盡為皇家服務的,由於燒造技術的不成熟,故生產規模並不大,產品並不多。從現存的幾件元代掐絲琺瑯器來看,中國工匠在學習、掌握燒造琺瑯技術後,為符合中國統治者的審美趣味,生產出了具有民族風格的製品,但裝飾品方式仍保留着一些阿拉伯的藝術韻味。

明代

雖然明初掐絲琺瑯工藝已逐漸被朝廷重視,但是真正引起文人注意與仕宦商賈珍藏,已經是明代晚期的事了。因此,真正早期的器物傳世下多,工藝技法也不是十分成熟,掐絲粗細不勻,掐絲常高出胎面較多;胎體、釉層較為厚重。其品種也不多,器型尚不出《格古要論》中所載的「香爐、盒兒、盞子、花瓶之類」。當時的掐絲琺瑯器一般沒有錦地,常以番蓮紋、蓮瓣紋裝飾,色彩也較單調,沒有混合色,然在一葉片內往往施兩三種顏色。

到了15世紀以後,掐絲琺瑯工藝取得極大發展,不僅造型、品種、釉色都顯著增多,而且工藝技巧也明顯進步。現存的明代掐絲琺瑯器物大多為明代晚期的產品,其品種很多,有鼎彝等宗教禮儀用品,也有大量的日常生活用品,如花瓶、薰爐、燈台、盒、盤、碗、碟等。造型一般端莊古雅,紋飾繁縟豐富,有番蓮、饕餮、蕉葉、龍鳳、雲鶴、菊花、山水、樓閣、人物等。借鑑錦、玉、瓷、漆等工藝傳統手法,突出了勾邊填色的圖案程式。琺瑯顏色豐富,而且混和色種類多,有藍、紅、黃、綠、白、天藍、寶藍、雞血紅、葡萄紫、紫紅、翠藍等等,釉色變化多而艷麗。

清代

清初宮內設立琺瑯作,專門研發琺瑯器。康熙時期掐絲琺瑯的風格,沿襲明代規範,掐絲細密釉色不及。當時的琺瑯器製作一般參考瓷器,造型、紋飾多效法瓷器。由於康熙把目光轉移到畫琺瑯的新技術上,以致於忽略掐絲琺瑯的製作,故當時掐絲琺瑯數量並不多,而且品種單調,以小型器物為主,而且質量不佳。這種狀況一直延續至雍正時期,雖然雍正朝的琺瑯作曾重新研製掐絲琺瑯技術,但效果不佳,因此,掐絲琺瑯的生產一直未能全面恢復。目前落雍正款的掐絲琺瑯器,僅有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一件仿古豆形器。

只有到了乾隆時期,掐絲琺瑯工藝才全面興盛,並正式達到巔峰,並形成了內府造辦處、廣州、揚州、蘇州等幾個工藝中心。乾隆朝除了繼續仿製前朝的各種器皿外,還從事仿古銅器和宗教儀典方面所用的佛像、佛龕、佛塔、滿達、七珍八寶等供具之製作,更另闢蹊徑,燒制各種動物造型的實用兼陳設的器皿。一般日常生活用具,例如飲食用器、文房用具、日用的花瓶、花盆、轎瓶、香薰、臉盆、渾天儀、暖手爐、渣斗、鏡子、掛屏、燈座、帽架、魚缸、如意、齋戒牌、鼻煙壺、鐘錶、及翎管、班指、指甲套、髮簪等裝飾品等,不勝枚舉。其裝飾繁縟,紋樣採用傳統的螭龍、獸面、吉祥紋飾、蓮塘、山水、番蓮及蓮瓣、菊瓣和各種西洋式花朵。而且乾隆常把古代書畫名跡巧妙地運用到掐絲琺瑯的紋飾中,以追求繪畫藝術與琺瑯工藝的完美結合。掐絲的技術更為嫻熟,粗細均勻而流暢,色釉種類多樣,釉色艷麗、潔淨,但大多數缺透明溫潤的質感。同時結合鏨胎和畫琺瑯之製作技巧於一體,使掐絲琺瑯工藝之發展臻於極境。

乾隆以後,由於國勢逐漸衰落,掐絲琺瑯的製作也開始沒落,傳世的作品不多。清晚期的掐絲琺瑯器造型以瓶為主,式樣多有變化,但比例不是很協調。由於多藉助於機械成型,故器物胎體輕薄,掐絲線條流暢,但藝術品位明顯遜於乾隆琺瑯器。

有景泰藍

景泰藍是我國獨有的手工藝品,其市場收藏價值很高。眾所周知景泰藍主要是由紅銅製作。所以進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容易發生一些化學變化,因而由景泰藍的主要原料的特點來決定,因為主題是銅胎,銅是怕生鏽的,所以景泰藍首先要注重打蠟保養。

保養方法

景泰藍與普通的玉器、陶瓷等都不一樣,並非越摸越光潤,如果沒有好的保養方法或者是過多的摩擦,極有可能令其光澤大受影響,變得暗啞發灰,所以建議景泰藍收藏愛好者不宜過多撫摸把玩景泰藍製品,最好是把它存放於相對乾燥且溫差不過大的地方,且最好是其釉面進行打蠟養護。

還有便是景泰藍手鐲等金飾的話儘量避免酸,鹼等腐化性物品,不要戴着景泰藍手鐲等飾品沐浴,儘量避免飾品浸水,同時由於搪瓷釉料的玻璃性特質,要避免撞擊,因此,在撫玩時最好佩戴手套,不要直接上手。不乾淨的時候用水洗或濕布擦拭,不得碰觸酸鹼性或腐化性物質。應在乾燥狀態下用雞毛撣子拂去外貌塵土,然後用柔軟的純棉布或純毛面料舉行擦拭,最後噴灑蠟質光明劑,以保持它的亮麗和質感。

由於景泰藍產物都有銅胎,難以避免有的地方沒有上釉料或是鍍金不全,使得銅胎部門受潮,使得景泰藍產物的壽命大大降低。如果是大件景泰藍作品的話建議打蠟後調養,配飾品等的話可以常常用軟棉布擦拭。[3]

如何鑑賞

景泰藍又稱為掐絲琺瑯彩,因在我國明朝景泰年間興盛,又稱為景泰琺瑯或是景泰琅。

景泰藍作為一種美術工藝品,其製法即於銅器 表面上以各色琺瑯質塗成花紋,花紋的四周嵌以銅絲或金銀絲,再用高火度燒即成。這項工藝 始於明 代景泰,而且初創時只有藍色,所以叫景泰藍。現在雖然各色具備,然而仍然使用以前的名字。

因為景泰藍已變為一種工藝的名稱,而不是顏色 的名稱,據說景泰為宣德之子,宣德重視銅器以及鑄冶銅質,景泰在幼年期間耳濡目染,認識極詳,且嗜之極深,只是對於鑄煉方面,宣德已到達絕頂,沒有能力再求突破,就在顏色方面另別闢蹊徑,以圖出奇制勝。終於有景泰藍的創製。因為事先對顏色的籌謀極費苦心,所以在成功之後,也極端鍾愛,所有御用陳飾無不用景泰藍製作,種類之多不可屈數,凡瓷料所能制器無不盡有,成化時期 繼承遺業,未改遺風,仍努力燒制,所以景泰藍的器物 在景泰和成化兩朝最為常見。其後經歷弘治、正德、嘉靖、隆慶四朝,雖仍然燒制,可是都因循成規,虛應故事,在質量上都不能與景泰和成化年間媲美。萬曆以後,雖然偶然有燒制,並非象以前設官置廠視為例務,所以以後出品極少。終明代一世,都沒能復興。到清 朝乾隆時期,又開始燒制,且品類多,成績好,雖然不能和景泰、成化時期相比,但是比起弘正以後出品物絕不遜色。現今雖有康雍的器物出現,然而細細考究竟與乾隆所制器物沒有什麼不同,實際上是乾隆所制,刻康雍年款,卻不是康雍製作的。

大體上說,明代的景泰藍胎的銅質較好,多為紫銅胎,體略顯厚重,故造型 仿古的多,主要仿青銅所用的彩釉均為天然礦物質料,色彩深沉而逼真,紅像寶石紅,綠像松石綠。此時的絲掐得較粗,鍍金部分金水厚。彩釉上大多有砂眼。款有「大明景泰年制」或「景泰年制」,底款,邊款均有。

清代的景泰藍工藝比明代有提高,胎薄,掐絲細,彩釉也比明代要鮮艷,並且無砂眼,花紋圖案 繁複多樣,但不及明代的文飾生動,鍍金部分金水較薄,但金色很漂亮。

民國時期景泰藍總體水平不及前代,胎體薄,色彩鮮艷有浮感,做工較粗。這時只有「老天利」,「德興成」,製作的景泰藍工細,質量好。造型多仿古銅器,或仿乾隆時的精品,款,已都是刻款了。現在景泰藍的陳設品多,不做實用品。

現在的景泰藍工藝大有提高,造型多樣,紋飾品種繁多,已成為我們與國際友人和親朋好友互相往來的最佳禮品了。

景泰藍是一種瓷銅結合的獨特工藝品。製作景泰藍先要用紫銅製胎,接着工藝師在上面作畫,再用銅絲在銅胎上根據所畫的粘出圖案花紋,然後用色彩不同的琺瑯釉料鑲嵌在圖案中,最後再經反覆燒結,磨光鍍金而成。景泰藍的製作既運用了青銅和瓷器 工藝、又溶入了傳統手工繪畫 和雕刻技藝,堪稱中國傳統工藝的集大成者。[4]

製作工藝

掐絲琺瑯的製作大致可以分為7個步驟:制胎,即以紅銅板制出器形;掐絲,即將壓扁的銅絲依設計飾紋粘牢於胎體;燒焊,將其再次焊接牢實;點藍,依飾紋中顏色依次上釉彩,先點地,次點花,再點藍,後加亮白;燒藍,點一次藍即燒一次,重複多者可達3次;磨光,以細砂石、黃石及木炭分別逐次打磨光滑藍料與銅絲的粗糙處;鍍金,即拋光除銹的最後一道工序。可以說,掐絲琺瑯的製作工藝既運用了青銅工藝,又利用了瓷器工藝,同時又大量引進了傳統繪畫和雕刻技藝,堪稱中國傳統工藝的集大成者。

延伸閱讀

掐絲琺瑯業已具有相當規模,產品數量龐大,成為宮廷掐絲琺瑯生產的後備基地。清初產品單薄樸素,乾隆時期受宮廷掐絲琺瑯工藝的影響,風格近似宮廷。至光緒 (1875~1908) 時受到宮廷採辦和出口需要的刺激,北京民間琺瑯業得到進一步發展。光緒十年(1884)慈禧50壽辰,內務府大臣福焜等貢進的掐絲琺瑯鳳凰、壽桃等代表了北京掐絲琺瑯的水平和氣魄。

乾隆時有了很大發展,生產了大量瓶、罐、爐、燈、瓶等器,並貢進宮廷。其器形別出新意,圖案變化多端,琺瑯色調也偏冷,冷暖色調對比強烈,琺瑯氣孔較密,掐絲細勁流暢,與內廷掐絲琺瑯的藝術風格截然不同。揚州掐絲琺瑯還用於室內裝飾鑲嵌。收藏於故宮博物院的掐絲琺瑯器中,有一部分是18世紀揚州的兩淮鹽政貢品。揚州掐絲琺瑯

廣州掐絲琺瑯模仿北京景泰藍而又略有損益。有碗、盤、爐、盆、盒和嵌片等,特點是:掐絲生動,琺瑯鮮艷,地色稍深,用藍色地,掐絲回曲活潑,繁密緊湊,與北京掐絲琺瑯不同。它的盛期在乾隆時。[5]

類別介紹

一、銅(金、銀)胎掐絲琺瑯器

人們一般將銅胎掐絲琺瑯器稱為景泰藍,也有人稱之為金屬胎掐絲起線琺瑯器。這類製品,由於採用 銅絲掐花起線的方法,通常被稱作「銅胎掐絲琺瑯」,這是景泰藍的主導產品,市場上95%以上的景泰藍均為「銅胎掐絲琺瑯」,金、銀胎掐絲琺瑯由於胎體比較 貴重,市場需求也非常少,所以基本沒有生產廠家。

二、金屬鏨胎琺瑯器

金屬鏨胎琺瑯器亦稱「嵌琺瑯」,是將金屬雕鏨技法運用於琺瑯器的製作過程中。金屬雕鏨技法是古 代一種傳統的金屬器加工方法。遠在商周時期,當時的工匠已將這種技藝廣泛地運用到青銅器的裝飾上,製作出許多裝飾精美的青銅器工藝品。金屬鏨胎琺瑯器的制 作工藝,是在已製成的比較厚的銅胎上,依據紋樣設計的要求描繪出圖案的輪廓線,然後用金屬雕鏨技法,在圖案輪廓線以外的空白處進行雕鏨減地,使得紋樣輪廓 線凸起,再在凹下處施琺瑯釉料,經焙燒、磨光、鍍金而成。

三、金屬錘胎琺瑯器

金屬錘胎琺瑯器簡稱「錘胎琺瑯器」。按照圖案設計要求,在金、銅等金屬胎上錘出凹凸不平的圖案 花紋之後,再在花紋內點藍、燒藍、鍍金而成。琺瑯呈隱起效果,恰似在金碧輝煌的地子上鑲嵌的寶石,光彩奪目。錘胎琺瑯工藝多用於製造七珍八寶等供器。錘胎 琺瑯器和鏨胎琺瑯器的相同之處,都是在金屬胎上直接運用金屬加工工藝製作出凹凸的圖案輪廓線。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鏨胎起線的琺瑯器,是於金屬的表面施以 雕鏨減地的技法起了線來;而錘胎起線的琺瑯器,則是在金屬胎背面施以錘擊技法,使表面起出線來。

四、銅胎畫琺瑯器

銅胎畫琺瑯又稱「畫琺瑯」,俗稱「燒瓷」。製作工藝是先在銅胎上掛釉,再用釉色繪紋飾,經填彩 修飾後入爐燒結,最後鍍金而成。燒瓷工藝品一般有兩類,一種是在胎體上精雕細鏨或配上鏨雕耳子花活進行配飾,然後彩繪;另一種是在光胎上進行彩繪。前者屬 高檔工藝品,後者為普及品。畫琺瑯大約於17世紀初經歐洲傳入中國,主要流行於18世紀以後。現存最早的燒瓷製品是清康熙年間製作的《五福瓶》、《玉堂富 貴瓶》,造型精巧,色澤艷麗,描繪精細。清乾隆年間,在清宮供職的意大利畫家郎世寧曾指導宮廷燒瓷,用西洋畫法表現西洋和中國的景物,形成早期燒瓷彩繪中的「洋味兒」。

五、金屬胎露地琺瑯器

金屬胎露地琺瑯器俗稱「金地景泰藍」。金屬胎琺瑯製品,多採用紅銅製胎,這是由於紅銅軟,其延展性比較好,易成型,在制胎過程中不易開裂,且紅銅與釉料的附着力比較好的緣故。 傳世琺瑯製品中亦有用黃金為胎者,其釉料顯色比較鮮亮。有的作品只在輪廓線內填敷琺瑯釉料,輪廓線外則顯露金地,可謂燦爛輝煌。這類以金為胎的琺瑯製品數 量很少,多為18世紀以後的作品。後來流行的金地景泰藍,均彩用紅銅胎,掐絲輪廓線為雙線並行成紋樣,或輪廓線相銜接處交代明確清晰,只在輪廓線內點填釉色,其餘部位保留原胎形不點填釉色,待燒藍、磨光後,絲紋和原胎形露地處鍍上黃金。如金地《葫蘆瓶》、金地《獅頂罐》等,凡露地凹處鍍上金色,凸起處點填 有彩色釉色,效果似浮雕,金色與釉色相映生輝,別具一格。[6]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