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曲水亭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曲水亭街(Qushuiting Street/ Qushuiting St.)位於山東濟南市歷下區大明湖街道,是一條聞名中外的歷史文化特色老街。

簡介

曲水亭街連接大明湖、百花洲、王府池子、芙蓉街,文化氣息十分濃厚。北靠濟南天下第一泉風景區大明湖、南接西更道、東望德王府北門,西鄰濟南府學文廟。從珍珠泉和王府池子而來的泉水匯成河,與曲水亭街相依,一邊是青磚碎瓦的老屋,一邊是綠藻飄搖的清泉,臨泉人家在這裡淘米濯衣。曲水亭街依然完整地保留着《老殘遊記》中「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泉城風貌。曲水亭街,叫起來上口,聽起來順耳,極富文化韻味。

曲水亭街北起大明湖路,南經西更道街北口轉東止東更街北口,東臨百花洲,通後宰門街、小興隆街,西通泮壁街、轆轤把子街和湧泉胡同,北臨院后街,南臨珍珠泉賓館。門牌1-35號,2-20號。長530米,寬2.8米,瀝青路面。在小興隆街西口附近的河東岸,原有三間草房,名曲水亭,坐東朝西,房前屋後,小溪彎彎,流水潺潺,垂楊依依,亭門懸掛着鄭板橋撰寫的對聯:「三椽茅屋,兩道小橋,幾株垂柳,一灣流水」。街以亭而得名,亭以水而命名,水以曲而著稱。如此神韻,讓人感嘆。[1]

文化歷史

曲水亭和曲水亭街曾是文人薈萃之處,文人們在此下棋、聊天、品茶。古代文人每年農曆三月三相邀聚會於曲水河泮,把酒杯里盛上美酒,放在木質托盤中,讓酒杯順着彎曲小溪漂流,酒杯漂到誰的面前停住,誰便要飲酒賦詩。大書法家王羲之在《蘭亭集序》中所說的「引以流觴曲水」就是這個意思。

曲水亭街的記載可遠朔北魏,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一書中寫道:「歷祠下泉源競發,北流經歷城東又北,引水為流杯池,州僚賓宴公私多萃其上」。流杯池即今王府池子,池水北出,曲折東流是為曲水河。

舊時,每年農曆三月初三,各地文人墨客都要相邀聚會於此。在這一天人們要到水邊洗濯以消除不祥,文人稱此為「修禊」。「修禊」完畢後,宴會開席,文人便開始「曲水流觴」的詩酒盛會。用觴杯盛滿酒,放在托盤上,然後把托盤放在流杯池的水面上任其順流漂下,托盤漂至拐彎處,往往會停止不動,只要酒杯停下,坐在河邊的人就要端起酒杯,將酒一飲而盡,然後還需吟詩一首,如吟詩不佳,便會被罰酒。據說,這種曲水流觴盛會一直流行至清代。[2]

主要景點

曲水亭街小橋流水、垂楊依依、瀟灑雅致、景色宜人,街巷風貌、格局與建築具有鮮明特色,能體現濟南城市風貌或特徵。曲水亭街北靠大明湖,南接西更道,東望德王府北門,西鄰濟南府學、也就是文廟。當地百姓有所謂「芙蓉街,西奎文,曲水亭街後宰門」之說,一邊是青磚紅瓦的老屋,一邊是從容流過的清泉,臨街人家在這裡淘米、洗衣、使老街古舊中透出活力,沉靜中顯出生氣。清澈的泉水於院內、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經年不息,在家家戶戶的生活里淺吟低唱,使濟南這座北方古城擁有了些江南水鄉的明麗嫵媚。

路大荒故居

路大荒(1895——1972),原名鴻藻,字笠生。淄川人。著名蒲學專家。1895年出生於淄川縣菜園村,曾收集蒲松齡遺稿並編寫整理了《聊齋全集》和《蒲柳泉先生年譜》。一生學風嚴謹,為人正直。 位於天下第一泉風景區大明湖南門曲水亭街8號的路大荒故居,在這個地方,省立圖書館館長,第一個編寫《聊齋全集》的蒲學專家路大荒經常夜以繼日地工作,幾乎耗盡畢生精力來整理《聊齋全集》和《蒲柳泉先生年譜》,瓦和花稜子換掉了,庭院裡的小廂房也是後來蓋的。庭院門口的大門倒是還保留着原來的模樣。

1972年6月6日,路先生在濟南逝世,葬於郎茂山下。藏書家張景栻稱譽他說:「網羅三百載,集聊齋之大成」;梁漱溟則為其撰寫了墓志銘,盛讚他為「留仙知己,永垂竹帛」。[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