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曾卓(1922年3月5日-2002年4月10日),著名詩人。原名曾慶冠。筆名還有柳紅、馬萊、阿文、方寧、方萌、林薇等。原籍湖北黃陂,生於湖北武漢。祖籍黃陂,四歲時,被父親遭遺棄,曾卓隨母親和祖父母一起生活。母親的不幸,早早便給曾卓幼小的心靈蒙上陰影。6歲時上漢口「六小」解放前的漢口碼頭 ,開始接觸中外兒童讀物,小學期間在老師的幫助下發表了幾篇作品,從此對寫作產生了興趣並狂熱地喜愛文藝,加入了由高年級同學和進步青年組成的讀書會,正在興起的抗日救亡浪潮和魯迅的思想開始影響他。
1936年,年僅14歲的曾卓寫作了他的第一首詩《生活》,他在詩中寫道:「生活像一隻小船,航行在漫長的黑河。沒有槳也沒有舵,命運貼着大的漩渦。」
這一年他的詩歌創作進入了第一個高潮期,成為當時靳以編的進步刊物《文群》的經常投稿者,1940年加入全國文協,組織詩墾地社,編輯出版《詩墾地叢刊》。15歲時抗戰爆發,曾卓立刻被時代的洪流吸引住了。他參加讀書會,投入「一二九」運動的浪潮,成為武漢市「民族解放先鋒隊」的第一批成員。後被學校開除,被迫離開故鄉,又輾轉到重慶,一邊讀書,一邊參加抗日救亡運動。1943年入重慶中央大學歷史系學習。
曾卓在重慶的八年,有兩件事對他產生了終生影響。一是在戰火離亂之際,母親在敵人的鐵蹄蹂躪之下不知所終。母親遭逢的雙重不幸,使曾卓一生對母親充滿了懷念;而他的性格、情感也因之深受影響。一是在重慶結識了鄒荻帆、綠原、姚奔、史放、馮白魯等青年,自籌資金創辦了在時代特徵、藝術追求上都與胡風編的《七月》、《希望》相近的詩刊《詩墾地》,並在鄒荻帆陪同下兩次拜見胡風。「簡單的交往,幾乎影響了我一生」,這個影響,是使曾卓的詩歌創作擺脫了臧克家、何其芳的影響轉而深受艾青等「七月派」詩人的影響,同時接受了胡風的文藝思想,使他的詩風轉變,寫出了一些為時代而歌的優秀詩篇,如《門》、《來自草原的人》、《母親》、《鐵欄與火》、《有贈》等等。
1944至 1945年從事《詩文學》編輯工作[1]。
1947年畢業後回武漢為《大剛報》主編副刊。
1950年任教湖北省教育學院和武漢大學中文系,1952年任《長江日報》副社長,當選武漢市文聯、文協副主席。
1955年受胡風案牽連,被捕入獄。1957年因病保外就醫。1959年下放農村。1961年調任武漢人民藝術劇院編劇。1979年底平反,調回武漢市文聯工作。
2002年4月10日因病逝世,他臨終遺言是:「我愛你們,謝謝你們」,「這一切都很好,這一切都很美」,「我沒有被打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