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主义
本质主义(essentialism)是指认为事物均有其本质,可以通过现象的认识加以揭示的理论。[1]持该说者把对象的特性分为本质属性和偶有属性。本质是完全的理想形式,是不容怀疑地真实的,确切的,事物是理想形式的不完全模本,是可争议的,不真实的,不确切的。柏拉图在知识论中,把知识分为两个层次,一种是永远完全的不可见的抽象形式,即原型或本质,一种是可见的可感觉的事物。[2]
目录
基本简介
把反映了事物本质的知识称为真知识,其他都是伪知识、意见甚至谬误。
事物的唯一本质不能通过直观和自然观察来把握,只能通过概念的思辨和经验的证实取得。
一旦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就把握和占有了真理,从而控制事物为人类造福。
本体与本质不是直接同一的,本质主义的形成与人类思想史特别是西方思想史上古老的本体信仰和和本体论思维分不开,与语言学上的符合论也有内在的联系,与社会历史生活中知识权力的争夺有联系。
研究解释
现代科学观是本质主义的,它至今仍处于主导地位。
现代科学观或本质主义科学观包括如下基本观点:
(一)普遍主义;
(二)科学的说明和预测必须是确定的;
(三)还原论(reductionism)的方法论原则;
(四)统一知识论(或真理一元论);
(五)设定严格的主客二分。
科学哲学
从孔德到波普的科学哲学家,认为一切词和概念都有恒定不变的含义:哲学应该是最有抽象然而又具有精确意义的科学。以亨普尔和卡纳尔普等人为代表的重组主义(reconstructionism)就是科学哲学中的本质主义。分析和重组的目的是企图用一种更清晰、更精确、无矛盾和更有成效的一组概念代替错误的概念、观念和科学系统。对牛顿力学一类的科学理论,也要用更精确、更富有逻辑的语言和公理系统来代替,犹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本质主义追求的完美科学是人类消除分歧和错误的根本目标,但常因为现实对客观的把握程度限制而无法实现,因而不利于对现象的普遍把握。
文学理论
本质主义(essentialism,又译本质论),是卡尔·波普尔在1935年提出的术语,其内涵与同唯名论对立的唯实论大体相当。波普尔既不接受唯名论,也不认同唯实论(共相实在论);相反,他始终相信“外部世界”实在论。为了区分这两种不同的实在论,波普尔将前者命名为“本质主义”。按照他的解释,本质主义意指任何与唯名论对立的观点,特别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胡塞尔的理论。
本质主义是一种僵化、封闭、独断的思维方式与知识生产方式。在本体论上,本质主义不是假定事物具有一定的本质而是假定事物具有超历史的、普遍的永恒本质,这个本质不因时空变化而变化;在知识论上,本质主义设置了以现象|本质为核心的一系列二元对立,坚信绝对的真理,热衷于建构“大写的哲学”(罗蒂)、“元述事”或“宏伟叙事”(利奥塔)以及“绝对的主体”,认为这个主体只要掌握了普遍的认识方法,就可以获得超历史的、绝对正确的对本质的认识,创造出普遍有效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