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李承宽(1914年6月16日-2003年9月14日),原籍中国浙江吴兴,1930年夏末,他与一位叔父一同离开上海。这位叔父是一名律师,与西门子舒克特工厂有业务关系,是他竭力促成侄子前往德国接受教育。
李承宽先在布劳恩斯魏克学习建筑,直到预科;随后进入柏林高等工业学院就学,并于1937年毕业,获工程学硕士学位。同年,因日军大举入侵中国,他留在柏林,一边积累工作经验,一边静观祖国的时局发展。。二十世纪旅德华裔建筑师。1930年前往德国就学,其后并定居、工作于德国。
李承宽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德国度过,他曾在那里攻读建筑学,对德国 “新建筑”风格的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而他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方面的知识,则主要得益于德国汉学家柏石曼(Ernst Boerschmann)的教诲。1985年任教且定居于台湾,1997年复迁居柏林,2003年9月14日于柏林寓所安然辞世。
生平
- 1933年,纳粹分子在德国取得政权之后,几乎所有现代派建筑师都因为受到新执政者的攻击和迫害而流亡国外。1937年,李承宽在汉斯·夏龙(Hans Scharoun)的工作室找到了一份助理工作,而夏龙正属于最后一批还留在德国的现代派建筑师之一。李承宽在他的工作室一直工作到1943年。在这个小团体里,大家努力在纳粹政权之下坚持实践自己的美学世界,重新思考如何在德国纳粹高压的意识形态之下贯彻现代前卫建筑风格的设计理念。[1]
- 1941至1943年,李承宽与雨果·韩林(Hugo Häring)和汉斯·夏龙组成私人讨论群组,共同探讨中国传统建筑方面的话题。在此期间,纳粹集权要求建成传统的“德式”斜屋顶,而这与现代派建筑师偏爱的平顶是相左的。韩林、夏龙和李承宽找到了一个优雅美观的解决办法,即柏石曼在其作品中介绍的传统中式“复合顶”。这一时期,柏石曼对中国学生而言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因为他在战争期间曾向他们提供资金援助,或通过提交请愿信使他们免受迫害。
- 1943年战事突变,战火逼近德国首都,此时,著名汉学家柏石曼甚至还帮助年轻的李承宽获得了一份奖学金,以完成关于中国传统城市建设的博士论文。李承宽一直在巴德皮尔蒙特和北海边撰写论文,直至
- 1949年柏石曼去世。他无法完成这篇论文。可是,追随柏石曼的这段岁月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他的收藏的中国历史资料,照片,图画以及出版物,李承宽得以从学术角度了解故乡的传统建筑,并在后来以抽象形式将这些知识实际运用到其建筑理念中。1949年柏林解除封锁后,他回到了汉斯·夏龙位于柏林的工作室,直到1953年他在斯图加特和柏林创办自己的工作室。
李承宽[1]
Chen Kuen Lee, Haus Scharf, Oberstdorf, Deutschland, 1953[2]
Chen Kuen Lee, Haus Kiekert, Heiligenhaus, Deutschland, 1960[3]
Chen Kuen Lee, Haus Dr. Gilliar, Nabburg, Deutschland, 1966-68[4]
Chen Kuen Lee, Haus Dr. Gilliar, Nabburg, Deutschland, 1966-68[5]
Chen Kuen Lee, Haus Dr. Gilliar, Nabburg, Deutschland, 1966-68[6]
Chen Kuen Lee, Wohnanlage im märkischen Viertel Berlin, 1965-70[7]
中餐馆、别墅和政府补贴建造的住宅
李承宽主要是为柏林中餐馆做室内装潢,如今这些建筑并未保存下来。他善于运用优雅而灵动的曲线、抽象的装饰艺术和灵巧的家俱,成功打造出有别于时下流行的平庸的中国风、但同时又符合东方意境的现代风格。不过他的本职工作实际上是住宅设计。五十年代后期,李承宽凭借一批坐落于自然或城市不同背景中的独立别墅作品,在德国以外也获得了广泛知名度。他设计的玻璃墙壁住宅作品在德国国内外得以发表,在他整个职业生涯中,一共超过六十个不同规模的专案变成现实,并且绝大多数都在德国。其中,最大规模的建筑群是柏林马克区(Märkischen Viertel)政府补贴建造的住宅小区,共超过1200户人家。该社区不久前刚刚翻新。
针对每项任务,李承宽都从具体的环境背景出发开展设计工作,并将周围的自然风光作为规划的重要元素。他与著名园林设计师赫尔曼·马特恩(Hermann Mattern)及其爱徒汉内斯·哈格(Hannes Haag)等携手打造了许多项目,部分设计作品是与以前夏龙工作室的同事合作完成的。例如,许多华丽的阶梯、栏杆、家俱等都是出自设计师君特·席曼克(Günter Ssymmank)之手。
优雅的室内设计,加上建筑与风景的巧妙融合,构成了人们在自然中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解决方案。他的建筑作品多采用层叠复合屋顶结构、多边形平面布置和开放式公共区域,这与战后西德常见细小的门户设计方案形成了鲜明对比。
中德之间
李承宽将其置于德国“新建筑”流派,他的空间设计方案借鉴了美国建筑师法兰克·洛伊莱特(Frank Lloyd Wright)的理念,是有机建筑的一种演变形式。但是,对他的风格产生决定性影响的还是他最初的老板汉斯·夏龙和他的朋友雨果·韩林,二战期间,他们曾经一起讨论新建筑观点的理论问题。年轻时,他又从柏石曼那里学习中国人对自然的理解、以及对家国的一些传统典型建筑的认识。哲学家尚·盖普瑟(Jean Gebser)有关无透视世界的论述(在这个世界里,中心视角被一种多焦点的流动的世界观所取代)更加巩固了他的风格,这种世界观与需要通过连续运动才能欣赏的中国古画卷轴不谋而合。抽象的中国自然观与激进现代派的艺术手段相融合,造就了富有感染力、直至今日仍具有生命力的空间设计方案。李承宽在德国留下的建筑作品令人叹为观止,有些已被列为文物保护对象。
结束了在德国的建筑师生涯后,20世纪八十年代,李承宽来到台湾东海大学担任客座教授,以传播自己的理念。直至九十年代中期,他还完成了几个项目。1981年,同济大学建筑系原系主任冯纪忠前去拜访他,两人在上海读学堂时就已相识,三十年代也都曾在维也纳求学。应冯纪忠邀请,八十年代中期,李承宽来到上海,这也是他唯一一次访问上海,并在同济大学进行演讲。九十年代中期,李承宽回到柏林,2003年在马克区自己设计的一所房屋里去世。
李承宽建筑师的作品集
外部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