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武吉
村上武吉 |
---|
|
村上武吉(1533年-1604年9月15日、天文2年-慶長9年8月22日),是活躍於瀨戶內海的村上水軍當主,別名能島武慶。父親是村上義忠,兒子是村上元吉及村上景親。[1]
目录
源自
村上氏的遠祖較有力的說法是清和源氏或村上源氏。在平安時代末期起,與伊予河野氏結盟、擴張在瀨戶內海的勢力。在南北朝,北畠顯家的親生兒子進入村上家,改名為村上師清,成為三上村上氏的祖先。但北畠氏史料未有提及,這個說法未能確定。
村上師清兒子分為能島、来島及因島三個勢力,世代均與伊予河野氏關係深厚。當周防國大内氏勢力擴張到伊予後,亦成為大內氏家臣。三個勢力以能島為宗家;因島與安藝國兒玉氏及小早川氏關係親近;至於來島則與伊予河野氏接觸比較多,因此很多時候會各自獨立行動。
生平
繼承家督
1508年(永正5年),村上武吉年幼時,祖父隆勝被殺死。在親父村上義忠死後,為避難,自己離開了能島、託庇於肥後國的菊池氏,因此拜領當主菊池武俊偏諱"武"取名為武吉。當再返回能島時,與叔父隆重擊退了爭奪家督的對手村上義益,成功控制能島。在義益病逝後,與來島通康和解,迎娶其女締盟,順利成為村上三島的頭領。
天文23年(1554年),大內義長向室町幕府進貢米2000石,由陶晴賢麾下的屋代島白井水軍經海路上洛,途中通過能島村上家的勢力範圍時,屋代島水軍無視村上武吉設立的關卡、拒繳帆別錢,更欲強行以武力突破。結果遭村上武吉於蒲刈伏擊,順利殲滅屋代島水軍,並將船上欲進獻幕府的2000石大米悉數沒收。
嚴島之戰後
1555年(天文24年),毛利元就和陶晴賢之間爆發嚴島之戰,村上武吉以「支援一天為限」協助毛利元就,成功封鎖陶晴賢的退路,毛利軍亦大捷而回。之後亦為毛利氏佔領周防、長門兩國作出莫大貢獻。武吉在鹽飽群島與瀨戶內海其他水軍眾聯合。在備中笠岡城(村上隆重)、備前兒島本太城(嶋吉利)及周防上關(村上武滿)等瀨戶內海重要樞紐位置均分派重臣防守,並收取通關費(帆別錢)增加水軍收入。
1569年(永祿12年)毛利氏進攻九州島失敗,村上武吉與大友、三好加深關係。元龜2年(1571年)更受到大友宗麟以博多港口的南蠻貿易巨利引誘倒戈,公然擺出反毛利的姿態。毛利方為避免兒島守備隊後方遭受威脅,由小早川隆景領軍進攻兒島本太城,於4月攻陷。同年7月隆景再領軍進功能島,來島、因島水軍配合出兵進攻,孤立無援的能島向三好氏及鹽飽水軍請求兵糧補給,但被隆景的軍勢阻止,翌年元龜3年(1572年),將能島完全包圍並進行海上封鎖,被孤立的能島水軍只好向毛利投降,再次順從毛利家。
後來在大友宗麟仲介下,來島水軍與武吉達成和議,並約定:「門司、赤間及伊予共同防禦,以防備毛利的威脅」,希望能將能島水軍加入反毛利同盟,但這項約束形同具文,武吉私底下著手與毛利修補關係。天正3年(1575年)2月,備中兵亂平定後,武吉向隆景送上祝儀,足見雙方關係改善不少。
毛利軍後來與織田信長交戰,在水戰中與小早川、兒島、乃美等水軍參加戰役。特別是1576年7月13日(天正4年)的第一次木津川口之戰嫡男元吉參戰,擊敗了織田軍,此後長期負責毛利家給本願寺運送補給的任務。但2年後再與織田軍交戰,在第二次木津川口之戰被織田軍6艘鐵甲船所擊敗。
海賊禁止令
其後,進攻中國地方的織田信長家臣羽柴秀吉調略下,打算拉攏來島通總率領的來島水軍,以及武吉的能島水軍,但毛利家臣乃美宗勝成功說服武吉,因此來島通總寢返至織田方,而武吉留在毛利方,織田軍成功佔領了來島。1582年本能寺之變後,情況出現了變化,秀吉與毛利關係漸趨緩和。後來小早川隆景再將能島讓給武吉。隆景則遷往竹原。天正16年(1588年),豐臣秀吉執行海賊禁止令,村上的背景受到懷疑,因此派遣兒子元吉上洛解釋。之後跟隨隆景遷到九州筑前,秀吉死後,再次返回瀨戶內海竹原。
慶長3年(1598年)獲賜豐臣姓。
繼承家督的元吉與其弟景親跟隨毛利、小早川部隊在朝鮮作戰(文祿·慶長之役)。在關原之戰中是西軍一員,曾經攻擊伊勢灣、紀伊國沼岸,直接攻擊阿波國,進攻加藤嘉明伊予松前城。但因為嘉明的家臣佃十成發起三津濱夜襲,導致元吉戰死。戰後毛利氏減封剩下周防、長門兩國,武吉再次離開竹原,德川幕府控制了海路,村上水軍因此無法運作而消亡,之後以毛利家家臣身份在三田尻當船手眾,負責保護朝鮮通信使。
影片
參考文獻
- ↑ 村上武吉~瀬戸内海の村上水軍を率いた日本最大の海賊,sen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