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拼音:shù)是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用繩子將樹枝綑紮起來的樣子,本義指綑紮、捆綁。由捆綁引申為限制、控制的意義。又引申為放置、擱置。「束」也用作名詞,表示綑紮在一起或聚集成一條的東西;又用作量詞,表示一捆或一縷。[1]

[]

對「束」字的甲骨文,有的學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李孝定在《甲骨文集釋》中說:「(束)象囊橐括其兩端之形……引為凡束縛之稱。」李孝定先生認為「束」像甲骨文的「東」字,像是一個無底口袋裝上東西後系其兩頭的樣子,因此引申為「束縛」到的意思。 束字的捆綁義一直是束的基本意義,沿用至今。捆綁是對捆綁的對象的約束。束縛也是約束。如《莊子·秋水》:「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鄉曲之士見識短淺不懂得大道理,是受了教育的約束、限制)」捆綁柴薪等物品,自然首先要聚攏來,整理好,才能捆綁。這是前提和結果的關係。兩者密切相關,因而便以束代指聚集、整理。《漢書·食貨志下》:「故貨寶於金,利於,流於泉,布於布,束於帛。」顏師古注引李奇曰:「束,聚也。」 捆綁好了的物品體積會縮小,束常用來喻指狹小、狹窄。如韓愈《貞女峽》:「江盤峽束春湍豪,雷風戰鬥魚龍逃。」陸游《將離江陵》:「地險多崎,峽束少平曠。」這幾個束字都是喻指狹窄。 一捆是一束,束也就借用為量詞,捆在一起的物件叫一束,如一束鮮花、一束稻草。」在古代,每一束物件的數量會有所不同。《左傳·襄公十九年》:「賄荀偃束錦,加璧乘馬。」杜預註:「五匹為束。」《禮記·雜記下》:「納幣一束。」鄭玄註:「十個為束,貴成數。」《淮南子·汜論》:「訟而不勝者,出一束箭。」高誘註:「箭十二為束也。」《新唐書·禮樂志四》:「錦、綺、繒、布、葛、越皆五兩為束。」

說文解字

【卷六】【束部】書玉切(shù) 縛也。從囗、木。凡束之屬皆從束。 說文解字注 縛也。糸部曰:「縛,束也。」是爲轉注。《雜記》曰:「納幣一束,束五兩,兩五尋。」 從囗木。囗音韋,回也。《詩》言「束薪」「束楚」「束蒲」,皆囗木也。書玉切,三部。

廣韻

書玉切,入燭書 ‖ 束聲屋部(shù) 束,縛也。又姓,本自踈氏,避難除足姓束。《左傳》晉有束晳。書玉切。二。 【校釋】《左傳》:衍文當刪。束皙:晉人,《晉書》卷五十一有《束皙傳》。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部】 束;康熙筆畫:7;部外筆畫:3 (shù)《唐韻》書玉切。《集韻》《韻會》輸玉切。《正韻》式竹切。並音㑛。《說文》:縛也。徐曰:束薪也。《詩·周南》:白茅純束。 又五疋為束。《禮·雜記》:納幣一束。 又五十矢為束。《詩·周頌》:束矢其搜。 又脯十脡曰束。《穀梁傳·隱元年》:束脩之肉,不行境中。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束州,趙地。 又姓。《統譜》:望出南陽,漢疏廣後,避難改為束。 (shù)又《韻會》春遇切。《周禮》註疏:詩注切。並音戍。約也。《周禮·司約》註:言語之約束。約音要。《史記·漢高紀》:待諸侯至,定要束耳。 又葉所律切,音率。蔡邕《筆賦》:削文竹以為管,如桼絲之纏束。形條搏以直端,染元黃以定色。 從木從口,與朿別。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