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杭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杭州师范大学(校园一角)原图链接来自 高考范 的图片

杭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下设化学系、应用化学系、实验中心及中国微型化学实验研究中心等机构。现有化学(师范类)、应用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制药工程[1]四个本科专业,拥有有机化学、应用化学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三个硕士点,并招收课程与教学论化学教育方向硕士研究生和教育硕士。化学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和浙江省重点专业(2007年起一本招生),有机化学学科为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有机化学课程为浙江省精品课程,应用化学学科为杭州市首批重中之重学科,应用化学专业为杭州市首批特色专业(2010年起一本招生),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科为杭州市重点学科,高分子材料实验室为杭州市重点实验室,与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等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学科设置

学院坚持以学科为龙头,实施“攀登工程”,加强学科和学位点建设,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化学学科为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浙江省一流A类学科,连续7年进入ESI排名前1%,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C+。有化学、材料与化工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与浙江大学等联合培养博士生。有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

学院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坚持引育用留结合,初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68人,教授(或相当职称)占比32%、博士占比93%、45岁以下占比73%,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等国家级人才4人、省部级人才8名,有教师科研创新团队10个。

学院强化教学中心地位,坚持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以专业建设为重点,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工作思路,牢固树立以生为本、强化创新、综合培养、追求卓越的人才培养理念,重视学生综合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形成了“三模块—三层次—一平台”的实验教学体系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下产教融合三层次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现有化学、应用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制药工程4个本科专业。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化学实验中心为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分析化学为浙江省一流本科课程、有机化学为浙江省精品课程、高分子化学为浙江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培育项目。学生在浙江省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浙江省化学学科竞赛、浙江省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均获优异成绩。

学院突出成果导向,科研工作保持良好态势。近3年来,共获科研项目99项,科研经费总额达2984.8万元;共计发表高水平论文215篇,其中二区以上期刊论文123篇;共获授权发明专利39项。手性分子合成组装及应用团队为教育部创新团队,精细化工过程强化团队为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氟硅精细化学品及材料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为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

学院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长期与浙江巨化集团、浙江新安化工集团、浙江万马高分子公司、浙江超威集团、浙江恒逸集团等多家大型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先后承担了10余年的浙江省教育厅中学化学教师培训任务、各类社会培训,4期江西省中小学骨干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任务。

学院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结合,不断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近3年来,先后选派10余名教师赴国(境)外高校进修访学,邀请美国等国的30余名专家学者来院学术交流,选派11名学生赴国(境)外高校交流访学。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健全学生工作体系,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明显。积极鼓励学生考研,考研率近50%,持续领先全校。加强职业规划教育,近年来本科生、研究生就业工作双双获评学校先进。坚持“科研助理”制度,让更多的学生进入教师实验室提升自我,被评为校“一院一品”大学文化精品项目。深入开展“每日一新、一月一益”课前演讲活动,助推学风建设。

人才培养

学院弘文励教,青蓝相继,积极向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42年来,累计培养学生5000余人,涌现出了杭州解百、杭州大厦董事长童民强(1980届),华东师范大学二级教授[2]王祖浩(1980届),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史济锡(1983届),教育部“长江学者”祝介平(1984届),超威集团董事长周明明(1990届),国家“杰青”获得者陈耀峰(1993届)等一大批杰出校友。加强校友组织建设,2018年4月成立学院校友会。

视频

杭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相关视频

杭州师范大学开展冬季军训 学生:迎着寒风靠的是一身正气
《印象·杭师》杭州师范大学校园风光记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