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庫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東庫倫

圖片來自flickr

東庫倫(Züün Khüree),又稱「大庫倫」(Ikh Khüree),是今蒙古國烏蘭巴托的一組宮殿、寺廟建築群,以黃宮為中心。[1][2]

介紹

根據傳說,1639年,為還是幼兒的第一世哲布尊丹巴羅桑丹貝堅贊興建了「庫倫」(意為「營地」),地址位於哈拉和林東邊的席熱查干諾爾(Shireet Tsagaan nuur)這一湖泊旁邊,即如今的前杭愛省布爾德縣Bürd)。這是日後大庫倫的起源。當時他的庫倫是個移動的營地。後來第一世哲布尊丹巴赴西藏學經。1657年(藏曆火雞年),他從西藏拉薩啟程返回喀爾喀部,此後移駐額爾德尼召。他的庫倫也設在額爾德尼召附近。後來歷世哲布尊丹巴的庫倫繼續遷移不定。

1778年,在清朝乾隆帝的命令下,哲布尊丹巴的庫倫遷駐如今的烏蘭巴托。雖然1839年又曾向西遷至陶勒蓋(Tolgoit,其地靠近松吉瑙山(Songino Mountain)),但1855年又遷回,自此便永久性駐紮在此處。如今的烏蘭巴托城,是在三個中心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除了這座「大庫倫」以外,其他兩個中心分別是甘丹寺買賣城。19世紀初,甘丹寺興起之後,以甘丹寺為中心的區域被稱作「西庫倫」(Baruun Khüree),而以黃宮為中心的大庫倫則被稱為「東庫倫」(Züün Khüree)。 (Selbe River)右岸。東庫倫則是以黃宮為中心建起的一片建築區,占地面積是720×720 阿爾都(ald)(1 阿爾都=1.6 米),在西庫倫興起之前,東庫倫是行政中心,匯集了許多政府機構。東庫倫還是宗教機構,1913年統計,大庫倫(東庫倫)有喇嘛13000名,甘丹寺有喇嘛7000名。在1930年代的反宗教運動中,東庫倫被摧毀。黃宮的原址處興建了如今的國家宮,黃宮門前的大廣場改建為「蘇赫巴托爾廣場」。

哲布尊丹巴在庫倫(今烏蘭巴托)共有四座居所:夏宮(黃宮)、冬宮(綠宮)、白宮、潘德林,其中夏宮(黃宮)位於東庫倫,為其正宮,後三者為其行宮,位於東庫倫以外,如今僅存冬宮(綠宮)。

  • 夏宮(額爾德木達賴布彥楚勒干蘇木Erdmiin dalai buyan chuulgan süm,或稱博克多汗清涼宮Bogd khaanii serüün ord),又稱黃宮。
  • 冬宮(博克多汗瑙貢蘇木Bogd khaanii nogoon süm,或稱博克多汗冬宮Bogd khaanii öwliin ordon),又稱「綠宮」,即廣慧寺,現已成為博物館。
  • 白宮(查干蘇木Tsagaan süm,或稱棍嘎德吉林Gьngaa dejidlin)1840年興建。後來焚毀,原址改建大甘丹宮。房頂採用漢式亭頂。1938年被毀。
  • 潘德林(Pandelin,或稱那若卡居蘇木Naro Kha Chod süm)已被毀滅。[3]

原來東庫倫及其周邊,除了黃宮以外,還有多座藏傳佛教寺院:

  • 邁達里廟(Maidar Temple):1868年興建。藏式建築風格。房頂採用蒙古包式樣。直到1913年,該廟仍然是整個城市內最高的建築。
  • 格斯爾廟(Geser Temple):帶有很大的山門。1930年代被毀。
  • 德欽嘎勒巴音蘇木(Döchin Galbain Süm):1739年至1892年興建。1930年代被毀。

2009年7月,有簡短的報道提及一座新的寺廟「大庫倫」(Ikh Khüree)及其堪布喇嘛S. Sanjdorj。

參考文獻

  1. History of Ulaanbaatar, Happy Camel, Retrieved 2013-09-26. [2013-09-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8). 
  2. 一世哲布尊丹巴·羅桑丹貝堅贊,藏人文化網,2007年11月09日. [2013年9月2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9月28日). 
  3. Majer, Zsuzsa; Teleki, Krisztina. Monasteries and Temples of Bogdiin Khьree, Ikh Khьree or Urga, the Old Capital City of Mongolia in the First Part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PDF). Budapest: Documentation of Mongolian Monasteries: 36. [January 30, 200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9-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