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查爾摩斯工學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查爾摩斯工學院
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圖片來源 Study in Sweden]

校徽

創建時間 1829年     

校址   瑞典哥德堡

校長   Stefan Bengtsson

學校類型 私立大學

校區   市區

網站   chalmers.se/en

查爾姆斯理工大學(又稱:查爾莫斯理工大學,查爾莫(摩)斯工學院等,英文: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瑞典語:Chalmers tekniska högskola,簡稱:Chalmers或CTH),位於瑞典第二大城市哥德堡,成立於1829年

簡介

查爾姆斯理工大學是歐洲頂尖的一所理工大學。自1829年成立以來,學校的主旨就是將研究熱情和工程、建築、數學和自然科學教育的悠久傳統相結合,從探索的樂趣和學習新知的渴求中激發靈感。學校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能夠對瑞典和世界的可持久發展有所裨益。查爾姆斯的碩士專業項目與實力特別強的研究領域緊密聯繫,其設計旨在滿足社會和工業的需求。

查爾姆斯的碩士專業課程幾乎都採用英語教學。瑞典全國大約40%左右的工程師和建築師都是該校畢業生,是瑞典就業率最高的大學。該校擁有強大的環境科技、信息技術奈米技術、生物工程、汽車工程與建築學系,是歐洲著名的研究型大學。

在QS世界大學排名中,該校與瑞典皇家理工學院一起被列為瑞典最優秀的理工大學,和北歐地區最優秀的理工研究所之一,該校在QS世界大學排名理工科排名中一直保持在前百強。此外,在2011年一項以校友擔任世界五百強CEO的數量為標準的大學排名中,查爾姆斯理工大學位列瑞典第1,歐洲第16,世界第38位。

自從本世紀初起查爾姆斯理工大學所有研究生以上課程都使用全英文教學,取消了包括瑞典在內的歐洲很多非英語國家大學使用的令國際學生與本國學生分開學習的國際碩士項目,是查爾姆斯的一大特色。這緣於2004年開始的「博洛尼亞進程」,查爾姆斯成為了該進程中的第一所瑞典理工學校。學生中大約有10%是瑞典以外的國際學生,他們來自世界各地前來攻讀研究生和博士課程。

2014年初,查爾姆斯理工大學加入IDEA聯盟

查爾姆斯理工大學目前有兩個校區,分別為位於約翰內堡(Johanneberg)的主校區和位於林德霍姆(Lindholmen) 的分校區。兩個校區都位於哥德堡市中心,校區之間由16路公交線路連接交通,車程大約為20分鐘。兩個校區都緊鄰科技園區,以使教育學術界和工業界緊密結合。1937年,查爾姆斯理工大學搬至位於Gibraltar的約翰內堡 (Johanneberg) 主校區,校區是一當地一座建築物命名,這裡距城市中心步行僅15分鐘。位於城市北部希辛根島(Hisingen)上的林德霍姆校區與市中心隔河相望,風景優美。該校區設立於上世紀90年代初,約有2700名本科學生(科學工程專業,商船專業,和其他本科課程)在這個校區上課。這裡也是哥德堡林德霍姆科技園的所在地 (Lindholmen Science Park),該科技園不僅擁有沃爾沃集團、沃爾沃汽車、愛立信、薩博 (Saab)、斯堪尼亞 (Scania)、IBM、瑞典電視台 (SVT) 等大型公司的研發中心,也是無數小型創新公司的基地,其發展重點是移動網際網路技術、遠程信息處理以及現代媒體,瑞典約75%的影視製作都在該園區完成。

歷史

查爾姆斯理工大學1829年由瑞典東印度公司董事之一的威廉·查爾姆斯(William Chalmers)以建立一所工業學校(industrial school)為目的捐款設立,學校因此以他的名字命名。查爾姆斯理工大學與卡羅林斯卡醫學院林奈大學是瑞典僅有的三所以個人姓名命名的大學。學校在1937年從私立大學變為國立大學,而後在1994年被基金會收購,又轉而成為私立大學,但每年2/3的經費來自瑞典政府。

院系設置

查爾姆斯理工大學設置為以下13個學院:

  • 建築與土木工程學院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ACE)
  • 生物與生物工程[1]學院 (Biology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BIO)
  • 化學與化學工程[2]學院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CHEM)
  • 科技傳播與學習學院 (Communication and Learning in Science, CLS)
  • 計算機科學[3]與工程學院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SE)
  • 電氣工程學院 (Electrical Engineering, E2)
  • 工業與材料科學學院 (Industrial and Materials Science, IMS)
  • 數學科學學院 (Mathematical Sciences)
  • 理學與海事科學學院 (Mechanics and Maritime Sciences, M2)
  • 微米技術與奈米科學學院 (Microtechnology and Nanoscience, MC2)
  • 物理學院 (Physics)
  • 空間地球與環境學院 (Space, Earth and Environment, SEE)
  • 技術管理與經濟學院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TME)

知名校友

  • 尼爾斯·朗勒特,化學家,元素氦的發現者之一
  • 古斯塔夫·達倫,諾貝爾物理學獎得獎者 NobelPrizeMedal.jpg
  • 伯恩哈德·施密特,德國裔愛沙尼亞光學設計家,發明了施密特攝星儀
  • 雷夫·約翰森,前愛立信董事長(2011-2017年)和沃爾沃集團總裁兼CEO(1997-2001年)
  • 雷夫·奧斯特林,斯堪尼亞汽車總裁兼CEO
  • 彼得·奧古斯特松,薩博公司行政總裁
  • 漢斯·斯特拉伯格, 阿特拉斯·科普柯集團和斯凱孚集團董事局主席,前伊萊克斯總裁兼CEO(2002-2010年)
  • 戈蘭·林達爾,前ABB集團總裁兼CEO(1997-2000年)
  • 西格弗里德·埃德斯特隆,前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1946-1952年)
  • 徐紅星,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
  • 拉爾斯·彭賀,LPC 程式語言之父
  • 路德維格·斯特里尤斯,瑞典著名程式設計師,BitTorrent、μTorrent、OpenTTD、ScummVM 等世界知名軟體的開發者,也是歐洲最大的音樂服務網站Spotify的主要開發者,現就職於Spotify
  • 卡爾·亞伯拉罕·皮爾,首條挪威鐵路的工程師和指導
  • 耶特·文格,建築師
  • PewDiePie,YouTuber,YouTube著名名人,曾是YouTuber之首多年,是開創「與觀眾一起玩遊戲」類型視頻的先河者。
  • 伊瓦爾·雅各布森,UML之父,Use Case、RUP等軟體技術作者,公認的軟體工業開發模式的世界級大師

世界排名

2020QS世界大學排名[4]就業競爭力排行榜中,位列世界第81位

2021QS世界大學排名[5]中,位列世界第139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