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桃園大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桃園大圳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

圖片來自痞客邦

基本資料

隸屬單位  桃園農田水利會

興建時間  1916年(大正5年)

完成時間  1928年(昭和3年)

灌溉區域  桃園市

桃園大圳,舊稱八塊厝中壢附近埤圳,由總督府日籍韓裔的技師張令紀設計,為台灣日治時期重要水利工程之一,興建幹線及12條支線串連埤塘[1][2][3]

地名由來

  • 大圳邊:桃園市八德區的地名,位在桃園大圳旁邊而得名。

歷史概述

主要設施

取水口

早期

  • 早先桃園大圳的取水口位於現今石門水庫依山閣一帶,引大漢溪(大嵙崁溪)的溪水灌溉。

後期

  • 1953年(民國42年)桃園乾旱,大嵙崁溪水位不足,促使石門水庫興建,水庫完工後同時建構了石門大圳灌溉系統,並將桃園大圳的取水口遷移至石門水庫後池堰西北側。

歲修保養

  • 為維持大圳的灌溉及供水功能,桃園大圳於每年11月起至翌年的1月停水、進行圳道及沿線圳路的歲修,自1996年起,桃園農田水利會利用停水期間舉行大圳健行。

相關條目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