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七器
梁山七器据当时史料记载:“所出古器凡三鼎,一簋,一甗,一盉,还有一个尊。”也就是说,梁山七器由大保方鼎一、大保方鼎二、伯龢鼎、太保簋、大史友甗、伯宪盉、小臣艅犀尊组成。根据史料考证,这组青铜器为辅佐周成王的召公及其后人所有。
梁山七器自出土之后,便受到各方势力的争夺。鸦片战争后,更成为了西方列强争夺的目标。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经过一百多年的洗礼,七件国宝中,有三件下落不明,三件则流传到了国外,只有一件被天津博物馆收藏,即大保方鼎一,也就是著名的西周太保鼎。[1]
目录
文物出土
清咸丰年间(一说道光年间),山东寿张县梁山出土“梁山七器”乃商周时期最为著名的青铜器群之一,通常认为,该器群包括大保方鼎一、大保方鼎二、小臣艅犀尊、太保簋、太保鸟卣、大史友甗、太保盉(同铭器共二件,旧亦称“大保鼎”)等七件青铜礼器。这些商周青铜器,器型庄严厚重,纹 华丽繁缛,是商周青铜器的典型代表,被誉为“梁山七器”。一时间,学者们研究著录,收藏家们争相收藏,成为清末民初金石学界的大事。目前在天津博物馆的西周太保鼎,是唯一一件收藏在国内博物馆的“梁山七器”
西周太保鼎自出土之日,就受到收藏家的青睐,先后被山东济宁锺氏、南海李山农、日照丁跋臣等人收藏。1917年,清光绪年进士,时任袁世凯政府国务卿的徐世昌,在清史馆总编篡柯凤孙的介绍下,将太保鼎连同西周太师鼎、小克鼎、克锺一并收入自己的弢斋中,惊喜之馀,特作《得鼎歌》。在这首七言诗中,徐世昌畅述得鼎过程,颂赞鼎之美好,将它与世人皆知的毛公鼎、虢季子白盘相媲美,表达自己的珍爱之情。1958年徐世昌孙媳张秉慧将它们捐献国家。[2]
梁山七器各方收藏
小臣艅犀尊现藏于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小臣艅犀尊(小臣艅尊)商代晚期的青铜珍品“小臣艅犀尊”从形象看似乎粗壮、敦实,似乎更持久,更凝重,更富有气韵。犀尊的造型几乎为圆球形,胖乎乎的,由四条粗壮的短腿支撑,憨态可掬;它的头部前伸,两只圆睁的小眼,透著机敏与可爱;大嘴微张,就像是得意的微笑;两只夸张的大耳朵竖在头的两侧,好像在好奇地倾听著周围的声响。它滚圆敦实、憨厚可爱的造型完全打破了人们以往对犀牛原本沉稳、威严的印象,让人们驻足观看的同时,能够感受到一丝滑稽和幽默。在周围众多花纹繁复、造型优雅的青铜器中间,小臣艅犀尊更显得纯朴稚拙,妙趣横生。
犀尊内底有珍贵 铭文27个字为:“丁巳,王少夔,王赐小臣裓夔贝,唯王来征人方,唯王十祀又五肜日。”
铭文记述了商王征伐夷方的事情,有关这次战争也见于殷墟卜辞。夷方是当时商朝封地外围的许多方国部落中的一个。这些方国有的臣服于商王朝,有的则称霸一方,同商王及其诸侯相对抗,双方经常发生战争。商王征伐夷方,表明当时一个不愿服从商王朝而遭讨伐的小国。
铭文中还记载了商王赏赐小臣裓夔贝。小臣裓的职务为奴隶总管,能得到商王的赏赐而感到很荣耀,于是制作了此器用以作为纪念。犀尊高24.5厘米,据传清道光年间(也有说是咸丰年间)山东梁山出土了一批青铜器,习称“梁山七珍”,犀尊就是其中的一件。非常遗憾的是,这件珍贵文物已流失到国外,现藏于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内。[3]
大保簋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大保方鼎一件藏于天津博物馆
西周太保鼎 天津博物馆馆藏,陈卓介绍说,中国古人对鼎非常崇拜。列鼎是中国西周时的礼法制度。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王室贵族的生享死葬都以此为标准,地位不同的人不能僭越这种规制。
“从形制大小来看,有别于三足圆鼎,这件四足方鼎应该是西周早期贵族所用的器物。方鼎高50.7厘米、口径23.36厘米、重26公斤。方鼎的腹部内壁上清晰地铸有‘大保铸’三字铭文。据考证,这‘大保’二字其实应该为‘太保’,因此这件方鼎被称作太保鼎。”陈卓说。[4]
太保鼎因其异常珍贵,为天津博物馆镇馆之宝,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不允许出境展览的64件古代艺术品之一。[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