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楮實子
t0125eb37cdcdcaf597.jpg
圖片來源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6939164&sid=7161524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楮實子

漢語拼音:Chǔ Shí Zǐ
別名:彀實、彀子、楮實子、楮桃、角樹子、野楊梅子、構泡、彀木子、彀樹子、彀樹卵子、彀、楮、彀桑、楮桑、構、斑彀、楮桃樹、醬黃木、彀漿樹、奶樹、噹噹樹、柯樹、彀沙樹、沙紙木、造紙樹、紗紙樹、殼樹
性味歸經:味甘,性寒;歸肝、腎經
功能:具有滋腎,清肝,明目,利尿的功效
主治:腰膝酸軟,虛勞骨蒸,頭暈目昏,目翳昏花,水腫脹滿等

楮實子,中藥名。為桑科構屬植物構樹Broussonetia papyrifera(L.)Vent.的乾燥成熟果實。具有滋腎,清肝,明目,利尿的功效。主治腰膝酸軟,虛勞骨蒸,頭暈目昏,目翳昏花,水腫脹滿等。[1]

目錄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楮實子

拼音名:Chǔ Shí Zǐ

英文名:FRUCTUS BROUSSONETIAE

來源

本品為桑科植物構樹Broussoneria papyrifera (L.) Vent.的乾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洗淨,曬乾,除去灰白色膜狀宿萼及雜質。

性狀

本品略呈球形或卵圓形,稍扁,直徑約1.5mm。表面紅棕色,有網狀皺紋或顆粒狀突起,一側有棱,一側有凹溝,有的具果梗。質硬而脆,易壓碎。胚乳類白色,富油性。無臭,味淡。

鑑別

本品粉末紅棕色。果皮柵狀細胞壁黏液化,殘存具細齒狀的條紋增厚部分,形似細芒。含晶厚壁細胞成片,棕黃色,表面觀類多角形,內含草酸鈣簇晶;斷面觀類長方形,內壁極厚,胞腔偏靠外側,簇晶矩圓形。內果皮厚壁細胞甚扁平,常多層重疊,界限不清。種皮表皮細胞表面觀多角形,壁略呈連珠狀增厚,非木化,胞腔內含黃棕色物。

性味

甘,寒。

歸經

歸肝、腎經。

功能主治

補腎清肝,明目,利尿。用於腰膝酸軟,虛勞骨蒸,頭暈目昏,目生翳膜,水腫脹滿。

用法用量

內服6~12g。

貯藏

置乾燥處,防蛀。[2]

摘錄

中國藥典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高達14-16m。有乳汁。小枝粗壯,密生絨毛。單葉互生;葉柄長1.5-10cm,密被柔毛;葉片膜質或紙質,闊卵形至長圓狀卵形,長5.5-15(-20)cm,寬4-10(-15)cm,不分裂或3-5裂,尤以幼枝或小樹葉較明顯,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淺心形,略偏斜,邊緣有細鋸齒或粗鋸齒,上面深綠色,被粗伏毛,下面灰綠色,密被柔毛。花單性,雌雄異株;雄花序為葇荑花序,直徑l-1.5cm,總花梗長l-1.5cm;雄花具短柄,有2-3小苞片,花被4裂,基部合生,雄蕊4;雌花苞片棒狀,被毛,花被管狀,雌蕊散生於苞片間,花柱細長,線形,被短毛,具粘性。聚花果肉質,呈球形,直徑約2cm,成熟時橙紅色。花期4-7月,果期7-9月。

分布區域

分布於華東華南西南河北山西陝西甘肅湖北湖南等地。[3]

參考資料

  1. 楮實子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楮實子中醫世家
  3. 楮實子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