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絨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歐絨鴨 |
---|
科學分類 |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鳥綱 Aves 目: 雁形目 Anseriformes 科: 雁鴨科 Anatidae 屬: 絨鴨屬 Somateria 種: 歐絨鴨 S. mollissima |
欧绒鸭(學名:somateria mollissima,英語:common eider)是一種體型較大(50~71公分(20~28英寸))的秋沙鴨。鸭科中一种体大膘肥,绒乎乎的鸟类。春季,雄绒鸭身披黑白分明的羽衣,雌绒鸭身体的大部分则呈褐色。在所有的绒鸭当中,欧绒鸭是最大的,主要栖息于海上[1] 。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东西伯利亚的北侧海岸上。欧绒鸭仔主要在北极以及其他靠近北方的地区繁殖,但会在冬季往南部温带地区迁徙,迁徙时会形成大片的鸟群。其飞行速度可达113公里每小时。[2]
旅鸟: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格鲁吉亚、希腊、匈牙利、以色列、日本、卢森堡、黑山、葡萄牙、塞尔维亚、土耳其。
形态特征
欧绒鸭身长50-170mm,翼展80-108mm,体重1200-2800g,寿命18年。欧绒鸭共有6个亚种,主要区别在于嘴的长度和颜色,雄体色型各异,头上均有独特的绿色色调。
圖片來自RikenMon的野生动物 |
分布于阿拉斯加、西伯利亚东北部、加拿大西北部的属于太平洋绒鸭,可从其体大、喙的形状以及雄性喉部的“V”形标志三个特征与其他种类加以区分。 雄体的上体主要为白色,头顶、腹和尾黑色。体大而圆,喙有隆起。春季,雄绒鸭身披黑白分明的羽衣。雌雄外形不同,雌绒鸭身体的大部分则呈褐色雌鸭有些像麻鸭。幼年绒鸭雌雄差别不大。
栖息环境
繁殖期主要栖息于森林和森林附近的江河、湖泊和河口地区及开阔的高原地区水域。非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大的内陆湖泊、江河、水库、池塘、河口等淡水水域,偶尔到海湾、河口及沿海潮间地带。
生活习性
欧绒鸭是最大的海鸭,有些有迁移行为。像其他绒鸭一样,该种原产于极北地区。繁殖于结冰的海岸,南到荷兰和圣罗伦斯海湾;在南至法国、新英格兰和阿留申群岛的海域越冬。
一年四季,欧绒鸭均以无脊椎动物,如软体动物,蠕虫,甲壳动物等为食。它从海底获取大部分食物,所以喜欢在大陆边缘的浅水区游来游去。
雄鸭喜欢发出鸽子般的咕咕声或kor-er-korkorr-kor声,有时发出呻吟声。雌性发出鹅鸭般的声音。冬天则沉默不叫。
繁殖方式
每年晚夏季节,北极地区的岛屿四周被水环绕着,此时,欧绒鸭便开始在岛屿上筑巢繁殖,巢通常建于浮木或一丛海草下面,用以避风。雌鸭用大量枝、叶、青草、海藻等筑巢底,将绒毛排列在巢中作内衬。巢穴选在岩石或草木隐蔽的地方。白天在潮汐下觅食,潜水10-18m深度,使用翅膀在水下划水,用翅膀直线飞出水面。能嚼碎贝壳的硬壳及其砂囊。雌绒鸭每窝产蛋1-10枚(平均5个),蛋壳的颜色有浅橄榄油色、带褐色橄榄油色和灰橄榄油色等,卵长7.6cm。令人惊奇的是:欧绒鸭的巢区十分靠近一种海鸥的巢,而这种海鸥并不好相处,是绒鸭卵和幼雏的捕猎者,欧绒鸭喜欢与这种海鸥做正是借助这种海鸥的力量,将其更强大的敌人如贼鸥、北极狐等赶走,使这种海鸥在保护自身巢区的同时,也使欧绒鸭免遭侵害。
一夫一妻制,由雌鸭孵育21-28天。这期间,雌绒鸭极少离开自己的巢区,一心一意扑在繁殖后代上。孵化后幼雏由雌鸭带领,一起来到海边,一边嬉戏,一边不停地潜入水中捞取食物。在通常情况下,几个家庭的小绒鸭会联合起来,过着集体生活,就像是幼儿园似的。56天后开始能飞行,到九月份,它们便能展翅飞翔,于是开始西行,迁入白令海和阿拉斯加海湾去越冬。
种群现状
在冰岛,绒鸭受到严格保护。受伤害的因素有易受油污伤害,为了贵重的鸭绒人们追捕雌鸭,以及在北极圈的滥捕。
这种鸭是鸭绒的来源(雌鸟离巢时拔下胸部绒羽垫巢盖卵)。鸭绒可作外套、枕头、被褥、睡袋和衣服的充填物,柔软又隔热,雌性柔软的鸭绒最有名。人们学会了比杀死绒鸭取绒更好的办法,在年轻绒鸭离开巢穴时连续出击35-40只巢穴迅速取绒,每35-40个巢可收集到1磅绒羽,而不影响其繁殖周期。
保护等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視頻
地球脉动:冰雪原野上,只有欧绒鸭坚守在这里,直面寒冷
冰凍星球:多虧了燕鷗的幫忙,歐絨鴨才免遭北極熊的捕食
参考资料
- ↑ 欧绒鸭的名称种类、外形特征、地理分布、外形特征、生长繁殖、防卫技术、生活习性、其它、参考资料,百問中文,2017-02-11
- ↑ The World's Fastest Birds.
外部連結
- RikenMon的野生动物| 欧绒鸭(Somateria mollissima)
- BirdLife International. Somateria mollissima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Version 2015.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