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昵昵兒女語
原文
昵昵兒女語,燈火夜微明。 恩怨爾汝來去,彈指淚和聲。 忽變軒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氣,千里不留行。 回首暮雲遠,飛絮攪青冥。
眾禽里,真彩鳳,獨不鳴。 躋攀寸步千險,一落百尋輕。 煩子指間風雨,置我腸中冰炭,起坐不能平。 推手從歸去,無淚與君傾。[1]
譯文
歐陽文忠公曾經問我:「琴詩哪一首寫得最好?我回答認為韓愈的《聽穎師彈琴》詩最好。歐陽公說:這首詩最為奇妙艷麗,但不是聽琴,而是聽琵琶呢。我深以為然。建安章質夫的家裡有擅長彈琵琶的人,請我替他寫首曲詞。我很久沒有寫詞了,為此特意拿韓愈的這首詩,稍微加以隱括,使它合乎聲律,用來送給那個擅彈琵琶的人。
樂聲初發,仿佛靜夜微弱的燈光下,一對青年男女在親昵地切切私語。彈奏開始,音調既輕柔、細碎而又哀怨、低抑。曲調由低抑到高昂,猶如氣宇軒昂的勇士,在鎮然驟響的鼓聲中,躍馬馳騁,不可阻擋。樂曲就如遠天的暮雲,高空的飛絮一般,極盡縹緲幽遠之致。 百鳥爭喧,明媚的春色中振顫着宛轉錯雜的啁哳之聲,唯獨彩鳳不鳴。瞬息間高音突起,好像走進懸崖峭璧之中,寸步難行。這時音聲陡然下降,宛如突然墜入深淵,一落千丈,之後弦音戛然而止。彈者的指間好像能興風作雨,好像把寒冰火炭輪番置我腹中。琴師演奏完後將琴推開放下,我再也沒有淚水可以傾灑了。
注釋
水調歌頭:詞牌名,又名「元會曲」「凱歌」「台城游」等。雙調,九十五字,平韻(宋代也有押仄韻的)。相傳隋煬帝開汴河自製《水調歌》,唐人演為大曲,《歌頭》即大典開始的第一章。 歐陽文忠公:即歐陽修,北宋文學家。 退之:即韓愈,字退之,唐代文學家。聽穎師琴詩:指韓愈詩作《聽穎師彈琴》。 隱括:亦作「檃括」,原義是矯正曲木的工具。詞的檃括是將其他詩文剪裁改寫為詞的形式,宋人常有此類作品。 昵昵:音逆,古音尼。象聲詞,形容言辭親切。 爾汝:表親昵。 填然:狀聲響之巨。 青冥:①形容青蒼幽遠。指青天。②形容青蒼幽遠。指山嶺。③指海水。 躋攀:登攀。躋音機。 尋:長度單位。《史記·張儀傳》有「蹄間三尋」。索隱雲「七尺曰尋。」亦有雲八尺為尋者。如尋常,八尺為尋,倍尋為常,皆慣見之長度也。
賞析
蘇軾通過聯想,在上闕運用以形象描寫不同風格的音樂,從開始的輕柔旖旎,瞬間變為雄壯高揚,然後歸於悠揚致遠;在下闕則對比音樂本身,一是同一時間內,繁音細響與清越之聲之對比,二是不同時間內,音樂之抑揚起伏的對比,添之以自己的感慨,使整首詩具備與原作不同的藝術韻味。
詞先寫樂聲初發,仿佛一對青年男女在靜夜微弱的燈光下,親昵地私語 ,談愛說恨,卿卿我我,往復不已。「彈指淚和聲」倒點一句,見出彈奏開始,音調輕柔而又哀怨。「忽變」三句,寫曲調由低抑到高昂,猶如戰士在鼓聲下馳騁沙場,無人可擋。結尾的「回首」兩句,以景物形容聲情,把音樂形象化給人縹渺幽遠之感,。"回首暮雲遠",讓人聯想起王維"回看射鵰處,千里暮雲平"之將士,也與上文中「軒昂勇士」相聯繫,將獨立的音樂片段串起來。白雲浮動,柳絮漂浮,若有若無,忽遠忽近,難以捉摸,卻逗人情思。
接着是百鳥爭喧,明媚的春色與啁哳之聲相伴,唯獨彩鳳不鳴。這裡寫以鳳凰不鳴,起到"留白"的特殊效果,也點出了深刻哲理:真正內涵的,從不在言語上奪人眼球。之後琴聲在瞬息間高音突起,曲折而上,曲調轉向艱澀,好象走進懸崖峭璧之中,腳登手攀,前行一寸,也要花費很大氣力。正在步履維艱之際,音聲陡然下降,恍如一落千丈,飄然墜入深淵,弦音戛然而止。至此,詞人確乎藉助於語言,把這位樂師的高妙彈技逼真地再現出來了。最後五句,則是從聽者心情的激動,反映出成功的彈奏所產生的感人的藝術效果。「指間風雨」,寫彈者技藝之高,能興風作雨;「腸中冰炭」,寫聽者感受之深,腸中忽而高寒、忽而酷熱;並以「煩子」、「置我」等語,把雙方緊密關聯起來。音響之撼人,不僅使人坐立不寧 ,而且簡直難以禁受,由於連連泣下,再沒有淚水可以傾灑了。「推手從歸去」描寫的是琴師奏完將琴推開的動作,也在其中暗示這詩人心中歸隱的情懷。「無淚與君傾」,表現出詩人此時腸中之鬱結,比起原詩中「濕衣淚滂滂」更為不堪較之,更為含蓄,也更為深沉,雖然無落淚,但是更加表現出心情的鬱結。
訴諸聽覺的音樂美,缺乏空間形象的鮮明性和確定性,是很難捕捉和形容的。但詞人巧於取譬,他運用男女談情說愛、勇士大呼猛進、飄蕩的晚雲飛絮、百鳥和鳴、攀高步險等等自然和生活現象,極力摹寫音聲節奏的抑揚起伏和變化,藉以傳達樂曲的感情色調和內容。這一系列含義豐富的比喻,變抽象為具體,把訴諸聽覺的音節組合,轉化為訴諸視覺的生動形象,這就不難喚起一種類比的聯想,從而產生動人心弦的感染力。末後再從音樂效果,進一步刻畫彈技之高,筆墨精微神妙,可說與韓詩同一機杼,同入化境。
蘇軾這首詞的「隱括」,即把韓愈的詩文《聽穎師彈琴》剪裁改曲詞,雖保留了韓詩的總體構思和一些精彩的描繪,但又在內容、形式以及兩者的結合上,顯示了自己的創造性,從而使此詞獲得了新的藝術生命和獨特的審美價值。
創作背景
蘇軾此詞根據韓愈寫音樂的名作《聽穎師彈琴》改寫。大約作於公元1087年(元祐二年),蘇軾在京師任翰林學士、知制誥時。詞的寫作過程是對韓愈詩「稍加隱括,使就聲律」,也即按照詞牌的格式和聲律來「矯制」韓詩。[2]
作者簡介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3]
參考文獻
- ↑ 水調歌頭·昵昵兒女語,詩詞名句網
- ↑ 水調歌頭·昵昵兒女語,古詩文網
- ↑ 蘇軾,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