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演变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汉字演变 |
汉字演变是研究文字演化的书籍,本书共选取常用汉字500字(加上释文中提到的通用字、假借字等共为660多字),每字依次列举陶器文字、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5种字体(其中有的已简化,另加简化字楷书,共九种字体)。金文的少数字用籀文或战国文字等字体代替。
基本内容
中文名:汉字演变
字数:49888
收录字数:500
外文名: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性质:一本研究文字演化
作品简介
这是一本普及性的汉字知识读物,内容是通过列举汉字几种主要字体中的一些字例,并对这些字例的字源绘写图解和浅释,力求简明形象地体现汉字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汉字的各种字体一般都有多种不同的写法。本书只选摹其中比较典型或比较常见的一种为例。本书对字源的解释,多以文字学家有公认的定论为准;也有采用或参考某一家之言的;还有作者自己的一得之见。由于本书性质和篇幅所限,释丈都不加以论证,也恕不注明观点来源。
此书末尾介绍汉字大事变,将汉字的演变做总结
文化源流
汉字文化阐释的新成果
当代汉字研究主要是三条研究路线,一是古文字的识读,二是汉字构形的研究,三是俗字的考证。当代汉字文化的研究,上一世纪八九十年代甚为兴盛,成果也较多;而本世纪的十多年,则相关研究似乎处于较为停滞的状态,成果不多。《汉字演变文化源流》的出版(以下简称《源流》)让人眼前一亮。
《源流》是一部较大型的汉字文化的著作,共释字840个,每个汉字成一篇短文,系统介绍该字之形音义的产生与发展、词义演变与文化内涵,是一部高质量的汉字文化阐释的著作。《源流》有三个明显的特点:
其一 严谨的学术性与表述的普及性完美结合。
作为一部语言文字方面的著作,学术性是第一位的。表现之一是学术观点的取舍。例如,“夭”,《源流》指出:《说文》以为“夭者,曲也”,段玉裁更进一步以为“安步则足胻较直,趋则屈多”,“凡行疾则屈脚疾”。《源流》指出,甲骨文“夭”字取象突出了人弯曲而有动感的双手,故徐中舒谓“象人行走时两臂摆动之形”。因此从古文字角度出发,《说文》与段注的解释显然是不对的。表现之二是凡引用他人观点必注明出处,如上举“夭”字取象,引用了徐中舒的观点,就有脚注,还在该篇之末说到:“由于‘歹’作为表义符号常与死亡联系在一起,故在摧残、死亡、灾祸这一层面的意义上,‘夭’字又可写作‘夭’。”此语之下加脚注:“《玉篇·歹部》:‘夭,杀也。亦作夭。’《正字通·歹部》:‘夭,断杀也。’释天》:‘夭,害物也。’毕沅疏证:‘夭从歹旁,俗字当作夭。’”这一脚注不仅表明正文所说的“‘夭’字又可写作‘夭’”是有根据的,同时也给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提供了进一步研究的线索。
其二 语言文字研究与文化阐释相得益彰。
《源流》以字立篇目,每字先辨形音,从《说文》及古文字出发,将其原初字形、原始意义一一道来,在此基础上,对字形的演变、字义的引申与通假等一一进行梳理,使读者对所解释的每一个汉字的来龙去脉一清二楚。这是语言文字研究。所谓文化阐释,则是在辨析汉字形音义的过程中,对与汉字相关的社会生活的发展、文化史的脉络也一一加以说明。
其三 旧学与新知融为一炉。
旧学是传统,是根本,是一切有关古代文献研究的基本功;新知则是新材料、新方法、新知识。《源流》将汉字形音义与汉字文化阐释相结合,同时将旧学与新知融为一炉。
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捧读《源流》,追思往哲。该书主编李玲璞、向光忠两位先生已经离开了我们,而参与编写的作者大多是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学者,正是语言文字学界的顶梁柱。我们有理由相信,汉字演变源流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相关研究还可以继续进行下去,读者还需要更多像《源流》这样的优秀成果。
汉字数量
汉字是语素文字,总数非常庞大。汉字总共有多少字?到目前为止,恐怕没人能够答得上来非常精确的数字。关于汉字的数量,根据古代的字书和词书的记载,可以看出其发展情况。
秦代的《仓颉》、《博学》、《爰历》三篇共有3300字,汉代扬雄作《训纂篇》,有5340字,到许慎作《说文解字》就有9353字了[1],晋宋以后,文字又日渐增繁。据唐代封演《闻见记·文字篇》所记晋吕忱作《字林》,有12824字,后魏杨承庆作《字统》,有13734字,梁顾野王作《玉篇》有16917字。唐代孙强增字本《玉篇》有22561字。到宋代司马光修《类篇》多至31319字,到清代《康熙字典》就有47000多字了。1915年欧阳博存等的《中华大字典》,有48000多字。1959年日本诸桥辙次的《大汉和辞典》,收字49964个。1971年张其昀主编的《中文大辞典》,有49888字。
随着时代的推移,字典中所收的字数越来越多。1990年徐仲舒主编的《汉语大字典》,收字数为54678个。1994年冷玉龙等的《中华字海》,收字数更是惊人,多达85000字。
如果学习和使用汉字真的需要掌握七八万个汉字的音形义的话,那汉字将是世界上没人能够也没人愿意学习和使用的文字了。幸好《中华字海》一类字书里收录的汉字绝大部分是“死字”,也就是历史上存在过而今天的书面语里已经废置不用的字。
有人统计过,《易经》《尚书》《左传》《公羊传》《论语》《孟子》等13部典籍,全部字数为589283个字,其中不相同的单字数为6544个字。[2]因此,实际上人们在日常使用的汉字不过六七千而已。
自然流变
汉字结构
汉字结构上的自然流变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异体字越来越多,也就是说同一个字不同的书写形式越来越多;②笔画的模式越来越多;③书写方式越来越多。
汉字在起源之时,实际上是一幅幅逼真的图画,各个部落甚至各个人在写这些字,或者说画这些画时,都可能不一样,所以每个字的写法有很多种。这种现象在商代甲骨文中仍然非常明显。例如,甲骨文中“尊”字的写法至少有20种,“羊”字写法至少有45种。一个字多种写法相互之间称为异体字。
在汉字结构变革过程中,新的字体取代了旧的字体,旧的字体中各种写法往往同时也被废止了,即消除了许多异体字。但是对于新的字体而言,通过自然演变,在民间又有简化、草化、快写、随便写的现象、要求和趋势,由于各地、各时、各人在简化、草化、快写、随便写时没有统一的规矩,国家又一直没有制定汉字书写的标准,所以一个汉字又产生多种写法,出现了新的异体字。
此外,由于人们对社会和自然的认识不断增长,现有的字往往不够。因此,就会另造一些字来,由于各个时期各个人造的字往往没有经过专门的机构进行审查就流传开来了,有些字实际上是表示同一个意思,这就又增加了异体字出现的机会。
在字体方面,汉字也发生过较大的流变。例如,隶书走上历史舞台不久,其笔画经过自然流变,形成了楷书。宋朝发明了印刷术,为适应印刷,尤其是书刊印刷的需要,笔画发生进一步的自然流变,出现了横平竖直、方方正正的印刷字体——宋体。随看文化事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在西方文字字体的影响下,汉字又出现了黑体、美术字体等多种新的字体,如海报体、综艺体、勘亭流、少女字体、仿宋、扁宋等。这些字体一般用电脑而不是手来“书写”,所以又可统称为“电脑字体”。
此外,为手写之便捷以及书法艺术的开拓,人们还创造出行书和草书等多种书写方式。行书的结构和楷书基本相似。草书的结构虽然和楷书差别较远,但是草书一般只作为一种书法,或者作为一种速记方式,在信息交流中应用较少并常遭排斥。
汉字是是我国古代先民发明的记载工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拥有4500年以上的历史,其使用最晚始于商代,历经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诸般书体变化。
秦统一前,各诸侯国使用的文字各不相同,秦始皇统一中国,李斯整理小篆,“书同文”的历史从此开始。尽管汉语方言发音差异很大,但是书写系统的统一减少了方言差异造成的交流障碍。
三千余年来,汉字的书写方式变化不大,使得后人得以阅读古文而不生窒碍。但近代西方文明进入东亚之后,整个汉字文化圈的各个国家纷纷掀起了学习西方的思潮,其中,放弃使用汉字是这场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
由于汉字书写复杂,这种“汉字落后论”的说法存在了很长时间,认为汉字是教育及信息化瓶颈,并有“汉字拉丁化”甚至废除汉字的推动行为。这些运动的立论以为:跟西方拼音文字相比,汉字是繁琐笨拙的。许多使用汉字国家即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汉字简化,甚至还有完全拼音化的尝试。
世界上只有汉字是唯一的流传至今从未中断的文字,英语等拼音文字现代人看几百年前的书大都看不懂,更别说几千年了。
汉字体系分为繁体字和简体字,前者用于台湾、香港、澳门和北美的华人圈中,后者用于中国大陆和新加坡以及东南亚的华人社区。通常说来,两种汉字书写系统虽然有差异,常用汉字的个体差异不到25%,并且简繁字转换都有规律可循,尤其通过电脑软件转换非常方便,不存在多少交流障碍。
汉字数量
在自然流变过程中,汉字的数量是逐渐增多的,这是因为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人们不断地制造出一些新字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此外,异体字的自然增多也是汉字数量增加的原因之一。
汉字读音
从1200年时期到2015年,汉字的读音发生过一定的自然流变,如上古时期,有一些复辅音,都从汉语中消失了。此外,在音调方面,也有一些显著的变化。长期以来,汉字一直没有一个规范的注音工具,是其读音自然流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汉字字义
从1200时期到2015年,有些汉字的字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汉朝以前,“低”只表示“头向下垂”;汉朝以后,“低”才表示和“高”相反,包括“矮”、“地势低洼”、“声音细小”、“程度差”等意义。
规范化问题
上述汉字的自然流变如果不加以约束、规范和清理的话,将带来严重的混乱。传说中创造汉字的“仓颉”可能是远古时期一个伟大的汉字整理者。周朝史官史籀可能也是一位杰出的汉字整理者。他撰写的童蒙识字课本《史籀篇》客观上起到了规范汉字的作用。上述秦朝以小篆统一中国汉字,也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汉字整理规范运动。其后不久,隶书的出现,进一步规范和简化了汉字。此后,汉代的许慎、唐代的颜元孙、宋代的郭忠恕和张有等都对字形混乱的局面做了一些拨乱反正的工作。此外,始于汉末的反切汉字注音方法和魏晋的韵书,为汉字读音的统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五四”运动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对汉字而言,也是一场大规模的整理和规范过程。在字义方面,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白话文运动的推进,即提倡用口语书写文章,反对用文言文书写文章,废弃了许多汉字在文言文中特有的意义,也使得常用汉字的数量至少减少了很多。
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展简化字运动的同时,也非常重视汉字的规范化运动,这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清理和废除异体字;②统一和规范汉字的字形、笔画、笔顺;③统一和规范汉字的读音。关于这个方面的历史,读者可以参考高更生先生所著的《现行汉字规范问题》一书。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人口的流动急剧增长,文化教育和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全国人民的普通话水平提高很快,很多偏远乡村的老人虽然不会说普通话,但是能听懂普通话。这说明中国人民在汉字的发音问题上统一和规范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发展启示
从上述汉字发展的历史中,我们可以得出两点启示:
(1)汉字的结构可以在短时期内发生巨大的变化
这体现在大篆向小篆的变革之中、小篆向隶书变革之中、繁体字向简化字的变革之中。
(2)汉字的改革是和生产力的大发展相互对应着。
这体现在汉字两大改革活跃时期(秦朝和20世纪)都是发生在生产力大发展的时期。这种现象可以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来解释:汉字本质上是一种生产工具,生产力的大发展为生产工具的革新提供了技术和人文基础,而生产工具的革新将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又满足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此外,生产力大发展和汉字改革都需要中国处于一个相对统一和稳定的政治局面。这也是其原因之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