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河套街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河套街道

中文名 : 河套街道

所属地区:青岛市城阳区

河套街道位于青岛市城阳区西部,胶州湾北岸,地处东经120°09′,北纬36°14′。东邻上马街道,西、北接胶州市营海镇、胶东镇、李哥庄镇,南濒胶州湾。东西最大横距9.4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4.2公里,陆地边界41.63公里,海岸线15.95公里,总面积82.7平方公里。下辖18个行政村。

2003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16000万元,其中完成第一产业增加值45510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4930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5560万元。[1]

位置境域

河套街道南濒胶州湾,隔海与青岛相望;西、北与胶州市营海镇、胶东镇接壤;东与上马街道毗连。东西最大横距9.4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4.2公里,总面积82.7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44平方公里,浅海滩涂及水域面积38.7平方公里。海岸线15.95平方公里,大沽河、桃源河流经域内。

地质

河套地域属胶东丘陵的一部分,位于崂山山脉西北部,胶潍河盆地东南边缘。境内的主要地层为距今约1.37亿年的中生代侏罗系末期,受距今约0.8~1.29亿年燕山运动晚期影响,地壳下降,由火山岩形成波状平原,被第四系覆盖,最后逐次进入以火山岩为基底、第四纪地层覆盖的残丘低地组。

地形地貌

域内地貌,经过长期的地壳运动和沉积作用,形成了丘陵低地组合。地形呈西北、东南微斜分布状态。境域东部、中部为丘陵地带,北部、西部、南部因靠大沽河、桃源河、胶州湾,又形成滨海平原。境内最高处在山角村西北烟台顶(古烽火台),海拔高度为34.7米。

域内共有5道丘陵,总面积约为25.2平方公里,占全街道陆地面积的36.8%。丘陵地势西高东低,多为南北走向,且从北部隆起,向南逐渐倾斜。地质岩性由砂页岩、火山灰岩、安山岩等组成。丘陵顶部浑圆,土层薄而贫瘠,系剥蚀性风化土,水土保持较差,覆盖率较低,而且沟壑纵横,地面起伏不平。

境域的北部、西部、南部,靠近桃源河、大沽河和胶州湾,因长期冲积和海相沉积形成滨海平原(俗称"滩地、洼地"),是境内最低洼地带,海拔在2.8米以下,面积为43.2平方公里,占全街道总面积的63.2%。滨海平原又分为沿河平地、滨海滩地两个微地貌单元。

气候

河套地域属北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因受海洋季风和海潮的影响,空气湿润,温度适中,四季分明,特征突出。春季,气温回升慢,较同纬度的内陆,春天来迟约25天;夏季,湿热多雨,少见酷暑;秋季,空气清新,云淡气爽;冬季,风多温低,极少严寒。一年中,温凉宜人的春秋两季时间较长,炎热夏季较短,冬季虽稍长,但寒流入侵不多见。

自然灾害

河套地域虽属暖温型半湿润性气候,但历史上,海啸、旱、涝、风、雹、虫等较大的自然灾害时有发生。据清同治版《即墨县志》、1990年版《崂山县志》和口碑流传,自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到建国前后的400余年间,危及河套地域较严重的自然灾害约110余次,平均每三年半就有1次灾荒年。在发生的自然灾害年份中,大旱年份占25%、水灾年份占24.6%、虫灾年份占13%、风雹年份占6.3%,因灾害年份连续引发的大饥荒年份占23.4%。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