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油石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油石鄉隸屬於江西省贛州市上猶縣,位於江西省贛州市上猶縣縣城東北部,與社溪、梅水、東山鎮相毗鄰,鄉人民政府駐地距縣城10公里,有梅嶺有機茶公司、油峰制茶廠、花山茶場綠豐牧業仙湖米業、臍橙分級包裝及冷庫儲藏廠等農業龍頭企業,"梅嶺劍綠"獲國家AA級綠色產品稱號。

油石鄉轄9個村民委員會,235個村小組,總人口11614(2010年) 。耕地面積11552.28畝(水田11538畝),人平0.6畝,山地面積9.9萬畝。農業有茶葉、臍橙、生豬等三大主導產業,其中茶種植面積3000畝,臍橙種植面積4000畝,年出欄生豬3萬多頭。 油石鄉2003年底全鄉村村通電,用電戶5300戶,占總數的94%。油石鄉有初級中學1所,在校學生992人,教職工60人;小學9所,在校學生1956人,教職工107人;中心衛生院(所)1所,醫務人員28人,設門診部1個,設院床10張,村醫療站11個。[1]

經濟

上猶縣油石鄉梅嶺村通過成立上猶縣梅嶺有機茶專業合作社的形式,使受天然小氣候環境滋養的茶葉跑火,為梅嶺村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茶合社"解決了廣大茶農的賣茶難問題。每個農戶一年大約可以節省10多個工,400多元,全村一年可節省2500多個工,8萬多元,人均達90多元。"茶合社"以推廣農業新技術為先導,充分發揮農產品品牌效應,增加了農產品的附加值。合作社已擁有茶園面積1.86萬畝,茶葉加工設備65件套,固定資產820萬元,2006年實現銷售收入3650萬元,實現純利潤146萬元,帶動了周邊1.3萬多農戶參與茶產業種植,帶動農戶戶均增收1700元。

2010年終堅持黨中央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二十字方針,以因地制宜、凸顯特色的工作思路穩妥推進新農村建設。籌集整合資金150萬元,重點抓了清溪村盧屋、上謝、田棚、松樹崗和豬麻坑等5個省扶點,在點上着力進行了"三清三改一拆除一綠化"工作。新修並硬化入戶道路10600平方米,硬化主幹道4.9公里,動員農民自行拆除空心房1300平方米和破舊雜房1600平方米;實現改水改廁100%的目標;新增綠化面積1000多平方米。逐步引導農民建立長效保潔機制,農村生活環境大為改善。去年,這項工作取得了全縣新農村建設工作二等獎的好成績。

生態產業逐步壯大,農民收入穩步提高。為策應縣委、縣政府提出的建設"茶葉大縣、油茶強縣"的發展戰略,去年,我鄉積極搶抓優惠政策機遇,做大扶強生態農業產業。在猶石嶂基地新擴張茶葉種植基地面積達到了15000畝;在水村新開發了一個面積5000畝的油茶種植示範基地。目前,全鄉生態農業逐步壯大,其中茶葉面積達到20000多畝,油茶麵積10000多畝,臍橙(柑橘)面積5000多畝,創辦大型養豬場2個,年出欄生豬30多萬頭;鼓勵油峰茶廠投資17萬元新添置了制茶設備,提高了農產品附加值,帶動了農民增產增收。

綜治維穩成效明顯,社會秩序和諧穩定。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信訪維穩工作,通過採取抓好民生工程以解決群眾實際困難、加大普法教育力度以引導農民正當反映合理訴求、強化鄉村幹部責任考核以促進有效調解矛盾糾紛等四大有效舉措來抓好社會綜治維穩工作。去年受理群眾來信來訪21件(次),比上年下降11%,減少了越級上訪、非正常上訪現象的發生,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穩定。

爭資爭項力度加大。2010年我鄉廣開渠道,多方爭資,大力爭取上級部門扶持,全年項目資金達376萬元,主要用於道路交通、水利設施建設和茶葉產業的發展壯大。通過合法融資的手段,順利開啟圩鎮擴張建設工程。目前,已基本完成了土地平整、規劃設計等基礎工作,使我鄉圩鎮人口接納能力大大增強。繼續擴大創業服務年成果,幫助磚廠、木材加工廠等中小企業協調銀企關係,協助解決用工難等問題,確保我鄉工業經濟在不景氣的大環境中還能繼續保持穩定增長。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發展活力不斷增強。計生工作得到提升。據統計,人口性別比為115.38;2010年考核年度共完成"四術" 358例,占任務的117%,名列全縣第一;共為21例家庭申報了國家獎勵扶助,6戶計生戶創辦了計生綠化養老工程。被縣推薦為"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縣"檢查鄉鎮之一,代表縣順利通過了全市計劃生育年度考核檢查。社會保障能力得到加強。全年新農合參合人數21850人,參合率達97%。為800人辦理了農村低保,發放低保金68.2萬元,擴大了農村低保和"五保"對象覆蓋面。文教、衛生事業得到加強。確保適齡兒童100%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繁榮了文化、體育事業,進一步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高度重視和諧平安創建、安全生產,加大食品、藥品監管力度,做好安全飲水工作,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2]

民風民俗

油石鄉

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中秋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團圓節等,因其恰值三秋之半而故名。最早源於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禮制。魏、晉、唐、宋以來,逐漸演變成賞月的風俗。中秋節風俗主要有:

吃月餅:"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那時,它也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到了近代,月餅的製作越來越精細,餡料考究,外型美觀,在月餅的外面還印有各種精美的圖案,如"嫦娥奔月"、"銀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以餅之圓兆人之常生,用月餅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都成為天下人們的心愿,月餅還被用來當做禮品送親贈友,聯絡感情。

故事傳說:有關中秋節的傳說有很多版本,主要有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有的悲涼淒楚,有的美麗動聽。

賞月:《上猶縣誌》載:"俗謂之賞月可以明目"。中秋節吃過晚飯後,各家各戶男女老幼喜氣洋洋,擺上月餅、花生、柚子、瓜子之類焚香祈禱,一家人團坐分吃月餅、飲茶,共享無倫之樂。

迷信:中秋節不能用手指月亮,否則耳朵會爛掉。萬一不小心指了,就得對着月亮說"月光娘娘,十指長長,刀子拿還你,耳朵拿還捱",這樣說了月亮娘娘就不會割耳朵了,指月亮的人自然也就不會爛耳朵了。通常看見有人耳朵爛了(其實可能就是凍瘡吧),就說那人肯定是用手指了月亮。以現代人的知識,這是一種膚淺的謬論,但從正面的意義來看,長輩是教導小孩對月亮尊敬,也就是對天地神明、對大自然日月星辰的尊敬。[3]

旅遊資源

油石嶂

上猶縣城西北面二十多里的地方,有一座拔地而起,高聳入雲的大山,名叫油石嶂。

傳說油石嶂是由一個叫勤小二的水牛化成的;中間的山坳就是被打斷了的脊樑,那兩個相通的石洞是被拉斷了的牛鼻子。當年出的油和米是牛的淚水和脊髓變的,上的樹林是牛毛變的,而那清泉就是牛的血汗變成的。

大小園

大小園位於上猶縣的中部偏東,居油石鄉的西北部,呈西北-東南狹長形,東南連梅嶺村,北接寺下鄉的壇前村和泥坑村,西鄰梅水鄉的聯群村和上坪村,村委會駐地大園,距縣城約25公里。

大小園境內群山環繞,多為山地,且較為陡峭,其間有四個較大的盆地,分別是大園村、小園村、鄧屋場和棟腦村,平地多是良田,山坡地多是梯田;梯田以上依次是油茶林、杉木松木林和灌雜林、茅草等,少部分山地還有毛竹林,其中油茶林種植面積最大。

村子西北部的蓮花碗是本村的最高峰,主峰海拔為832.1米,因山形似碗中蓮花而得名,是油石、寺下與梅水的分水嶺。境內的油石河(大小園段村民稱之為大河)發源於大園棟腦石獅子山,大小園段落差較大,自西北流向東南,出村後流經油石鄉的梅嶺、水村、新田、塘角、東山鎮的上廣田、下廣田、沈坊、東門,匯入上猶江,是油石鄉的母親河,全長25.4公里。小園村口建有羅星灣兩級高水頭髮電站,現在已併網發電。[4]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