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泰山区位于山东省中部,是泰安市委、市政府驻地,全市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旅游中心。全区辖5个街道办事处、2 个乡镇。 总面积287平方公里,总人口61万。 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寒暑适宜,光温同步,雨热同季。北邻泉城济南,南接孔子故里曲阜,处于“一山、一水、一圣人”旅游热线中间。
泰安市泰山区历史悠久,富饶美丽,公元前五千年已进入大汶口文化的繁盛期。秦汉以来,屡经沿革,历尽仓桑,西汉初置泰山郡、金设岱岳镇、清设泰安府。人烟阜盛,风物繁千,交通便利。改革开放以来,泰安市泰山区社会经济和城市综合实力迅速增强,全区已形成工业门类齐全、协调发展的工业体系和以服务于城市为目的的城郊型农业体系。泰山区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人才荟萃之地,而今科教兴旺,文化繁荣。辖区内现有各类大专院校14所。泰安市泰山区对外经济贸易快速发展。利用外资稳步增长,进出口贸易日趋活跃,对外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大幅度增长。[1]
泰山脚下的泰安市泰山区,已由旧时帝王封禅驻足之地,发展成为既有绚丽的古老文化,又有壮美的现代文明,集工商、金融、科技、文化和旅游为一体的开放城市。 中文名泰山区行政区类别市辖区所属地区山东省泰安市地理位置泰安市中部面积336.86 km²下辖地区泰前街道、财源街道、省庄镇等政府驻地东岳大街电话区号0538邮政区码271000气候条件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人口数量62.24 万著名景点泰山,岱庙车牌代码鲁J行政代码370902
位置境域
泰山区为泰安市辖区,位于泰安市中部,北依泰山。东西南三面与泰安市岱岳区搭界,北部与济南市历城区、长清区毗连。1985年,地理坐标为北纬36°08′~36°20′,东经116°58′~117°13′,南北长23.75公里,东西宽22.3公里,总面积287.88平方公里。1999年6月区划调整,地理坐标为北纬36°05′~36°20′,东经117°03′~117°13′,南北长28公里,东西宽24公里,总面积336.86平方公里。
地貌
泰山区地处泰莱向斜盆地的西部边缘,北依泰山,南濒大汶河,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泰山风景名胜区,山峦起伏,高山幽谷,海拔200米以上,最高海拔(泰山玉皇顶)1532.7米,为山东省第一高峰。西南部地形起伏,为低山丘陵,海拔170~200米。东南部为大汶河冲积平原,地形较为平坦,海拔130米上下。中部为泰山山前冲洪积平原,海拔200米以上下。 泰山区的山脉主要有泰山、蒿里山等。
泰山区境内河流为雨源型山溪性河流,属黄河流域大汶河水系。均为季节性河流,主要河流有牟汶河、芝田河、柴草河、奈河、泮汶河、三里庄河等。泰山主峰以北大津口一带是石汶河西支流至麻塔河的上源控制面积。
气候
泰山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多年平均气温13.2℃。多年平均降水量803.7毫米。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泰山区土地总面积为33686.91公顷。其中,耕地10841.62公顷,园地4180.85公顷,林地7576.59公顷,城镇及工矿用地7386.98公顷,交通用地1293.47公顷,水域占地1522.35公顷,未利用土地885.05公顷。总面积中,山地8836公顷,占26.23%,丘陵3318公顷,占9.85%,平原19591公顷,占58.16%,水域1941公顷,占5.76%。
矿产资源
已查明的矿种有11种,主要有泰山花岗石、辉绿岩、蛭石、滑石、河砂、砖瓦粘土、石灰石、矿泉水、地热、油页岩、金等,总储量200亿吨。
水资源
全区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6957万立方米,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8000立方米,扣除地表水和地下水转化的重复部分,多年水资源总量为12066万立方米。河流有天津河、芝田河、冯庄河、梳洗河、渿河、泮河,均源于泰山山谷。河道总长150公里。流域面积290平方公里。
植物资源
泰山区境内共有植物133科,550属,1037个种,68个变种,3个亚种,8个变型,20个栽培变种,其中野生种814个。按门类划分蕨类植物13个科,21属,49种;被子植物115科,434属,814种。植物中木本68科,167属,439种,其中乔木44科,83属,228种;灌木36科,72属,184种;藤木11科,16属,32种。近年新种植植物有泰山苋、泰山柳、泰山韭、泰山鳞毛蕨、泰山花楸等。
动物资源
兽类有20余种。野生兽类常见的有刺猬、狐狸、獾、兔、褐鼠、狼、蝙蝠、山狸子、穿山甲等。鸟类有140余种,留鸟占40%,夏候鸟占30%,冬候鸟占3%,旅鸟占27%。昆虫类有1000余种,鱼类有50种,常见的有鲫鱼、鲢鱼、鲤鱼、青鱼、草鱼、黄鲴、鳜鱼、团头鲂、三角鳊、罗非鱼、棒花鱼、鲶鱼、泥鳅、白条、黄鳝、梭鱼、黑鱼等及泰山独有的珍贵鱼种泰山赤鳞鱼等。
人口
2003年,全区总人口62.09万人,男女性别比106.7:100。人口出生率为8.28‰,死亡率为3.22‰,自然增长率为5.06‰。人口密度为1830人/平方公里。2007年末,辖区内总人口62.98万人,非农业人口50.32万,农业人口12.6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8.85‰,死亡率为2.76‰,自然增长率为6.09‰。男女性别比104.8:100,人口密度为1867人/平方公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