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海墓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洋海墓群位於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鄯善縣吐峪溝鄉洋海夏村、吐魯番盆地火焰山南荒漠戈壁地帶。墓地分三區。一區位於西部,東北西南向,南部略寬,從南向北逐漸變窄,中部寬45米,南北長350米,面積1.575公頃。有墓葬1000餘座。二區位於一區以東,東北西南向,呈長方形,長300米,寬80-100米,面積2.58公頃。有墓葬1500餘座。三區位於二區以南,南北向,南北長150米,東西寬100米,面積1.5公頃。有墓葬500座左右。
墓葬均為先挖豎穴,墓口有蓬蓋物。年代銜接緊密。2003年對其進行考古發掘,出土大量文物[1]。時間大概從前12世紀到公元紀年前後,和後期的交河故城可能為同一文明,可能是葡萄、小麥由西向東與黍由東向西的交匯點。
墓群概述
洋海古墓群位於新疆吐魯番地區鄯善縣吐峪溝鄉洋海夏買里村北約1.5公里,火焰山南坡的戈壁地帶上。墓地主要分布在相對獨立的三塊略高出周圍地面的台地上,台地呈現長條形,南北走向,南高北低,微有緩坡。總面積5.4萬平方米。三塊台地相對隔離,上面均布滿墓葬,分布特徵、墓型均有較大差別,故分為Ⅰ、Ⅱ、Ⅲ號墓地。 2006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分布情況
洋海古墓葬根據分布,可分為東西兩片墓地。墓葬形制有長方形豎穴墓、土壞墓室或二層台、墓斜坡土洞墓[2]。
東片墓群為豎穴墓及豎穴偏室墓,屬青銅時代後期至早期鐵器時代。出土文物豐富,主要有石器、陶器、木器、毛織等生活用品及狩獵工具,晚期墓葬中有壁畫、文書等物品,是吐魯番史前最具有代表性的古墓地之一。
西片墓群規模大,以晉唐時代墓葬為主。面積達10平方公里。以斜坡墓為主,反映不同的文化特徵。出土的文書反映當時的民族、宗教、政治、文化及民間交易、生活習俗等,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研究價值。
學術價值
洋海古墓葬是吐魯番地區古墓群之一,其出土的大量文物具有濃郁的地方文化特徵,有較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獨特的文化藝術價值。
發倔經歷
1981年冬,新疆火焰山南部的一位村民在遠離村莊的戈壁灘上挖鑿坎兒井時,刨開了一個驚人的發現,原本是挖掘地下暗渠的鐵鍬卻不經意的打開了一座年代久遠的古墓。時至今日,這裡已經成為新疆目前發現的最大、最密集的古墓群之一。
負責洋海墓地挖掘的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呂恩國研究員說,「根據墓葬的密度我們估計了一下,被盜和已搶救性挖掘的墓葬在1100座左右,沒有挖掘的還有千座以上。」
考古人員在1003年搶救性挖掘中發現,早期墓葬距今3000年上下,晚的也距今2000年以上,其使用時間跨度竟達千年。
視頻
洋海墓群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吐魯番洋海墓地還有多少秘密 ,搜狐,2019-06-12
- ↑ 迷失在火焰山下的洋海人 ,搜狐,2020-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