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地貌
海岸地貌 coastal landform 海岸在構造運動 、海水動力、生物作用和氣候因素等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各種地貌的總稱。
第四紀時期冰期和間冰期的更迭,引起海平面大幅度的升降和海進、海退,導致海岸處於不斷的變化之中。距今6000~7000年前,海平面上升到相當於現代海平面的高度,構成現代海岸的基本輪廓,形成了各種海岸地貌。
根據海岸地貌的基本特徵,可分為海岸侵蝕地貌和海岸堆積地貌兩大類。侵蝕地貌是岩石海岸在波浪、潮流等不斷侵蝕下所形成的各種地貌。堆積地貌是近岸物質在波浪、潮流和風的搬運下,沉積形成的各種地貌。按海岸的物質組成及其形態,可分為沙礫質海岸、淤泥質海岸、三角洲海岸、生物海岸等[1]。
在海岸地貌的塑造過程中,構造運動奠定了基礎。在這基礎上,波浪作用、潮汐作用、生物作用及氣候因素等塑造出眾多複雜的海岸形態。波浪作用是塑造海岸地貌最活躍的動力因素。海岸在海浪作用下不斷地被侵蝕,發育着各種海蝕地貌。被海浪侵蝕的碎屑物質由沿岸流攜帶,輸入波能較弱的地段堆積,塑造出多種堆積地貌。在熱帶和亞熱帶海域,可有珊瑚礁海岸;在鹽沼植物廣布的海灣和潮灘上,可形成紅樹林海岸。生物的繁殖和新陳代謝,對海岸岩石有一定的分解和破壞作用。在不同的氣候帶,溫度、降水、蒸發、風速不同,海岸風化作用的形式和強度各異,使海岸地貌具有一定的地帶性。
目錄
研究簡史
19世紀以前,海岸地貌的研究處於地形描述和積累資料的初始階段。1919年,D.W.約翰遜的《海岸過程和海岸線發育》,開闢了海岸地貌的專門研究。20世紀40年代以來,海岸地貌研究進入動力機制研究階段。蘇聯В。П.津科維奇的《海岸發育的基本理論》(1962),從動力學觀點闡明海岸侵蝕和堆積地貌的形成機制。英國C.A.M.金的《海灘與海岸》(1972),系統地記述了海岸地貌發育的動力過程。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海岸地貌研究已從定性的描述向着定量的方向發展[2]。
研究意義
世界海岸線長約44萬公里,中國海岸線長達18000餘公里,島嶼岸線為14000餘公里。在漫長的海岸帶蘊藏有極為豐富的礦產、生物、能源、土地等自然資源。自古以來,海岸帶是人類活動的地區,這裡遍布工業城市和海港,不僅是國防前哨,而且是海陸交通的樞紐、經濟發展的重要基地。因此,從事海岸地貌的研究,掌握海岸的演變過程,預測海岸的變化趨勢,對港口建設、圍墾、養殖、旅遊和海岸能源等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視頻
海岸地貌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海岸侵蝕的地貌特徵有哪些,佰佰安全網,2018-3-23
- ↑ 高二地理新教材上冊備課資料 地貌資料集 海岸地貌 海岸地貌,道客巴巴,2012-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