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海河鎮因河而得名,位於江蘇省鹽城市,黃海之濱的射陽縣,百裏海河從鎮中流過。全鎮130平方公里的面積,8萬多人口,14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是射陽縣較大的鄉鎮之一。南臨鹽城機場,東靠射陽港口,西枕204國道,射阜淮線省路貫穿全鎮,海、陸、空交通便捷。海河鎮地勢平坦,溝河縱橫,排灌自如,旱澇保收,為鹽城第一產糧大鎮,第一果品大鎮,為全國無公害梨果生產基地。海河鎮勞動力資源豐富,其受教育程度和技術水平較高。[1]
地質特徵
海河鎮地下水主要賦存在第三紀和第四紀鬆散沉積物中。含水層受古沂沭河和古淮河兩大水系共同作用而形成,含水介質顆粒較細,富水性相對較差。其具有供水意義的含水岩組為第Ⅱ、Ⅲ、Ⅳ承壓含水岩組。第Ⅱ承壓含水岩組:由3-6層砂層組成,單層厚度均不超過10米,含水層總厚度10-50米,其中千秋──省臨海農場以北,通洋──合興── 洋馬以東的大部分地區,單井湧水量500-1000立方米/日;水礦化度介於0.5-1.5克/升,為淡水和微鹹水;水型由HCO3-Na型和CL.HCO3-Na型組成。 第Ⅲ承壓含水岩組:頂板埋深170-230米,底板埋深190-280米,西淺東深。該層組由4-6層薄砂層組成,總厚度10-40米,自北向南逐漸增厚,黃尖、新洋一帶超過30米。單井湧水量介於500-1000立方米/日;地下水礦化度小於1克/升。第Ⅳ承壓含水岩組:岩性以中細砂、中砂、 細砂為主,頂板埋深220-300米,含水砂層厚5-30米,洋河、黃尖附近達30-33米。單井湧水量可達1000-2000立方米/日,該層水均為礦化度小於1.0克/升的淡水。[2]
經濟發展
無公害梨果生產基地
海河鎮地勢平坦,溝河縱橫,排灌自如,旱澇保收,為鹽城第一產糧大鎮,第一果品大鎮,為全國無公害梨果生產基地,年產果品5萬噸,水稻4萬噸, 皮棉10萬擔;海河鎮養家禽、家畜的歷史悠久,年產雞、鴨、鵝100萬隻,生豬5萬頭;水產品資源極為豐富,年產淡水魚5萬噸、 南美白對蝦5000噸,螃蟹、甲魚的養殖早已名聞遐邇。海河鎮通過推廣科學技術,培植產業典型,擴大種植規模,加大宣傳力度,創新銷售方式等,提高了海河梨果在全國的知名度,增加了銷量,「金可梨」、「三水梨」、「 豐水梨」、「 幸水梨」、「 黃金梨」等優質品種梨雖然價格高於普通梨,但在全國各地仍供不應求。2008年共生產梨果5萬噸,實現年銷售收入近億元,為農民人均增收1800元。
工業基礎雄厚產業分布廣泛
海河鎮的工業基礎雄厚,產業分布廣泛。主要有紡織、機械、電子、食品、塑料五大行業,近百家企業,年產值近5億元,利稅2000萬元。產品不僅走俏國內市場,在日本、 美國、西歐、 東南亞等發達國家和地區也占有一定份額。
勞動力資源豐富,受教育程度較高
海河鎮勞動力資源豐富,其受教育程度和技術水平較高,適應現代企業各種高新技術的操作需要。海河鎮堅持外向開拓、科技興鎮戰略,歡迎和鼓勵境內外客商來鎮興辦各類企業,重點發展現代紡織、塑料製品、飼料加工、精細化工、綠色食品、電子信息、農副產品加工等新興產業。[3]
招商引資
海河鎮招商引資工作取得豐碩成果: 太倉客商投資2000萬元新上1萬錠 環錠紡和100台劍杆織機項目落戶海河;黨委書記徐陽林一行三上哈爾濱,與客商簽訂了投資5000萬元興建5000錠亞麻紡紗項目;射陽縣銀旺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曾正本以商招商,和外地客商合股投資1980萬元新上的5000錠棉麻混紡項目已進入機械設備安裝調試階段;客商倪先生投資2000萬元新上的棉紡項目日前同鎮政府正式簽約。另外,海河鎮8個投資200萬元至1000萬元的中小型項目也全部入園;由 哈爾濱、 浙江、 杭州等地客商投資千萬元以上的4個跟蹤項目目前正在洽談之中。 海河鎮不斷完善全民招商、全力招商體制和網絡。鎮三套班子成員分成6個招商小組,對意向投資超500萬元的10多個項目分工跟蹤洽談,同時每人交納5萬元以上的風險抵押金。鎮機關、單位所有吃財政飯的工作人員每人落實了提供3條以上有價值的招商引資信息任務,任務完成情況與年工資的5%掛鈎。海河鎮還出台和修改、完善了關於土地出讓、稅收等方面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吸引客商投資,並投入500多萬元對集鎮道路和園區進行改造,着力加強硬環境建設。
2008年縣委擴大會議召開之後,鎮黨委、政府組織班子成員、工商戶代表、村組幹部和農民代表100多人到 東台、 大豐、 建湖、 濱海等地考察學習。大家目睹各縣?市?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工業發展態勢和日新月異、如火如荼的城市及開發區建設形勢,找到了差距,感受到了壓力,激發了加快新一輪工業經濟發展的信心和決心。為搶抓機遇,越位爭先,確保海河工業經濟實現大跨越、大發展的目標,海河鎮對招商引資工作作了三方面調整。一是調高技改投入指標。縣委、縣政府下達海河鎮4000萬元工業項目投入指標,海河鎮已達到了7000萬元。為了加快越位爭先的步伐,海河鎮把指標調到8000萬元到1億元。二是調優園區建設環境。海河鎮抓住連鹽高速公路在本鎮東部過境的契機,沿329省道將工業園區向東推進,靠攏連鹽高速公路,將重心移至交通便捷的十字路邊,新開發2000畝園區用地,爭取6個月內完成「五通一平」,增強園區的吸引力和競爭力。三是調強招商引資隊伍。2003年下半年,他們派出三分之二的機關幹部抓招商,強化駐點招商,利用建鎮10周年慶典契機全力招商。
在全力引進大項目入園的同時,海河鎮沒有忘記把入園的項目再盤大, 這是海河鎮黨委、政府對招商引資工作的獨到見解。對入園的企業他們不是船到碼頭撒手不管,引商為的是安商、富商和富民。總投資500萬元、投產僅一年的雅鳴塑業有限公司產品適銷對路,供不應求,鎮領導多次幫助他們分析市場行情,邀請他們一同外出考察,積極引導他們擴大再生產。不久該廠再次投入550萬元新上了 塑料彩印新技術這一項目,產品深受客戶青睞,產品訂單一直簽到6個月以後。射陽縣銀旺紡織有限公司的老闆很想再擴大生產,但是缺乏資金,鎮主要領導得知這一信息後,除了幫助他貸到一大筆發展資金外,還幫他出謀劃策,最終這位老闆與外地客商合股投資1980萬元,使技術、資金得到了有效的整合,生產能力和經濟效益成倍增長。鎮政府牽頭組織企服中心和人力中心等單位為這兩家企業招收了250名素質較高的企業用工。[4]
公益事業
射陽縣海河鎮申報用於2.6萬畝土地復墾項目的3298萬無償資金已由國土資源部撥付到該鎮指定賬戶。海河鎮已引進1億多元資金用於興辦公益事業,成功探索出一條稅費改革後興辦好公益事業的新路子。海河鎮黨委一班人本着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宗旨,全方位引資發展鎮村公益事業。改善和創造自身條件,引進大的項目資金。海河鎮海河鎮共爭取到6000多萬元資金,對3萬多畝土地進行了復墾 ,淨增耕地3000多畝。4700多萬元的三期土地整理項目資金正在積極的爭取之中。海河鎮還先後引進國家、省、市、縣撥付的敞口封閉工程、集鎮建設工程、農業設施投入工程、農村公路建設工程等專項資金2000多萬元。組建引資 網絡,向上級財政部門和有關納稅單位引資。制定了相應標準的引資獎項,充分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
共引進資金1000多萬元。組織宣傳發動,籌集社會捐資。通過向特困學生獻愛心、搶修十八烈士陵園、為家鄉鋪路作貢獻等多種捐款倡議活動,籌措社會捐助資金300多萬元。在北京創業的海河籍人士李玉國先生一次性就捐款100萬元,支持家鄉鋪築水泥公路。[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