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澄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海澄镇,位于福建省南部,属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地处九龙江下游汇海之滨。原为海澄县,史称“月港”,明代时期是中国对外贸易的著名港口、闽南一大都会,素有“小苏杭”之美誉。“市镇繁华甲一方,港口千帆竞相发”是其生动的历史写照。1960年,海澄县与龙溪县合并为龙海县,1993年龙海“撤县设市”,设立县级龙海市(漳州市代管)。2017年,行政区域面积7037公顷,常住人口73055人 。[1]
中文名: 海澄镇
别 名: 月港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福建省漳州龙海市
地理位置: 九龙江出海口南岸
面 积: 7037 公顷
下辖地区: 大埕、城内、溪头3个居委会和山后、豆巷等19个行政村
电话区号: 0596
气候条件: 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
人口数量: 73055人(2017年)
著名景点: 晏海楼、城隍庙、海澄文庙等
机 场:厦门高崎机场
火车站: 角美站、漳州站、厦门北站
车牌代码: 闽E
目录
概况
龙海市辖镇。位于市境中部,九龙江下游入海处。辖4个社区、19个行政村。古埠月港为明代四大商港之一。G15沈海高速公路过境。
沿革
原为海澄县治。1955年置城关区,1958年建黎明公社,1959年更名莲花公社,1963年改海澄镇。1996年,辖大埕、城内、溪头3个居委会和山后、豆巷、玉枕、屿上、黎明、溪北、罗坑、和平、下埭、合浦、内溪、珠浦、河福、上寮、仓头、前厝、崎沟、埭新、内楼19个行政村。
【2013年代码及城乡分类】350681101:~001 111城内居委会 ~002 111溪头居委会 ~003 111大埕居委会 ~004 111华阳居委会 ~201 111山后村 ~202 111豆巷村 ~203 220玉枕村 ~204 220屿上村 ~205 220黎明村 ~206 220溪北村 ~207 220罗坑村 ~208 220和平村 ~209 220下埭村 ~210 220合浦村 ~211 220内溪村 ~212 111珠浦村 ~213 111内楼村 ~214 220河福村 ~215 111上寮村 ~216 111仓头村 ~217 111前厝村 ~218 111崎沟村~219 111埭新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海澄镇地处九龙江下游江海之滨,位于闽南金三角开发区中心,东面与招商局中银漳州经济开发区相距10公里,西面接龙海市区石码镇(1993年已列为龙海市区的重要组成部份),北面与厦门市隔江相望。
气候环境
全镇平均海拔10.6米,年降雨量1400毫米,年平均气温15℃-20℃,终年无霜,是典型的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光温水热条件极适宜农作物生长,享有“闽南大温室”美称。
经济概括
按照“统一规则,规模开发,滚动发展”的原则,加快现有园区的整合和开发。全镇工业区基本形成“一区三园”的发展格局,总规划面积1600亩,基本实现“三通一平”,并配备专用电网。目前,已开发面积800亩,共有52家企业入住,总投资额227100万元;主要项目有纺织、饲料、木业、家具、果蔬速冻、金属、服装、机械、船舶等行业。2003年,园区实现社会经济产值5.841亿元,其中,工业产值5.7495亿元,分别比2002年同期增长10.4%和10.5%。为加强对工业发展的园区领导,海澄镇成立工业发展领导小组,由一名党委副书记任常务组长。层层建立岗位工作责任制和考核评比奖罚责任制,用足用活各种优惠政策,执行“无费区”管理,努力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全镇可供开发滩涂面积1万亩,淡水养殖面积5000亩,耕地面积3.4万亩,是全省高产粮食生产区。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的发展,已形成马铃薯、豉豆两个万亩生产基地,培育了香蕉、花卉等一批新兴产业。海澄镇坚持以“以农稳镇,以工立镇,依区建镇,依港强镇”的发展路子。借助自身区位优势,抢抓机遇加快发展。2003年,全镇社会总产值达到33.4亿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8.86%;农民人均纯收入4008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4.1%。实现财政收入1429.6万元。其中,国税收入274万元,地税收入369万元(地方级收入)。农业综合开发步伐不断加快,目前,全镇已形成了以“毛豆生产、马铃薯栽培、养虾育虾”为主的三大特色产业,建立起八大特色生产基地,两个万亩生产连片,正朝着区域化布局、规范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目标迈进。1992年,海澄镇被漳州市列为“对台对外农业技术合作与交流重点区域”。1994年,海澄成为龙海市“对台农业引进合作示范区”重点乡镇。2001年,海澄镇被列为福建省现代农业先行镇;在工业企业方面,初步形成“以食品加工为支柱产业,建筑建材为重点行业”的企业发展格局。2003年,乡镇企业、工业企业产值分别为31.9亿元和20.7亿元,分别比2002年同期增长9.9%和10.2%;第三产业以码头仓储业为带动迅速发展。至目前,我镇已拥有各类性质(杂货码头、石油专用码头、煤和矿产运营码头、客运码头、陆岛码头)已建在建码头9个、泊位14个,2002年的吞吐量达200万吨。码头业带来运输、维修、装卸、餐饮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繁荣,增加群众就业,带来农民劳务收入的提高。海澄镇招商引资工作主要围绕“四个经济圈”,一是“以码头群开发为主的临海经济圈”。海澄镇有海岸线长14公里,已拥有杂货码头、油码头、煤码头、客运码头、陆岛码头等9个码头。其中,海隆码头、普贤码头可停泊3000吨级海轮。货轮可直通香港、上海、厦门、汕头等地,码头业的开发潜力大。同时,随着海隆、亿源、陆岛.建荣等几个码头的相继建成投产,还可带动仓储、运输业、水产养殖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海澄镇正在努力打造现代化的物流中心;二是“以新区建设为主的商贸经济圈”。随着市区东移,山后至豆巷2.8公里省道两边新区正在加紧规划建设,这一地带是未来龙海大市区的中轴大街,有市级行政用地、商贸商住、城市绿化景观、工业小区等规划建设项目,我镇将紧密配合市里东部发展战略的实施,做好规划设计,承接建设项目,发动民间投资,扩大外引内联;三是“以园区建设为主的工业经济圈”,工业小区水、电、路、排污等基础设施完善,园区工业发展初具产业规模,加上海澄镇及周边地区劳力、农产品资源丰富,可引进食品、饲料、机械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四是“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农业经济圈”,海澄农业基础相当厚实,农业生产走在全市前列,现已形成以“毛豆生产、马铃薯栽培、养虾育虾”为主的三大产业。年产马铃薯1.8万吨以上,现已逐步形成了以溪北村为中心的马铃薯产区市场,有种植大户140户,产品营销大户40多户,年营销马铃薯1.5万多吨。产品远销山东、上海、杭州、南京、宁波、南昌、汕头、广州等国内大城市。丰富的农业资源,非常适合农业企业的投资办厂。海澄镇坚持以“以农稳镇,以工立镇,依区建镇,依港强镇”的发展路子。借助自身区位优势,抢抓机遇加快发展。2003年,全镇社会总产值达到33.4亿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8.86%;农民人均纯收入4008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4.1%。实现财政收入1429.6万元。其中,国税收入274万元,地税收入369万元(地方级收入)。农业综合开发步伐不断加快,目前,全镇已形成了以“毛豆生产、马铃薯栽培、养虾育虾”为主的三大特色产业,建立起八大特色生产基地,两个万亩生产连片,正朝着区域化布局、规范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目标迈进。现已有福龙冷冻食品,亚细亚、龙贤果蔬、安利达食品、亿松等多家农业企业相继落户。
社会事业
基建
拥有日供水量3000吨的自来水厂和日流量达2万吨的北溪引水系统,11万伏的输变电站、工业小区配备专用电网。区域内金融机构网点齐全,中行、工行、建行、农行、农村信用社等国家银行均驻点营业。
医疗
市第二医院、镇卫生院等完善的卫生医疗服务网络。
教育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拥有一所技术中专,三所中学(其中龙海二中为省级重点中学),21所小学,一所公办幼儿园。镇文技校是省级先进单位,镇文化站列入全省特级文化站、芳草计划点。
风景名胜
海澄镇古称“月港”,至今还保存有晏海楼、观海寺、孔子庙、城隍庙、萃贤坊等一批古月港文化旅游的宝贵资源,可开发古月港文化游专线。
晏海楼
晏海楼作为明代月港(海澄)兴衰的象征,它吸引着不少当时的文人墨客,登临怀古,赋诗酬唱。现存乾隆版本《海澄县志》就记载着明清两朝的名人诗赋,如张燮的《晏海楼》七律诗,詹明章《晏海楼赋》等。现存晏海楼有顶层,高约30米,对角宽约8米。登上四楼,凭栏远眺,壮丽山河,尽收眼底。晏海楼又名八卦楼,它象一座宝塔矗立在龙海市海澄镇东北角古月港的港口附近。初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余年。原系一座军事望台,今为龙海市名胜古迹之一。
城隍庙
城隍庙据《海澄县志》记载,海澄设县于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建庙后,经过两次较大规模的修葺:即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知县梁兆阳重修;清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知县王作霖再修。城隍庙为三进三殿,主体硬山式建筑,庙群保存相当完好。庙为座北朝南,广场宽敞,规模颇大,木雕艺术,占雅别致,亦颇壮观,与北边宴海楼,西边文庙,联映成群,气势辉煌。
海澄文庙
海澄文庙位于海澄镇豆巷村,即龙海二中校内。建于明隆庆元年(1567年),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明崇祯、清康熙、雍正、乾隆、民国时期及建国后多次修葺。庙坐东北朝西南,依次为伴池、大成门、月台、大成殿、崇圣祠。占地面积1005.53平方米。
萃贤坊
萃贤坊位于海澄镇中山路42~44号居民住房门口,是明嘉靖己酉年(公元1549年)龙溪知县林松、县丞刘宗用为赞誉弘治甲子科吴元、正德丁卯科林浩、庚午科张贺、癸酉科陈英、丙子科陈令、嘉靖戊子科高宽等相继考中进士的业绩而立。为石仿木结构,四柱三门式,单檐庑顶,正脊微弧,正吻为鱼尾状,正楼柱头用“丁”字拱出两跳挑檐承托屋顶,补间斗拱为二斗三升式。保存较好,但北进次间被民房圈砌。
县城遗址
海澄置县后,县治地在月港。县署,隆庆元年建,址在月溪东岸(今海澄镇民政路27号),占地长四十五丈,阔二十五丈,四围土墙。主建筑分为正堂、二堂、三堂、内堂四进。四堂的周围设军器库、粮饷库、号房、库书房、幕厅、书斋、书吏房、架阁库、延宾馆、牢狱、谯楼等。至清乾隆年间,先后修建二堂、内堂、谯楼及大堂。县署大门外建有旌善亭和申明亭(在今月港公园,已废)。其它公署有:龙亭库,县丞署,典史署,海门巡检司署,岛美巡检司署,海防馆,圭屿公馆,安边馆,游击署,守备署,左哨千总署,右哨千总署,左哨头司把总署,右哨头司把总署,左哨二司把总署,右哨二司把总署,军器局。隆庆元年(1567年)海澄城池连结为三堡:东北一带修葺一土堡,西一带沿月溪筑灰土堡与土堡相连,南一带草坂堡附之。四年,撤草坂堡,五年始建石城,六年建成。城周长522丈,高2.1丈。辟四门:东门“清波”,西门“环桥”,南门“扬威”,北门“拱极”。共有3个月城,12个窝铺,2045个垛口。又于新亭辟小东门,便利往来。海澄城池自明万历六年(1578年)至清乾隆二年(1737年),历经九次维修。其中万历十年(1582年)在县治东北跨城筑晏海楼,今尚存遗址。城池毁于民国时期。
海澄镇
如今,锦歌还依然深受海澄群众喜爱。特别是在夏天,海澄的桥头、草地、公园里,到处都可听到动听的锦歌声。
特色美食
辇宝饼
辇宝饼是海澄小吃中糕饼类的首选,档次较高。它有三个名称:即辇宝饼、展宝饼、两宝饼。称辇宝饼者,因其饼形似赌具辇宝,各家制法大小不一,价钱也不一致,大体上呈正四方形、六面,每而每边长约4厘米,每面面积约16平方厘米,每块体积约64立方厘米,饼皮厚约0.3厘米。称展宝饼者,因其表皮、内馅营养分高,有利养生。多少年来,老幼、翁妪都喜欢品尝。辇宝饼原料有绿豆、面粉、肉油、蔗糖。首先须将绿豆洗涤去污,再用清水浸泡约7-8小时左右,一般是晚上10时前后开始浸泡,隔天清晨捞起,然后用石磨碾磨,石磨不是上、下磨面紧贴一起,而是有一定间隔,即石磨木质轴心比一般石磨轴心略高,其高度要求绿豆通过碾磨,能擦去绿豆表皮而不损及绿豆心,碾磨后将绿豆皮冲洗干净,一般要经过二次筛洗才能去尽,取绿豆心磨碎煮熟煮烂,搅拌蔗糖充当饼馅。又取面粉加水加糖,渗入适量猪油搅拌均匀成糨糊状做饼皮,大约每10斤饼料配上5斤蔗糖,饼皮饼馅甜度一个样。做成饼形后再放置平底煎盘上,用木炭文火煎熟呈暗棕色。由于辇宝饼香甜、油润、苏松,一上口就令人难于舍弃,加上配料养人,历来也成为请客、馈赠的上品,至今仍是澄、码一带的名优糕饼。
双糕润
月港民间每逢岁时节日,婚庆喜事,无不蒸制糯米糕,民间称之为“甜果”,参配红糖者叫“红甜果粿”,参配白糖者叫“白甜”,“红白甜”各有特色。据乾隆版《海澄县志、卷十六坊里》载:“县口市南市在岐街、东市在新路口,西市在亭下街”,今统称中山路,建县时是一条东往漳浦,西走龙溪的重要衢道,东、西段各树立一座石牌坊,东段新路口称“萃贤坊”(今尚存),西段亭下街称“贞节坊”(已毁);由于过往客人多,小吃店也多种多样,由于“甜粿”耐饿,香甜,生意好,做“甜米果”的就有好几家。民间有这样一段传说,设在亭下街“贞节坊”下一家甜粿店,手艺最高超,销路也最好,老板姓白名祥,为人厚道,被尊称“祥哥”,他蒸制的甜粿被称为“祥哥”。他在甜米果蒸制技法基础上不断改进提高,首先他要选择最优质糯米,浸清水约一个时辰,然后捞起磨碎,调拌好糖水,十斤糯米配六斤糖,甜粿有上、下两层,下层配红糖,上层配白糖,糯米粉渗糖水后放置石臼中,用吕木杵槌舂,直至糯米糕粘度像糨糊般软润而止。甜粿上、下两层相叠,厚度下层比上层稍高,约占三分之二,糕面撒上糖冬瓜、肥肉块(约大豆大小),微量碎细盐粒,然后装上蒸笼,铺有一重“豆皮”(豆制品)的笼屉里,炊蒸熟透,散热后再撒上炒过捣碎的花生米、炒过的白芝、油葱,用平板稍为压平,最后切块上市出卖。白祥哥每天铁定蒸制三十市斤糕,从配料到蒸熟,他一手包办,成品后就全盘交给他的女儿处理了。他的女儿芳名白秀玉,当白祥哥甜粿生意兴旺时节,他的女儿正好二八年华,长相婷婷玉立,俊俏超群,肌肤白皙柔润,加上心灵手巧,能说会道,所以人称他“秀玉姑娘”或“玉润小姐”,附加父女名字称“祥歌润”,以后定名为“双糕润”,也含有“双糕润”有上下两层之意。白祥交代女儿,三十市斤糯米甜粿要切成一百五十块,每块二市两呈菱形。每天打开店窗,顾客总是挨挨挤挤急买“双糕润”,但她镇静自如,切粿、称重好利索,从未短斤缺两,收钱、找钱也毫无差错,买者都称赞她“一算准”。顾客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万贯富翁海澄"裕丰隆糖行"老板苏二舍,每天清早,他都要亲自到“贞节坊”下争买“双糕润”,一天见不到“玉润小姐”,他便终日万般无耐,买到粿,他即不绝口地夸赞:“好润粿,又白、又香、又甜、又凉冷,好吃又养人,谁见了不嘴馋才怪”。掏钱时,一双滑溜溜眼珠,更是贪婪地死盯住她的身上,边走边回头想多看几眼;没料有一次,一头撞在新路口石碑坊硬石上,额角肿起一块大疙瘩,人问二舍是怎么搞的?他满不在乎谎说:“双糕润色、香、味都逗人喜爱,我舍不得多欣赏几回,回头撞在‘华表'上,不痛无妨。”逗得众人哈哈大笑,稍后,有人编出了俏皮话,说“苏二舍‘目周(眼睛)盯着双糕润,头壳磕在(碰上)华表石'!活该!”这事一传开,成为海澄久传笑料,刁笑那些遇事分心,或办事不瞻前顾后的家伙。海澄“双糕润”确实口感好,又富营养,早已是驰名海内外名点,亲朋戚友相访欢聚,泡茶品尝被视同丰厚礼节;如今台胞以及海外如新加坡、印尼、菲律宾等地华裔,每次回澄,大多忘不了饱尝海澄“双糕润”。目前,海澄“双糕润”制作,大体沿袭旧手艺,仍是闻名海内外名牌小吃。
民俗风情
政府高度重视群众文化生活,采用财政拔一点、以文补文和发动单位、个人集资的方式,建一座十多个项目,活动面积2432平方米,各种活动分布在环境优美的园林亭阁之间,动静有别,形成一个园林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场所。在抓好镇级宣传文化中心自身建设的同时,还建立一批起点高、综合性强的宣传文化中心示范村、示范学校、示范企业、家庭文化室,已涌现出一批典型示范点,如黎明、山后、上寮、地新、内楼宣传文化中心示范点,海澄中学、龙海二中、内楼中心小学校园文化示范点,海新集团企业文化示范点。常年举办音乐、美术、体育等培训活动。海澄锦歌。锦歌,是龙海民间喜闻乐见的说唱形式之一,它是在宋、元时流传的民歌民谣基础上,吸收地方戏曲和南词、南曲的精华发展形成的。因其曲调地方气息浓郁,内容多取材于本地民间传说故事,语言通畅,演唱形式简易,博得群众喜爱而根植于人民生活中。锦歌由于唱腔的差异,它又有“亭”、“堂”两大汉派。三十年代,“亭”派在龙溪县的浦南、天宝、郭坑、紫泥、石码及海澄县的城关,东园、浮宫、白水、东泗一带先后开了40余馆。此时石码的南乐“集弦阁”,也在其影响下改为锦歌而传向海澄一带。锦歌艺术遂风靡于龙海广大城乡,成为民众文化生活的一大内容。逢年过节、婚丧喜庆、迎神赛会常演唱通宵达旦。至40年代,由于国民党抓壮丁,加上连年灾荒,农村经济萧条,锦歌活动逐渐衰落,至1949年,锦歌馆全部垮散。新中国成立后,县文化部门对锦歌的扶植发展作了大量的工作,1951年,恢复了石码“集弦阁”,九湖“庆贤堂”和海澄“丰庆堂”的活动。使锦歌艺术获得恢复发展,有50多位老艺人重焕青春,组织建立了20多个锦歌活动小组。
视频
美丽的海澄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