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端鄉
海端鄉位於台灣台東縣境內。早在18、9世紀間,就有住在東埔的布農族海端鄉歷史簡介人,越過中央山脈到東部拉庫拉溪流域(現花蓮縣卓溪鄉一帶)尋求新獵場,其中部分族人再南下越過海端鄉的新武呂溪流域建立部落,清代文獻已有新武洛、里瓏山、丹那、大里渡等社名。
目錄
沿革介紹
日據時代,西元1922年日本人即設為台東廳關山郡蕃地─海多多灣(音譯),由海道端警察駐在所管轄,隸屬台東廳里瓏支廳(昭和17年,西元1942年改為關山郡,即今臺東縣關山鎮)。台灣光復之初,仍隸屬臺東縣關山郡,歸里瓏鎮治理,旋即於民國35年4月1日自關山析出,改設「海端鄉」迄今。
海端,指今鄉公所所在地海端村,布農語原稱haitotowan(現名haiduan),意指三方為山所環繞、一方為開口之地形,其地正當新武呂溪出中央山脈轉向南流,進入花東縱谷之處,宛若兩山間之缺口。
海端鄉為台東縣所轄五個原住民鄉之一,鄉內 約95%為原住民,以布農族為主,次有少數排灣族、卑南族、泰雅族、及阿美族等;另約5% 為非原住民,包括外省人、客家人及閩南人。[1]
海端鄉的主要居民為布農族,在台灣原住民族群中人口數排行第四位,布農族共分為六大群,位於海端鄉的就是其中的is bu-bukun郡社群,另外還有tak banuaz巒社群、taki vatan (丹社群)、taki bakha 卡社群、taki tudu卓社群、taki bualn蘭社群;布農族人很擅長打獵,有些人稱他們是「天生的獵人」,其中最著名的『布農族打耳祭』就像漢人的農曆年一樣,是相當重要的日子,原始的打耳祭不但有訓練勇士的意義,也隱含布農族對生態的尊重,打耳祭祭典的儀式包括射箭禮、酒祭槍、驅邪活動、招竹作法等,是布農族相當重要的祭祀活動。[2]
面積
海端鄉位於花東縱谷的台東縣西北方,南接延平鄉、東為池上鄉和關山鎮、西邊為高雄市桃源區、北則是花蓮縣卓溪鄉,為台東、高雄、花蓮三縣交接點,是南部橫貫公路出口處,總面積約為879.9381平方公里,是台東縣面積最大的鄉鎮;海端鄉處於中央山脈之上,境內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並有新呂武溪、加拿希和崁頂溪流經,其中新武呂溪是全國第一個由居民自決「封溪」的自治生態保護區,成為台灣生態保育相當優良的典範。
自然環境
海端鄉觀光主要資源為南橫公路,由本鄉為起點至台南縣玉井為終點,全長二百多公里, 經本鄉初來、天龍橋、碧山溫泉、霧鹿峽谷、利稻斷崖、利稻部落,向陽原始林區、啞口斷崖等,風景奇特,早已馳名國內,常為遊人所稱道。目前南橫沿線各景點已劃入花東縱谷管理處統籌規劃各個觀光景點之開發與推廣事宜,近年來由於生活水準的提升使休 閒旅遊市場蓬勃發展,海端鄉境內擁有壯觀的自然環境,優美的景緻,以及豐富的民族文 化,實為發展觀光的最大資源,目前除了配合縱管處推廣各項觀光活動外,更已完成新 武呂溪魚類保育工作,使本鄉豐富的民族文化融於壯觀優美的自然環境,成為一具有多 元化活動特色之遊憩事業,達到休閒娛樂的目標,更可促進觀光事業發展,增加鄉民收入。
景點特色
位在南橫公路上的海端鄉,是臺東縣幅員最遼闊的鄉鎮,以布農族居多,盛產高冷蔬菜、小米及水蜜桃,擁有崇山峻嶺、翠谷秀水、野溪溫泉等景觀,未經過多人為破壞的原始風景,加上布農族人自治的生態保護區,保有著「高身鏟頜魚」等珍貴稀有野生動物,讓人能夠來趟生態保育之旅。
位於鄉內的埡口風景區是南橫公路的最高點,是觀賞雲海的最佳位置,此外有「天使的眼淚」之稱的嘉明湖,不僅是登山者喜歡的地點,也是中央山脈南段主稜中最大的高山湖泊,更是臺灣唯一認定的為隕石撞擊而產生的高山湖泊。[3]
推薦景點:霧鹿峽谷、利稻部落、栗松溫泉、嘉明湖
視頻
【霧鹿峽谷】
大S型的峽谷,色彩斑斕的岩壁,蜿蜒清澈的霧鹿溪湍急而下,雄偉壯闊的峽谷景觀媲美太魯閣國家公園,這裡就是南橫八景之一的霧鹿峽谷。陡峭的峽谷景致,深深吸引國外內的山林愛好者前來尋幽訪勝,走在天龍吊橋上觀賞氣勢磅礡的霧鹿峽谷,或是到霧鹿砲台了解抗日歷史,再去六口溫泉泡腳、碧山溫泉泡湯,感受山林間寧靜悠遠的氛圍。
走在南橫公路上經過霧鹿峽谷時,不時可見下方溪谷岩縫中,噴出氤氳裊裊的水蒸氣,滾燙的溫泉從山壁夾縫中湧出,泉水中的礦物質在峭壁上留下黃、棕、黑、墨綠等多種色彩的水紋,猶如一幅幅渾然天成的壁畫,令人驚艷萬分。如此豐富的溫泉資源,讓人可在霧鹿峽谷中溯溪挑戰泡野溪溫泉,或者到旅館泡湯,享受冬日泡湯的樂趣。
橫跨霧鹿溪的天龍吊橋,全長110公尺,寬度不到1.5公尺,連接峽谷兩側的崖壁。天龍吊橋曾是日治時期開闢的「關山越嶺古道」,從南橫公路上步行過了天龍吊橋後,沿著當地人整建出來的古道,進行一趟健行之旅。古道全長約1,089公尺,再接上南橫公路,那裡是俯看霧鹿峽谷絕佳視野的好地方。
【利稻部落】
利稻部落為海端鄉內最高海拔的社區,是南橫公路東段較大的一個布農族部落,位於南橫公路台20線省道175.5公里處,海拔超過一千公尺,是南橫公路旅遊帶中相當重要的休憩據點。地名的原由來自布農話「立豆」的諧音而來,意指吃起來黏呼呼的當地野生枇杷。居民大都為布農族人,整個部落座落在群山環繞的河階台地上,地勢十分平坦,適合居住與耕種,四週群山環繞,景觀十分優美,有如世外桃源般的寧靜,高海拔的氣候,帶來清涼乾淨的空氣,是炎夏消暑的好去處。
每年國曆四月下旬,布農族進行打耳祭祭典時,寧靜的世外桃源則變身為一充滿熱鬧氣息的山中部落。布農族是十分精於狩獵的原住民,而為了打獵祈福所進行的打耳祭,除了磨練族人的狩獵技術外,也在培養族人的勇士精神,可說是布農族重要的祭典。
由於是南橫公路東段的要站,因此許多遠途經過的車輛會在此稍作休息,救國團在此並建有一棟山莊,提供寒暑假從事南橫健行的隊伍投宿,因此讓本地從多年前起,就成為登山旅遊界頗具知名度的地方,目前村中已逐漸有許多民宿與餐廳出現。社區內已積極發展布農族社區文化旅遊,紅豆、玉米、高冷蔬菜、布農族藝品等特產都相當受到歡迎。 [4]
【栗松溫泉】
栗松溫泉位於標高1075m的新武呂溪支流峽谷,是一處尚未開發的野溪溫泉,溫泉源頭來自岩壁,屬於瀑布型溫泉。栗松溫泉的水溫約45-65度,酸鹼值約pH7,屬於弱鹼性的碳酸泉。
要到達栗松溫泉過程並不輕鬆,於台20號道(南橫公路)約169公里處轉入雜貨店旁小路往登山口前進,到達登山口後須徒步約40分鐘,除前段緩下坡之外,有約900公尺的陡下切路段需要克服,下切至河谷後須溯溪或攀爬石頭至栗松溫泉位置。
前往栗松溫泉建議於枯水期前往,並注意自身安全。[5]
【嘉明湖】
位在南部橫貫公路、向陽北方,直線約7公里的高山湖泊嘉明湖,是一座被譽為「高山藍寶石」、「天使的眼淚」的橢圓形湖泊。由翠綠的森林植被所環繞,清澈的湖面映照著天空的湛藍,深不可測,彷若人間仙境般的靜謐。傳說中嘉明湖的形成,是因隕石撞擊地球表面後造成的隕石坑,相當罕見。
向陽上方的嘉明湖是臺灣第二高的高山湖泊,僅次於雪山翠池。湖面呈橢圓形,長約120公尺,寬約80公尺,深約6公尺,標高約3,310公尺。要上嘉明湖之前,必須到向陽國家森林遊樂區裡的向陽派出所辦理登山手續,才能確保自身安全。
走出向陽森林遊樂園之後,沿途會經過雙橋登山口、三樹椅休息區、向陽山屋、好好池(黑水塘)營地、稜線、玉山圓柏、向陽大崩壁、向陽山登山口、嘉明湖避難小屋、向陽山交叉口、向陽山北峰、三叉山登山口、三叉山交叉口,最後抵達嘉明湖。此趟登山行程約需花費三天時間,向陽山屋、好好池(黑水塘)營地、稜線營地和嘉明湖避難小屋是這山上可以棲身的地方。
沿途隨著海拔上升,針闊葉混合林轉為針葉林,針葉林轉為高山草原,夜晚又有星空滿天,景色變換交錯,精采絕倫。草原遼闊茫茫,嘉明湖活像一顆嵌在無邊綠絨上的絕色藍寶石,耀眼奪目,光采動人。嘉明湖附近森林與草原也是水鹿棲息的地方,幸運的話,或許你也能有機會與水鹿親近嬉戲。 雖然路途艱辛,耗費體力,如此動人佳景依然無法令人輕言放棄。[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