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湯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湯劑

來自 國際在線網 的圖片

湯劑 是指將藥物煎煮或浸泡後去渣 取汁的方法製成的液體劑型。湯劑是我國應用最早、最廣泛的一種劑型。湯劑適應中醫的辨證 施治,隨症加減的原則。湯劑具有製備簡單 易行吸收快,能迅速 發揮 藥效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湯劑 [1]

外文名稱 decoction of herbal medicine

拼音 tāng jì [2]

注音 ㄊㄤ ㄐㄧˋ

詞語解釋

指中藥的一種製劑。把藥材加水煎成汁服用。

唐 皮日休 《祝瘧癘文》:"病於人者,上則湯劑,次則礦艾,愈矣。"

《新唐書·吳湊傳》:"詔侍醫敦進湯劑,不獲已,一飲之。"

宋 邵雍 《安樂窩中吟》之十:"安樂窩中設不安,略行湯劑自能痊。"

基本概念

湯劑,方劑學名詞。藥物劑型之一。又稱湯液。用藥物煎湯,去渣取藥汁而成。湯劑具有吸收快,作用強的優點,故有"湯者,盪也。"又可根據臨床具體病症靈活處方,故臨床上應用最廣。《千金要方》序:"凡古方治疾,全用湯法,百十之中未有一用散者。……卒病賊邪,須湯以蕩滌。"《聖濟經》:"湯液主治,本乎腠理,凡滌除邪氣者,用湯最宜。傷寒之治,多先用湯者以此。"

又稱湯液。湯劑多為複方,藥物之間能相互促進,相互制約,從而達到增強療效,緩和藥性的目的,並能充分發揮中醫方劑中各藥物的配伍作用。

湯劑特點

湯劑是藥材加水煎煮一定時間後,去渣取汁製成液體劑型,主要供內服,少數外用多作洗浴、熏蒸、含漱用。它是我國應用最早、最廣泛的一種劑型,在防治疾病中發揮了很大作用,仍為中醫臨床應用的重要劑型之一,據不完全統計,中醫門診處方中應用湯劑約占50%左右。湯劑主要的優點是;1.能適應中醫辯證理論治的需要,其中處方組成用量可以根據病情變化,適當加減,靈活應用;2.複方,有利於充分發揮藥物成分的多效性和綜合作用;3.湯劑為液體製劑,吸收快,能迅速發揮藥效;4.以水為溶劑,無刺激性及副作用;5.製備簡單易行。

但是湯劑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1.煎液體積較大、味苦,服用、攜帶不方便;2.多系依據醫生處方臨時配製應用,不宜大量製備,也不利於及時搶救危重病人;3.易發霉、發酵、不能久貯。因此,近年來對湯劑進行了有效的劑型改革,例如中藥合劑、顆粒劑、口服液、等都是儘量保留湯劑優點克服其缺點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中藥新劑型。

煎藥器具

中藥湯劑煎煮器具與藥液質量有密切關係,歷代醫藥學家對煎器均很重視。如陶弘景說:"溫湯忌用鐵器。"李時珍說:"煎藥並忌用銅鐵器,宜銀器、瓦罐。"古人強調用陶器煎藥是因陶器與藥物所含的各種成分不發生化學反應,煎出的湯劑質量好,又因砂鍋導熱均勻,熱力緩和,價格低廉,因而沿用至今。搪瓷器皿和不鏽鋼鍋,具抗酸耐鹼的性能,可以避免與中藥成分發生化學變化,大量製備時多選用。鋁鍋不耐強酸和強鹼,故對酸鹼性不很強的複方湯劑仍可選用,但不是理想的煎煮用具。

鐵質煎器雖傳熱快,但其化學性質不穩定,易氧化,並能在煎煮時與中藥所含多種成分發生化學反應,如與鞣質生成鞣酸鐵,使湯液色澤加深,與黃酮類成分生成難溶性絡合物,與有機酸生成鹽類等,均可影響湯劑質量。銅器煎藥雖傳熱效率高,但可與某些藥物發生化學反應銅生成鹼式碳酸銅等。這些金屬器皿能與藥材中某些成分起化學變化。有些雖能催化某些成分的氧化,影響製劑的穩定性和藥效。故一般認為,鐵、銅、鋁、鍍錫等器具不宜供煎藥應用。前人提倡用銀器煎藥,其化學性質雖穩定,但價格昂貴,得之不易,且因導熱性強,鍋底溫度甚高,不耐高溫的成分易破壞,水分蒸發快,易產生藥材糊底焦化現象,故也無實際應用意義。

醫院煎藥多數採用自動煎中藥機,可自動控制煎藥溫度和時間,使煎藥、濾過、煎液包裝在一台機器上完成,既方便又衛生,適合醫院藥店煎藥房選用。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