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瑞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滇瑞香 |
中文学名:滇瑞香 拉丁学名:Daphne feddei Levl.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桃金娘目 科:瑞香科 属:瑞香属 |
滇瑞香,别名:岩陀、构皮、构皮岩陀、梦花皮、黄山皮桃、万年青矮陀陀、鸡蛋花、桂花岩陀、桂花矮陀陀、野瑞香、小瑞香,拉丁文名:Daphne feddei Levl. ,是瑞香科、瑞香属常绿直立灌木,花期2-4月,果期5-6月。 [1]
滇瑞香形态特征
常绿直立灌木,高0.6-2米;幼枝灰黄色,散生暗灰色短绒毛,老枝棕色,无毛;冬芽近圆形,疏或密被丝状粗绒毛。
叶互生,密生于新枝上,纸质,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至倒卵状披针形,长5-12厘米,宽1.4-3.5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稀钝形,基部楔形,边缘全缘,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无毛,中脉在上面凹下,下面隆起,侧脉11-16对,近边缘通常分叉而网结,在上面微凹下或隆起,不甚明显,下面显著隆起,网状脉在下面稍明显;叶柄短,长1-3毫米,具狭翅。
花白色,芳香,8一12朵组成顶生的头状花序;苞片早落,披针形或长圆形,在边缘和顶端具丝状绒毛;花序梗短,长约3毫米,花梗长约1毫米,均被淡黄色丝状柔毛;花萼筒筒状,长8一12毫米,直径1.5-2.5毫米,密被短柔毛,不久部分脱落,裂片4,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5-5.5毫米,宽2.5毫米,顶端钝形,外面通常无毛或沿中脉具稀少的短柔毛;雄蕊8,2轮,下轮着生于花萼筒的中部,上轮着生于花萼筒的喉部,花药1/2伸出于外,花丝纤细,长0.5毫米,花药长圆形,长1.3毫米;花盘杯状,边缘流苏状;子房卵形或锥形,顶端钝尖,花柱粗短,柱头头状,表面多细粒状突起。
果实橙红色,圆球形,直径约4.5毫米。花期2-4月,果期5-6月。
滇瑞香生长环境
滇瑞香 生长于海拔1800-2600米的疏林下或灌丛中。
滇瑞香分布范围
滇瑞香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异名:桂花矮陀陀、黄山皮条、构皮岩陀、万年青矮陀陀(《云南中草药选》),桂花岩陀、野瑞香(《云南经济植物》)。
来源:为瑞香科植物滇瑞香的全株。(《植物名实图考》)
采集:秋末采收。晒干。
性味:辛涩,温,有小毒。
功用主治:祛风除湿,止痛。
选方:治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滇瑞香一至二钱。煎服;或用三至五钱,泡酒一斤。浸五至七日后服,每次10毫升,一日三次。(性味以下出《云南中草药选》)
滇瑞香植物识别
滇瑞香的花 本种与白瑞香相近,但叶片通常为倒披针形,侧脉互相网结,在下面显著隆起,叶柄长1-3毫米;花序下面的苞片除边缘和顶部有毛外,两面无毛,花白色而芳香,花药长1.3毫米,子房卵形或锥形,花盘边缘流苏状;果实圆球形,直径约4.5毫米,易于辨别。
滇瑞香变种
大理瑞香(变种)(植物研究)
var. taliensis H. F. Zhou ex C. Y. Chang in Bull. Bot. Res. 5 (3): 99. 1985.
与原变种的主要区别在于幼枝无毛;叶片长倒卵形或倒卵状宽披针形,长4.5-9厘米,宽1.8-3.2厘米,顶端通常急尖;花萼裂片长约5毫米。
仅发现云南大理县小岭峰有生长。
滇瑞香栽培技术
1.栽植春、秋季栽植。地栽时应选在半阴环境.且排水良好的地方。在南方地区可地栽观赏。在北方地区宜盆栽,室内越冬。盆土宜选用肥沃、疏松、透气好的沙壤土,可选用腐叶土、园土和沙混合配制的培养土,最好加入适量的腐熟的饼肥。
2.光照与温度生长适宜温度1O-15℃。生长期内应放在阳光充足处。夏季需要遮荫或放在树下疏萌处,避免强阳光直射,井置于迎风阴凉处。
3.浇水与施肥载植后浇透水。春季2-4月花期过后,瑞香开始萌发生长新枝叶,此时不能缺水,保持盆土湿润。浇水一般要浇过路水,即浇后多余的水从盆底马上流山,因此必须保证盆土疏松、排水好。夏季几乎处于休眠状态(30℃以上),此时浇水应遵循“宁干勿湿”的原则,少浇多喷,使盆土略干,周围空气湿度增加,既降低了高温气候,又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秋季为孕蕾期,不叫水大,否则易使瑞吾变生殖生长为营养生长,影响来年开花。一般此期依照“干透浇透”的原则,冬季为了保证其冬末春初开好花,水要跟上,但水温应接近室温,一般每周1次水或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施肥结合浇水,上盆或栽植时施好底肥,马蹄片垫底较好。忌施人粪尿,平时洗稀薄的矾肥水,花期应施一些磷、钾肥,花后则以施氮肥为主,保证营养生长的需要。炎夏季节禁止施肥。
4.整形修剪主要将影响株形的枝条修去,如干枯枝、病弱枝、过密枝、徒长枝等,使株形优美,观赏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