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滇鼠刺

中文學名:滇鼠刺

拉丁學名:Itea yunnanensis

別 稱:煙鍋杆樹(祿勸),

雲南鼠刺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薔薇目

亞 目:虎耳草亞目

科:虎耳草科

亞 科:鼠刺亞科

屬:鼠刺屬

分布區域:中國雲南西北部、

中部至東南部,四川西南部,

西藏貴州廣西

滇鼠刺(diān shǔ cì,學名 Itea yunnanensis Franch.,異名:Itea esquirolii Itea forrestii Itea bodinieri Itea mengtzeana ),虎耳草科 鼠刺科 小喬木, 引種栽培, 常綠灌木, 總狀花序,產自 雲南東南部。 [1]

目錄

滇鼠刺形態特徵

滇鼠刺,是一種虎耳草科灌木或小喬木,高1-10米;幼枝黃綠色,具縱條紋;老枝深褐色,無毛。

葉薄革質,卵形或橢圓形,長5-10厘米,寬2.5-5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鈍或圓形,邊緣具稍內彎的刺狀鋸齒,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淡綠色,兩面均無毛;

側脈4-5對,弧狀上彎,中脈在上面下陷,下面明顯突起,網脈明顯,葉柄長5-15毫米,上面具槽溝,無毛。

頂生總狀花序,俯彎至下垂,長達20厘米;花序軸及花梗被短柔毛;苞片鑽形,長約1毫米;花多數,常3枚簇生,花梗長2毫米,在花時平展,果期下垂;萼筒淺杯狀;

萼片三角狀披針形,長1-1.5毫米,被微柔毛,稀近無毛;花瓣淡綠色,線狀披針形,長約2.5毫米,花時直立,頂端稍內彎;雄蕊常短於花瓣;花絲長約2毫米,無毛;花葯長圓形;

子房半下位,無毛,心皮2枚,緊貼;花柱單生,有縱溝,柱頭頭狀。蒴果錐狀,長5-6毫米,無毛。花果期5-12月。[2]

分類文獻

Itea yunnanensis Franch. in Journ. Bot. 10: 268. 1896; Rehd. in Journ. Arn. Arb. 12: 279. 1931; Hand. -Mazz. Symb. Sin. 7 (2): 437. 1931; Y. C. Wu in Bot. Jahrb. 71: 177. 1940; Chun in Sunyatsenia 3: 207. 1940; H. T. Chang in Acta Phytotax. Sin. 2 (2): 118. pl. 17. fig. 2. 1953; 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2: 119. 圖1968. 1972. 雲南植物志1: 103。圖版26. 圖6. 7. 1977. ——I. bodinieri Levl. in Fedde, Repert. Sp. Nov. 9: 457. 1911 et Fl. Kouy-Tcheou 388. 1917 pro syn. I. esquirolii Levl. ——I. ilicifolia auct. non Oliv. : W. W. Smith in Not. Royal. Bot. Gard. Edinb. 17: 397. 1929-1930. ——I. memgtzeana Engl. in Engl. u Prantl., Nat. Pflanzenfam. Aufl. 2, 18a: 184. 1930. ——I. forrestii Y. C. Wu in Engl. Bot. Jahrb. 71: 179. 1940.

滇鼠刺近種區別

滇鼠刺 本種在外形上近似冬青葉鼠刺I. ilicifolia Oliv.,有時常易被誤定為後者。兩者主要區別在於,本種的葉較狹,長通常超過寬的2倍,邊緣有較密的刺狀鋸齒;而後者的葉較寬,長不超過寬的2倍,在軟骨質的邊緣具疏生、硬刺狀的粗鋸齒。[3]

滇鼠刺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100-3000米的針闊葉林、雜木林下或河邊、岩石處。[4]

滇鼠刺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雲南西北部、中部至東南部,四川西南部,西藏東南部,貴州廣西。模式標本采自雲南賓川

滇鼠刺主要價值

樹皮含鞣質,可制烤膠。木材可制煙鍋杆。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