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剪紙
濱州剪紙
濱州剪紙是一門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其歷史悠久,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是千百年來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世代相襲,不斷創造,不斷豐富,經久積澱的結果。它歷經黃河文化的孕育,又經齊魯文化的洗禮和吸收周邊文化的營養,最終形成了自己獨具特色的藝術風格,同時也展現着別具風采的文化神韻。 2008年,濱州民間剪紙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目錄
基本信息
中 文 名 : 濱州剪紙 批准時間 : 2008年 非遺級別 : 國家級 遺產編號 : Ⅶ-16 遺產類型 : 傳統美術 申報地區 : 山東省濱州市
歷史源流
山東濱州民間剪紙藝術是農耕文明的產物。千百年來,她伴隨着古代中國勞動人民渡過了一個個春秋冬夏。民間剪紙是民俗文化的載體。她以豐富多彩的形式,雅俗共賞的內容,形象深刻的象徵寓意,跟隨着一個個民俗的節日,呈現出她那親切而動人的神采。 深深紮根於黃河泥土的濱州民間剪紙,凝聚着勞動人民的情感,傾吐着人們對自然、對勞動、對生活、對愛情、對生命的頌揚和讚美。表達了他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和追求,反映了他們高尚質樸的情操和樂觀向上的精神。[1]
藝術特色
藝術內容
濱州民間剪紙內容豐富,主要反映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民俗活動、歲時節令、人生禮儀和在民間流傳的戲劇故事、民間傳說等。從眾多的題材反映的內容來看,有反映孝道的「王小臥魚」;有反映尚文內容的「牛角掛書」;有反映愛情、親情的「牛郎織女」、「走親戚」;有反映義勇雙全的「關公出陳」;還有反映耕耘勞作勤儉持家的。誕生於濱州一帶的地方戲——呂劇,深受人民群眾尤其廣大勞動婦女的喜愛,濱州民間剪紙中有很多題材就取自於呂劇劇目。
藝術題材
民間剪紙中的吉祥紋樣,吉祥題材和所表述的吉祥內容是十分豐富的。像吉祥人物中的孔子、老子、魯班、秦瓊、尉遲敬德、關羽、岳飛;神靈中的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太上老君、觀音、鍾馗、八仙等;還有那祥禽瑞獸中的龍、鳳、麒麟、仙鶴、獅子、鹿;祥花瑞草中如牡丹、桃子、靈芝、石榴、竹、菊、蘭、梅等;吉祥器物圖案有八仙、八吉、八寶、八卦、寶瓶、如意及福、祿、壽、禧、盤長、方勝等文字和符號。
表現形式
民間剪紙的製作工具主要是剪刀和紙張,也有刀、剪並用的。作品種類繁多,樣式多變,多具構圖簡單、造型誇張、裝飾性強的特點,常見的有:做刺繡的底樣:鞋花、枕頂花、門帘花、帽花、荷包花等;春節貼的門箋、窗花;元霄節的燈彩、紙紮紋飾;裝飾新屋的頂棚花、牆圍花;紙糊容器的笸籮花、面斗花。圖案多是花鳥蟲魚、瓜果菜蔬、吉祥紋樣和人物故事等,造型誇張大方,構圖飽滿和簡樸,粗獷古拙,強烈、渾厚、率真的氣質,體現了濱州人質樸的性格。
傳承意義
濱州有眾多的剪紙藝人和剪紙愛好者,人才輩出:有德高望重的吳鴻禧老先生;有大眾喜歡的杜秀貞、張金娥、趙恆英、王德榮、劉桂蘭、劉根英老人;有蘭福梅、耿延禎、王秀英、張艷枝等五六十歲的傳承人;這些藝人們有的剪技熟練、剪法講究、精細工整、玲瓏剔透;有的下剪大膽、粗獷簡練、生動傳神;有的不用畫稿,信手剪來,充分反映出他們熱愛生活的真實感受。更多的是分布在城鎮、鄉村中的剪紙愛好者,還有眾多的年輕人和中小學學生,他們是濱州剪紙的未來和希望。 濱州民間剪紙的傳承主要是祖輩相傳和師徒相傳。祖輩主要是母、女、奶奶、姥姥等親屬關係。師徒相傳主要是以剪紙為主業或副業的剪紙藝人,他們生產的剪紙主要批發給當地走街串巷的貨郎,也有走街串巷的遊方藝人,農閒時節遊走四方,出售剪紙,以資補生活。[2]
藝術成就
建國以後,濱州民間剪紙藝術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工作,得到了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取得了顯著成績。 1950年,華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吳楓(吳鴻喜)編輯的《渤海窗花剪貼選》一書。 1981年春,山東剪紙協會成立,吳鴻禧、張洪慶同志被接納為首批會員。同年秋,文化館安排張洪慶對民間剪紙進行了全面考察、挖掘、整理。 1982年,濱州民間剪紙(三幅)參加了省展。同年春節,原濱縣舉辦了第一次民間剪紙展覽。 1983年,《美術》雜誌第四期發表了趙春秋、趙恆英的剪紙作品22幅。在該刊第八期上,張士增的《民間美術的復甦》一文介紹了濱州民間剪紙。 1984年,著名民間工藝美術家張道一在《民間工藝》雜誌第二期上撰文介紹濱州民間剪紙藝術。 1985年11月5日至15日,30多位民間藝人的500餘幅剪紙作品在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展出。 1986年5月10日至20日,濱州民間剪紙400餘幅作品應邀在北京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展出。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在文化主管部門和剪紙藝人的努力下濱州剪紙得到了飛速發展,為了傳承和保護這一傳統民族藝術形式,濱州剪紙已經走進校園,走進課堂,許多中小學都已開設了剪紙課程,濱州學院、濱州職業學院等高等院校也開設了剪紙藝術欣賞等課程。 近幾年,濱州市連續舉辦剪紙展覽:2007年6月的「首屆濱州市民俗文化節——民間剪紙展」,2007 年9月的「濱州市文博會——民間剪紙精品展」、「濱州市婦女剪紙大賽」,2009年9月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活動」等。 市文化主管部門還多次推薦「濱州剪紙」作品參加國家級的剪紙展覽,並不斷取得佳績: 2007年10月,第八屆中國藝術節的「國風歸來 國際剪紙藝術節」上,耿延禎的作品「招財進寶」獲得銀獎; 2008年4月。「東風頌 迎奧運 中國剪紙藝術大展」 耿延禎的作品「水滸英雄」獲得「金獎」; 2009年11月,在「第三屆『神州風韻』全國剪紙大賽及首屆全國剪紙創意大賽」上,耿延禎的大幅作品「西廂記」榮獲 「十大神剪(金獎)」,蘭福梅的「團花」榮獲 「優秀獎」,王德榮的「福壽安康」榮獲 「入選獎」。 2006年11月,「濱州剪紙」被評為「山東省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2008年6月,「濱州民間剪紙」被國務院批准列入了「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9年6月,王德榮被山東省文化廳確定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2009年12月,蘭福梅被確定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