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漠䳭 |
---|
基本資料 |
學名 Oenanthe deserti 目/科/屬 雀形/鶲/即鳥 遷徏狀態 迷鳥 普遍性 體長/體重 14-15cm/15-34g |
漠䳭,雌雄略異。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腳黑色。
- 雄鳥繁殖期:
- 頭、肩至背沙褐色,眉線白,臉、頸側及喉黑色。肩羽外緣米白。
- 小翼羽、翼上覆羽及飛羽黑,腰及尾上覆羽白色。尾羽近全黑,僅外側尾羽基部少許白色。
- 站立時,身形較水平,腳短尾長,脛羽有黑斑,尾羽會觸及地面。
- 雄鳥非繁殖期:羽黑色部分轉淡,翼上覆羽及飛羽具淡色羽緣,腹面棕褐色轉濃。
- 雌鳥:羽色較淡,臉側沾灰黑,腹面淡棕褐色,胸較濃。非繁殖期,臉不黑,耳羽褐色,喉灰白,翼上覆羽及飛羽具淡色羽緣。
- 飛行時,翼下覆羽略帶黑色(雄鳥全黑),尾羽張開近全黑。
棲地&習性
乾燥的草原和荒漠邊緣,植被很少,乾燥的稀疏灌木叢的河床,旱谷,廢墟和沙漠。
主要是無脊椎動物;也偶有種子。動物性食物包括至少五個科的成年和幼蟲,成年和幼蟲
繁殖
2月至6月在摩洛哥,3月中旬至5月底在阿爾及利亞和突尼斯;五月至七月在埃及;4月初至7月中旬在以色列;[1]
保育
不受全球威脅。在整個範圍內都常見。
鳴聲
發出似兩塊石頭敲繫聲,「tsack-tsack」聲,夾雜清晰「heet-」哨音。
外觀相似性
沙䳭似本種雌鳥及1齡冬羽,但嘴較粗,眼先較黑,眉線眼前較白,耳羽色較淡。翼上覆羽羽軸褐色與背羽色差小,脛羽無黑斑或不明顯。飛行時翼下覆羽乳白,尾羽末端黑帶張開呈「凸」形。
漠䳭雌鳥眼先不黑,尾較長、尾羽張開近全黑。
分佈
- O. d. homochroa (Tristram, 1859) – 非洲北部,從S摩洛哥,西撒哈拉和西北毛里塔尼亞(Cap Blanc)E到西北N埃及;非繁殖撒哈拉和北薩赫勒地區(毛里塔尼亞E至乍得)。
- O. d. deserti (Temminck, 1825) – 埃及東北(Sinai)和黎凡特(C敘利亞S到S以色列)E,不連續地到達阿富汗,C&S哈薩克斯坦,蒙古和NW&N中國(NW新疆,甘肅,陝西,C內蒙古); 非育種非洲東北部(包括索科特拉)和西南亞。
- O. d. oreophila (Oberholser, 1900) – 帕米爾斯,喀喇崑崙山和克什米爾E到尼泊爾,青藏高原和西中國(W&S新疆,青海);非繁殖阿拉伯,西南亞和印度西北和中部。[2]
參考書目
臺灣野鳥手繪圖鑑
視頻
參考文獻
- ↑ desert wheatear,hbw.com
- ↑ desert wheatear,hb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