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漳州石牌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漳州石牌坊位于中国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香港路(双门顶)和新华东路(岳口街),共有四座石牌坊,1996年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双门顶两座石牌坊为“尚书、探花”坊和“三世宰贰、两京敭历”坊,均为南北向,建于明万历年间,两坊间相距28.5米。“尚书、探花”坊为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为嘉靖年间探花、曾任南京礼部尚书林士章而立,坊宽8米,高11米。“三世宰贰、两京敭历”坊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为南京吏部右侍郎蒋孟育及其父亲、祖父而立,坊宽8.09米,高11米,南北向。

岳口街两座石牌坊为“勇壮简易、所向无前”坊和“闽越雄声、楚滇伟积”坊[1],均为东北-西南向,建于清康熙年间,两坊间相距159米。“勇壮简易、所向无前”坊为清康熙四十六年(1619年)赐福建提督、左都督、挂镇朔将军印的蓝理所立,坊宽10.63米,高12.5米。“闽越雄声、楚滇伟积”坊为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赐福建全漳总兵官、左都督许凤所立,坊宽11.2米,高12米。

四座石牌坊均为三间、五楼、十二柱,以青白石相间建造,是闽南石雕的精品。

经历事迹

勇壮简易坊建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清圣祖赐蓝理立。蓝理(1649~1720年),字义甫、号义山,漳浦人,曾任天津等处总兵、福建提督、左都督,挂镇朔将军印。

清初统一台湾的行动中,他战功显著,曾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在澎湖拖肠血战,救施琅出重围。清圣祖曾令蓝理解衣而亲抚其瘢,并于康熙四十二、四十五年(1703、1706年)先后御书两匾赐之。

主要结构

漳州石牌坊坊宽10.63米、高12.5米,十二根坊柱分为组隔成三间,每组三柱纵向排列,中间大方柱边长0.58米,前后小方柱边长0.27米。正楼四坡顶,顶部檐下正中置镂雕一龙衔顶、双龙盘边、祥云托底的竖匾,匾上直书“御书”二字。其下是两面分勒康熙所赐御书“勇壮简易”和“所向无前”正匾。

正匾以下,用梁枋隔为三层:中层两边各雕一站立人物,中间阴刻楷书诰布;上下层各嵌三块雕有抚琴、游园、出行等图的镂空双面雕花版。再下是大阑额,其上浮雕张口双龙和云纹。正楼两侧是各为两层的边楼,各楼均设四根小柱支撑三面出檐的楼盖,柱间俱嵌有镂雕花版[2]

视频

漳州石牌坊 相关视频

漳州游 骑楼老街石牌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