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澳洲盜龍屬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澳洲盜龍屬
圖片來自tanmizhi

澳洲盜龍屬(屬名:Ozraptor)是獸腳亞目阿貝力龍超科恐龍的一屬,生存於侏儸紀中期的澳洲

澳洲盜龍、瑞拖斯龍是目前已知生存年代最早的澳洲恐龍,也可能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阿貝力龍超科恐龍。

發現與命名

在1967年,四位12歲的伯斯學生在傑洛頓-格林諾夫市近郊發現一個骨頭化石,他們將化石帶給西澳大學的Rex Prider教授鑑定。Rex Prider教授將化石做了鑄模,將鑄模寄到倫敦自然史博物館。當倫敦自然史博物館首次研究澳洲盜龍的化石時,這些骨頭被認為屬於烏龜。在1998年,約翰·艾伯特·隆(John Albert Long)與拉弗·莫納兒(Ralph Molnar)重新鑑定這些骨頭,認為這個腿部骨頭屬於某種獸腳亞目恐龍。

在1998年,約翰·艾伯特·隆與拉弗·莫納兒將這個化石進行敘述、命名,模式種蘇波塔澳洲盗龍Ozraptor subotaii),也是目前的唯一個種。屬名意為「澳洲盜賊」,「Oz」是近代起對澳洲的暱稱,「raptor」在拉丁文意為盜賊。種名則是以1982年電影王者之劍》(Conan the Barbarian)的盜賊角色蘇波塔為名。

化石特徵

正模標本(編號UWA 82469)是一個左脛骨的下半部,發現於Colalura砂岩組地層,地質年代約1億7000萬年前,相當於巴柔階中期。澳洲盜龍、瑞拖斯龍是目前已知生存年代最早的澳洲恐龍。

這個標本長度為8公分、寬度為4公分。根據估計,脛骨的完整長度約為17到20公分,而完整長度約為2公尺。根據這個部分脛骨,已鑑定出澳洲盜龍的三個可鑑定特徵:距骨升突呈矩形且上端筆直、脛骨與距骨的接觸面有垂直稜脊、脛骨的中段骨髁發展不明顯。

分類

因為目前僅發現一個部分腿部骨頭,所以很難將澳洲盜龍分類。澳洲盜龍被命名時,被歸類於獸腳亞目的分類未定屬。在2004年,湯瑪斯·荷茲(Thomas Holtz)提出澳洲盜龍屬於鳥獸腳類。在2005年,奧利佛·勞赫(Oliver Rauhut)的研究顯示澳洲盜龍的確屬於獸腳亞目,並根據脛骨與距骨接觸面的明顯中線垂直稜脊,而提出澳洲盜龍是阿貝力龍超科的一屬[1]。如果屬實,澳洲盜龍將成為已知最古老的阿貝力龍超科恐龍。


參考文獻